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月份跟著陰曆走,年份跟著陽曆走

      Image courtesy of moon-wave-project.com

      圖片: moon-wave-project.com

      • 為了取長補短,聰明的中國古人發明了農曆,其特點是月份跟著陰曆走,年份跟著陽曆走,如此一來,便既可以根據月相變化設置月份(月亮變化比太陽變化更易於觀察),又不至於四季混亂,簡直不要太完美。 也就是說,農曆是以陰曆為基礎,並融合陽曆成分而成的一種陰陽合曆(陰曆為主,陽曆為輔)。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1年1月20日 · 農曆和陽曆有什麼區別?想要弄明白這個問題,首先要搞清楚,什麼是農曆?什麼是陽曆?我們現在中國人的頭腦里,總會把農曆視為陰曆,也就是我們老祖宗傳下來的曆法;把陽曆視為公曆,也就是從西方引進的,以公元紀年的曆法。這其實是不對的。

  3. 2018年5月16日 · 其實都不算。 中國自古的曆法是一種陰陽合曆,一般稱為「農曆」。 很多人認為農曆就是陰曆,其實二者還是有差別的。 陰曆的時間和陽曆相比,每年大約差十一天。 如果完全按照陰曆來,可能不出五年,我們就要在夏天過春節了。 然而這種情況並沒有發生,因為中國的曆法中有一項偉大的發明叫「置閏法」。 每19年中設置7個閏月,有閏月的年份一年383天或384天,稱為閏年。 比如2016年、2020年都是閏年。 陸游的詩《蝸舍》中有:「麥因多雨損,蠶遇閏年遲」。 王斌銀 攝. 農曆又根據太陽的位置,把一年分為二十四個節氣,便於安排農業生產。 所以二十四節氣來自陽曆,而非陰曆。 但是,除了清明節之外,中國的其他傳統節日都是根據陰曆設置的。 如今,屬於漢文化圈的人們每年仍要慶祝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等節日。

  4. 2019年3月22日 · 每當我們身邊有朋友過生日時,許多人都會問一句:「這是陽曆生日還是陰曆的?」除了這兩種對日期的說法,我們還常聽到一種叫做「農曆」的日期,那麼這三種說法到底有什麼區別?「農曆」和「陰曆」是一樣的嗎? 曆法的誕生

  5. 陽曆」和「陰曆」分別根據太陽和月亮的周期變化來制定。 「陽曆」是以地球圍繞太陽公轉一周為一年,一個太陽年約365日;「陰曆」以月亮圍繞地球公轉一周為一月,12個月為一年。

    • 農曆和陽曆有什麼不同?1
    • 農曆和陽曆有什麼不同?2
    • 農曆和陽曆有什麼不同?3
    • 農曆和陽曆有什麼不同?4
    • 農曆和陽曆有什麼不同?5
    • 概觀
    • 基本介紹
    • 曆法簡介
    • 演變簡史
    • 建正問題
    • 規則計算
    • 乾支紀法
    • 二十四節氣
    • 陰陽曆法
    • 歷代曆法

    農曆是我國傳統曆法,又有陰曆、華歷、夏曆、漢歷、中歷等名稱。農曆並不是純陰曆,而是一種陰陽合曆,取月相的變化周期即朔望月為月的長度,加入乾支歷“二十四節氣”成分,參考太陽回歸年為年的長度,通過設定閏月以使平均歷年與回歸年相適應。農曆是以陰曆(夏曆)為基礎,融合陽曆成分而成的一種曆法。所以我國的農曆從嚴格意義上說不應該叫陰曆,而是陰陽合曆。

    農曆屬於一種陰陽合曆:其年份分為平年和閏年。平年為十二個月;閏年為十三個月。月份分為大月和小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其平均歷月等於一個朔望月。一年中哪個月大,哪個月小,由計算決定。

