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5,000元

      • 政府今日(六月十八日)公布,消費券計劃將於二○二一年七月四日(星期日)起接受登記。 二○二一年六月十八日或之前年滿18歲在港居住的香港永久性居民及新來港人士,可登記分期領取總額5,000元的電子消費券。
      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106/18/P2021061800817.htm
  1. 其他人也問了

  2. 視乎有關市民所屬居民身分類別其獲發放的消費券金額會有所不同詳情如下: 市民可瀏覽相關網頁( 按此 )查閱2022年第二階段消費券計劃資格準則。 程序及時間表. 一般來說已成功登記2022年消費券計劃的市民會在2023年4月16日透過其已登記的儲值支付工具帳戶直接獲發消費券。 有關市民亦會在消費券發放當日收到手機短訊或應用程式推送通知。 市民 毋須再次登記 。 以支付寶香港、BoC Pay、PayMe from HSBC、Tap & Go「拍住賞」或WeChat Pay HK帳戶收取2022年消費券計劃消費券的市民.

  3. A. 資格準則. 1. 甚麼人士符合計劃的資格準則獲發第二期的消費券?. 2. 如市民在計劃的合資格日期當天或之前已年滿18歲,但未能及時換領成人身分證,是否仍符合計劃的要求?. 3. 甚麼是有效的香港身分證?. 4. 甚麼是註明有效領證期的申請香港永久性居民 ...

  4. 2023年5月29日 · 如果是透過不同入境計劃來香港居住或來香港升學的人士就會取得總額2,500元的消費券在第二期消費券我們會沿用現有協助發放消費券的六家儲值支付工具替政府發放包括支付寶香港BoC Pay、PayMe from HSBC、Tap & Go「拍住賞」及WeChat Pay HK。 市民可以因應自己的需要和消費習慣選擇符合自己需要的支付工具收取第二期消費券。 市民有甚麼手續需要辦理呢? 先說現有登記人,即已經獲發第一期消費券的市民,如果他們無需要轉換支付工具收取第二期消費券,則無須再登記或辦理任何手續。

  5. 資格準則及券額 | 消費券計劃. (除非特別註明否則此頁面所指的消費券計劃計劃均是指2023年第二期消費券計劃。 資格準則. [註1] 於2023年5月29日 (「合資格日期」)或之前年滿18歲;以及. 在合資格日期當天為: 香港永久性居民,持有有效香港永久性居民身分證 [註2] 或由人事登記處處長根據《人事登記規例》 (第177A章)發出的有效《豁免登記證明書》 [註3] ;或. 香港居民,憑《前往港澳通行證》 (俗稱「單程證」)來港或由上述 (B) (i)段所述人士作保證人以受養人身分在香港合法逗留 [註6] ,並持有有效香港居民身分證 [註4] 或由人事登記處處長根據《人事登記規例》 (第177A章)發出的有效《豁免登記證明書》 [註5] ;或.

  6. 消費券的適用範圍包括香港本地零售餐飲與服務業的實體舖頭與網上商店, 公共交通 也適用(相關費用亦合資格享用 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公共交通票價優惠計劃 及/或領取 公共交通費用補貼 ),但就不可以用來繳付政府收費、公用事業收費、公共機構收費、隧道費(包括