    •中文名:農曆

    •外文名:Lunar Calendar

    •別稱:華歷、夏曆、漢歷

    •性質:陰陽曆

    •特點:歷月為朔望月,平均歷年為回歸年

    •使用地區:中國、朝鮮半島、越南等地

    基礎曆法

    曆法,是根據天象變化的自然規律,計量較長的時間間隔,判斷氣候的變化,預示季節來臨的法則。依歷年、歷月分太陽曆、太陰曆、陰陽合曆。總看曆法分三種:陰曆、陽曆、陰陽曆。農曆,其基礎曆法規則經歷多代逐漸完善形成,其形式一直延續至今。農曆是在陰曆的基礎上融合陽曆成分而成的一種曆法。 陰曆是月亮歷,也叫太陰曆,是以月亮圍繞地球轉動的規律制定的。以月球繞行地球一周為一月,即以朔望月作為確定歷月的基礎。陰曆的一個月叫做“朔望月”。每月初一為朔日,十五為望日,“朔望月”是月相盈虧的平均周期。陰曆只管朔望月,不管回歸年,所以和一年四季無關。 乾支歷,又稱節氣歷或中國陽曆,是一部深奧的曆法。它是用60組各不相同的天干地支標記年月日時的曆法。主要由乾支紀年、乾支紀月、乾支紀日、乾支紀時四部分組成。它以立春為歲首,交節日為月首。年長即回歸年,一節一中為一個月。乾支歷通過天干地支論太陽與地球的關係,二十四節氣和十二月建是基本內容。既管年又管月,兼具二十四節氣。我國幅員遼闊,地理條件複雜,各地氣候相差懸殊,四季長短不一,節氣的具體氣候意義並不適用於全國各地。比如立春,中國氣候學上,常以每五天的日平均氣溫穩定在10℃ 以上的始日劃分為春季開始,它與黃河中下游立春含義不符,真正進入春季的只有嶺南地區,節氣對於很多地區來講只是一種參考。二十四節氣是根據黃道面劃分出來的,用二十四節氣劃分出十二個月,每個月含有兩個節氣,沒有閏月。二十四節氣與地球環繞太陽的周期運動有關,其年月日全由太陽視運動決定,與太陰月相無關。它又與通常的陽曆(如公曆)不同,公曆的月長由人為規定而與天象無涉;乾支歷的年月日均由天象決定,無需通過人為調整,是完全符合天象規律的一部曆法。目前,乾支歷依舊流行於萬年曆等書,用於象數、風水和命理學中。

    陰陽合曆

    農曆在陰曆(夏曆)基礎上融合了陽曆的成分,吸收了乾支歷(陽曆)二十四節氣作為補充,並通過“置閏法”調整來符合回歸年。由於吸收了乾支歷二十四節氣,可以反映季節的變化,指導農業等事。所以,農曆既有陰曆又有陽曆的成分。農曆是陰陽合曆,指兼顧太陽、月亮與地球關係的一種曆法。陰曆不考慮地球繞太陽的運行,因而使得四季的變化在陰曆上就沒有固定的時間,不能反映季節。與陽曆年固定在365天或366天不同的是,陰曆年相比陽曆年在天數上有時會相差一個月。為了協調回歸年與朔望月之間的天數,於是產生了陰陽曆,即農曆。方法是在曆法中加入二十四節氣以及“19年7閏”法(即在19個農曆年中加上7個閏年。農曆閏年多一個閏月,因此一年平均有383.8978天,而農曆平年平均有354.3672天。)使得一年的平均天數與回歸年的天數相符。因此這種曆法既與月相相符,也與地球繞太陽周期運動相符合。“置閏法”,每19年中設定7個閏月,有閏月的年份一年平均為383.8978天,稱為閏年。 置閏規則為使用冬至作為計算的起點,從甲年冬至所在歷月到乙年冬至所在歷月(不含)之間,如果只有十二個朔望月,則設為平年,不置閏。如果出現十三個朔望月時,則從甲年冬至所在歷月之後起算,將第一個不含中氣的歷月,設立為閏月,稱作閏某月。 很多人認為農曆就是陰曆,其實二者還是有差別的。陰曆的時間和陽曆相比,每年大約差10.875天果完全按照陰曆來,可能不出五年,我們就要在夏天過春節了。然而這種情況並沒有發生,因為中國的曆法中有一項偉大的發明叫“置閏法”。每19年中設定7個閏月,有閏月的年份一年383.8978天 舊曆、老歷、陰曆也是指農曆。但舊曆、老歷只是相對新曆(即公曆)而言,並非正當稱謂。而陰曆事實上只按月亮的月相變化來安排的曆法。

    從上古的乾支紀元到清朝末期啟用西曆(格里曆),歷史多次修訂曆法,中國歷史上一共產生超過102部曆法,這些曆法對中國文化與文明產生過重大影響,比如乾支歷、夏曆、商曆(殷歷)、周曆、西漢太初曆、三統曆和隋朝的皇極曆、唐朝大衍曆等,有的曆法雖然沒有正式使用過,但對養生、醫學、思想學術、天文、數學等有所作用。

    古人觀察到了天象的運動規律,上古時代已採用乾支紀元,據明代史學家萬民英根據我國古文獻明文記載確定乾支為天皇氏時發明,在其著作《三命通會》中有詳細記載。乾支的發明標誌著最原始的曆法出現,配合數字用來計算年歲。夏以後,出現多軌制曆法,亦即各諸侯和各地部落還有自己的地方曆法;秦朝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以閏月定四時成歲”的曆法。漢朝初期開始中國曆法出現了大轉折,全國統一曆法,曆法也成為了一門較為獨立的科學技術。漢武帝責成鄧平、唐都、落下閎等人議造《漢歷》,漢武帝元封七年曆成。是年五月改年號為太初(即為太初元年),並頒布實施這套《漢歷》,後人以此稱呼此歷為《太初曆》,之後劉歆作《三統曆》,這兩歷的重要特點是年歲合一,一年的整數天數是365天,不再是之前曆法的366天。以“加差法”替代之前的“減差法”以調整時差,年歲周期起始相當固定,用數學計算就能確定閏月,用不著“考定星曆,建立五行”,至此,陰陽五行基本上退出了曆法。之後中國曆朝歷代所頒布的曆法,均與漢歷(太初曆)大同小異。由此知當下使用的這套曆法規則基本沿襲漢代的漢歷(太初曆),而與漢代以前的夏曆等是有較大差異的。中國現存最早的曆書是《夏小正》,以後曆法不斷發展。

    中國現行農曆沿用自明末《時憲歷》脫胎的清朝《西洋新法曆書》,是四百多年前的由湯若望主導的歐洲耶穌會教士和中國第一批天主教徒合力編撰的。現代農曆的基礎是來自明朝末年的《時憲歷》,之前明代通行的曆法為《大統歷》,實際上是將元代郭守敬的《授時曆》改個名字沿用,此曆法到明末,已經與實際氣象、天文有誤差,尤其對日月食推算的誤差更明顯。現行的農曆“二十四節氣”也來自於洋教士訂立的“定氣法”,與“千年文化傳統”的“二十四節氣”只分享同一個名字,確定方法和日期完全不同。在《時憲歷》的中國曆法中,“節氣”是將冬至與下一個冬至之間的日期平均分成十二等分,稱為“中氣”。再把相鄰“中氣”之間的日期等分,稱為“節氣”。平均每月有一個“中氣”與一個“節氣”,統稱為“二十四節氣”,這種確定方法被稱為“平氣法”,每“節氣”之間日期相同。而從西洋教士定《時憲歷》之後直至今日的“農曆”,中國的“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太陽在回歸黃道上的位置來定的,即在一個為360度圓周的“黃道”(一年當中太陽在天球上的視路徑)上,以春分點為0度起點,太陽在黃道上每運行15度為一個“節氣”,每“節氣”時間不均等,稱為“定氣法”。所以現在的中國“農曆”與《時憲歷》之前中國曆法的“二十四節氣”只分享同一個名字,確定方法和日期完全不同。明清易代後,官方將還沒來得及通行的《時憲歷》刪改至103卷,並由清朝順治皇帝將其更名為《西洋新法曆書》,於順治2年(黃帝4342年)頒行。康熙八年(黃帝4366年)後至清亡,中國的曆法一直大體沿用湯若望所訂新曆,延續至今,就是俗稱的“農曆”。

    中華民國成立,採用西曆,紀年採用西曆或民國紀年並用,並欲廢除中國傳統歷。中華人民共和國在1949年成立時,繼續使用西曆,以公元紀年;但保留中國傳統歷——農曆的使用,並於公元2017年頒布了國家標準《農曆的編算和頒行》。現行農曆由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負責計算,屬於官方曆書《中國天文年曆》的組成部分。

    《史記·曆書》有“夏正”、"殷正”、"周正"之分,這就是戰國、秦、漢時代盛行的“三正論”。建正意為陰陽曆以哪個月建作為其一年中的第一月份的起始位置。月建,是指以十二支紀月。日南至(即冬至)所在的一個朔望月,北鬥鬥柄指子,所以是子月,在子月之後,順次為丑月、寅月、……,在子月之前,逆次為亥月、戌月、……。於是,夏代的歲首是寅月,商代的歲首是丑月,周代的歲首是子月。秦代相信有三正論,以夏、商、周三代的三正交替是事實,還杷它引伸起來,改以十月為年始。到了漢代,武帝元封七年改用太初曆,以建寅之月為歲首。此後兩千多年一般都是用夏正。建正在陰陽曆上的用法是這樣的:當把農曆的正月置於寅時,往後的月份依次排列,二月便和卯對應,三月和辰對應,其餘類推。

    一般所謂月建是指十二支而言,如建子、建醜、建寅等等。有人認為月建是指農曆月的大小,所以有大建和小建的謬稱。這是因為月建乾支自古便採用農曆每月的第一天,也就是朔日為準。傳統曆書將月建記載在月名欄中,比如十一月大、建丙子。當這些標註被錯誤的斷句變成“十一月大建、丙子”時就會導致謬誤的出現了。下圖為《大明嘉靖三年歲次甲申大統歷》實物照片,如圖所示。

    節氣和朔望的時間計算以東經120度,中國標準時間為準。

    (農曆法則據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

    常用術語

    黃經:是在黃道坐標系統中用來確定天體在天球上位置的坐標值、共分成360度、在這個系統天球被黃道平面分割為南北兩個半球,太陽移到黃經0度為春分、移到黃經90度為夏至、移到180度為秋分、移到270度時為冬至。

    朔日:月球移到地球和太陽中間時的那一天叫朔日。

    平朔:用朔望月的平均長度計算、沒考慮日月運行的不均等性;缺點:含有真正的“朔”的當天有時可能會出現在前一月的最後一日(“晦日”、即農曆廿九日或三十日),有時會出現在初二。

    1.乾支紀年

    如甲子為第一年,乙丑為第二年,丙寅為第三年……六十年為一周。一周完了,再由甲子年起,周而始,循環下去。

    天干地支:

    十天干: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十二地支:子(zǐ)、醜(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註:十二地支對應十二生肖——子:鼠;醜: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十乾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古人以此作為年、月、日、時的序號,叫“乾支紀法”。

    乾支紀年法有現存文獻記錄的最早時候,萌芽於漢初,漢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朝廷下令在全國推行乾支紀年。從此乾支紀年和帝王年號紀年一起使用於中國傳統歷的紀年。值得注意的是乾支紀年和生肖轉換皆按照農曆正月初一日,農曆新年為準,立春日轉換的規定僅適用於命理學中。

    公曆紀元號與乾支紀年,例如1929年是己巳年,1930年是庚午年……到1989年又是己巳年。我們在日曆上看到的己巳年、庚午年,就是按乾支紀年這種方法排列下來的。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公元年號屬於公曆,按照公曆新年為準(公曆每年1月1號);乾支紀年屬於農曆,按照農曆新年為準也就是農曆每年正月初一日轉換,這是絕對不可混淆的。兩套曆法是相互無關的獨立系統。還有乾支紀年絕對不可與公曆日期發生混用,否則便是屬於很嚴重的謬誤。

    節氣劃分

    二十四節氣是乾支歷的24個時令點,每月2個。二十四節氣以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一個周期作為一個輪迴,基本概括了一年中不同時節太陽在黃道上位置的不同、寒來暑往的準確時間、降雨降雪等自然現象發生的規律,以及記載了大自然中一些物候現象的時刻。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地球在黃道(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變化而制定的,每一個分別相應於太陽在黃道上每運動15°所到達的一定位置。二十四節氣在上古時代已訂立,到漢代吸收入《太初曆》作為指導農事的補充曆法。節氣是農曆表示太陽視運動的成分,通過二十四節氣農曆可以精確的反應一年四季的變化,便利人民的生產生活和農業耕作。農曆二十四節氣是歷算家安照農曆的規則,通過實際觀測用天文算法計算的,農曆的月份和十二中氣是基本對應的,而十二節令可出現在農曆的上個月後半月和這個月的上半月中。 農曆二十四節氣是在四時八節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殷、周之交已分四時,春秋時代已有分至啟閉八節。到戰國晚期就形成了完整的二十四節氣體系(天文位置已確定)。二十四節氣是農曆確定月名月序和設定閏月的憑藉,也是農事活動的主要依據。節氣由太陽位置決定,反映太陽的視運動。西漢初年制定的《太初曆》,二十四節氣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明確以沒有中氣的月份為閏月。後來,該曆法經由西漢末劉歆改造而成《三統曆》,又歷經多個朝代的改進,基本形式沒變。 太陽從黃經零度起,沿黃經每運行15度所經歷的時日稱為一個節氣。每年運行360度,共經歷24個節氣。 十二節令: 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 十二中氣: 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 “節”和“氣”交替出現,各歷時15天左右,兩者統稱為“節氣”。 農曆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太陽的周年視運動,屬於農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公曆屬於一種太陽曆,因為描述同一個太陽視運動的緣故,所以看上去節氣日期在公曆上基本固定,最多前後波動一兩日。但是農曆二十四節氣是農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屬於公曆而屬於農曆。

    節氣歌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兩節不變更, 最多相差一兩天。上半年來六、廿一,下半年來八、廿三。

    釋義

    立春正月節:立是開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開始。太陽過黃經三百一十五度為春季開始,是為立春。立春是一年中的第一個節氣。揭開了春天的序幕,草木開始萌芽,農民開始播種。 雨水正月中:降雨開始,雨量漸增。太陽過黃經三百三十度為雨水。雨水本來是指冰雪融化成水。農民曆書說:“門指壬為雨水時,東方解凍,凍雪皆散而為水,化而為雨,故名雨水。”雨水時節,正是萬物欣欣向榮,草木萌生的時候。 驚蟄二月節:蟄是藏的意思。驚蟄是指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土中冬眠的動物。太陽過黃經三百四十五度為驚蟄。天氣回暖,蟄伏中的昆蟲相繼甦醒。時節已經進入仲春,桃花紅、梨花白,鶯鳴叫、鳥高飛。春雷是這節常見的自然現象。 春分二月中: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晝夜平分。太陽過黃經零度,是為春分。春分是春天的中間。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四季的開始。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則處於各個季節的中間。春分這天,太陽光直射赤道,地球上的晝夜時間相等,所以春分秋分又稱為“日夜分”。 清明三月節:天氣晴朗,草木繁茂。農曆清明當日為清明節。太陽過黃經十五度時為清明,清明含有天氣晴朗溫暖、空氣清新明潔,草木繁茂之意。清明這天,民間有踏青、寒食、掃墓等習俗。常言道“清明斷雪,穀雨斷霜”。 穀雨三月中:雨生百穀,雨量充足而及時,穀類作物能茁壯成長。太陽過黃經三十度,農民布穀後望雨是為穀雨。穀雨是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這時節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種,最需要豐沛的雨水灌溉滋潤,俗語說:“雨生百穀”,雨量充足而及時,穀類作物能夠茁壯成長。 立夏四月節:夏季的開始。太陽過黃經四十五度,夏季開始是為立夏。古諺有云:“立夏小滿,雨水相趕”。立夏是多雨的季節。傳說古代君王常在這一天到京城南郊迎接夏天。 小滿四月中: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開始飽滿,故稱小滿。太陽過黃經六十度為小滿。這時候田裡的稻穀和麥子等農作物,漸漸結穗,看來豐實飽滿的樣子,就等待成熟。莊稼人眼見辛勤與努力,即將有了豐收,於是把這個節氣形容成小滿。 芒種五月節:麥類等有芒作物成熟。太陽經過黃經七十五度為芒種。這一節氣,已經進入典型的夏季,天氣炎熱,麥類等芒作物成熟,大部分地區中稻進入返青階段,秧苗嫩綠,一派生機。芒種接近端午節。 夏至五月中:炎熱的夏天來臨。至有極的意思,這是一年當中北半球白天最長的一天。太陽過黃經九十度為夏至。夏至當天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長的一天。夏至過後,地面受熱強烈,空氣對流旺盛,午後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陣雨。 小暑六月節:暑是炎熱的意思。小暑就是天氣炎熱,但還沒有達到最熱。太陽過黃經一百零五度為小暑。小暑已是盛夏,頗感炎熱,但還未到最熱的時候。 大暑六月中:這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太陽過黃經一百二十度為大暑,大暑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天氣酷熱。 立秋七月節:秋季的開始。太陽過黃經一百三十五度,秋季開始即為立秋。立秋是節氣邁入秋涼的先聲。大暑過後夏去秋來,時序到了立秋,表示酷熱難熬的夏天即將過去,涼爽舒適的秋天就要來臨了。 處暑七月中:處是終止、躲藏的意思。處暑是表示炎熱的暑天結束。太陽過黃經一百五十度,暑氣漸消是為處暑。秋季已到,暑氣消退,因此稱為處暑。 白露八月節:天氣轉涼,露凝而白。太陽過黃經一百六十五度為白露。此時氣溫下降,天氣轉涼,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 秋分八月中:晝夜平分。太陽過黃經一百八十度,太陽再次直射赤道為秋分。秋分是象徵季節變化的節氣。秋分這天,全球各地晝夜等長。天氣已經涼爽下來,所謂的“一場秋雨一場寒”。 寒露九月節:露水已寒,將要結冰。太陽過黃經一百九十五度,夜寒水氣漸凝結成霜,是為寒露。民諺常說:“寒露麥,霜降豆”。 霜降九月中:天氣漸冷,開始有霜。太陽過黃經二百一十度為霜降。霜降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 立冬十月節:冬季的開始。太陽過黃經二百二十五度,時序開始進入冬天,所以叫立冬。古諺:“立冬之日,水始冰,地始凍”。 小雪十月中:開始下雪。太陽過黃經二百四十度,氣候寒冷,降水形態由雨逐漸演變為雪。 大雪十一月節:降雪的可能性增大,地面出現積雪。其時視太陽到達黃經二百五十五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至此而雪盛也。”大雪的意思是天氣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時更大了,並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 冬至十一月中:寒冷的冬天來臨。至有極的意思,這是一年當中北半球白天最短的一天。太陽經黃經二百七十度為冬至。冬至日太陽照射在南回歸線上,所以北半球的白晝最短,黑夜最長。冬至過了之後,太陽直射點北移,北半球白晝漸漸變長。 小寒十二月節:氣候寒冷,但還沒到最冷的時候。太陽過黃經二百八十五度為小寒。冬至過後,天氣日趨寒冷。小寒時節雖冷但還不算是最冷,所以就稱為“小寒”。 大寒十二月中: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太陽過黃經三百度氣候嚴寒是為大寒。時序已到了隆冬,天氣變得非常寒冷,是一年中最冷的時段,所以這個節氣為“大寒”。

    農曆的歷月長度是以朔望月為準的,大月30天,小月29天,大月和小月相互彌補,使歷月的平均長度接近朔望月。

    農曆固定地把朔的時刻所在日子作為月的第一天--初一日。所謂“朔”,從天文學上講,它有一個確定的時刻,也就是月亮黃經和太陽黃經相同的那一瞬間。(太陽和月亮黃經的計算十分繁瑣和複雜,這裡就不予介紹了)

    至於定農曆日曆中月份名稱的根據,則是由“中氣”來決定的。即以含“雨水”的月份為正月;以含“春分”的月份為二月;以含“穀雨”的月份為三月;以含“小滿”的月份為四月;以含“夏至”的月份為五月;以含“大暑”的月份為六月;以含“處暑”的月份為七月;以含“秋分”的月份為八月;以含“霜降”的月份為九月;以含“小雪”的月份為十月;以含“冬至”的月份為十一月;以含“大寒”的月份為十二月。(沒有包含中氣的月份作為上月的閏月)

    農曆的歷年長度是以回歸年為準的,但一個回歸年比12個朔望月的日數多,而比13個朔望月短,天文學家在編制農曆時,為使一個月中任何一天都含有月相的意義,即初一是無月的夜晚,十五左右都是圓月,就以朔望月為主,同時兼顧季節時令。

    春秋時代天文學家曾經首創十九年七閏的方法;祖沖之大明曆採用20組19年7閏插入1組11年4閏,計391年144閏,使農曆的平均歷年更接近回歸年;此外還有334年123閏、1021年376閏的提法,和回歸年的差額更小。但自唐代以來,我國即完全採用天象確定歷年、歷月,從而使農曆的平均歷年與回歸年完全一致。

    上古時代,曾把閏月放在一年的末尾,叫做“十三月”。秦漢時期閏月放在九月之後,叫做“後九月”。到了漢武帝太初元年,又把閏月安置在一年中不包含中氣的月份來作為前一個月的閏月,直到現在仍沿用這個規定。

    乾支歷- 乾支紀法 (天皇氏時代-?)

    古六歷(《黃帝歷》、《夏曆》、《殷歷》、《周曆》、《魯歷》、《顓頊曆》)(? - 公元前104年)

    太初曆(三統曆) - 西漢、新朝、東漢(公元前104年- 84年)

    四分曆- 東漢(85年- 220年)、曹魏(220年- 236年)、東吳(222年)、蜀漢(221年- 263年)乾象歷 - 東吳(223年- 280年)

    景初歷- 曹魏、西晉、東晉、劉宋(237年- 444年)、北魏(398年- 451年)

    元嘉歷 - 劉宋、南齊、南梁(445年- 509年)

  6. 公曆與農曆對照表. 請用滑鼠選擇年份 (1901至2100年),對照表以pdf格式顯示。. 由於計算數十年後的月相及節氣時間可能會有數分鐘的誤差,若新月 (即農曆初一)或節氣時間很接近午夜零時,「對照表」內相關農曆月份或節氣的日期可能會有一日之差別。. 這些 ...

  7. 相比格里曆為 陽曆 ,農曆是以 月相 周期安排月份之日期,故習稱 陰曆 。 但其實,農曆是 陰陽曆 ,它考慮了 地球環繞太陽公轉 的 週期 ,以 冬至 回歸年 為基準確定 歲實 ,配合 季節 陽光 分一歲為 二十四節氣 。 除農曆(lông-li̍k)、舊曆(kū-li̍k)、陰曆(im-li̍k)外, 閩南語 還將農曆稱為 老曆 (láu-li̍k)或 咱人 ,「咱人」是「咱人的曆日」(lán-lâng ê la̍h-ji̍t)的略縮 [ 20] 。 粵語稱為農曆(nung 4 lik 6 )、舊曆(gau 6 lik 6 )、陰曆(jam 1 lik 6 ) [ 21] 。 陰陽合曆. [ 編輯] 置閏規則. [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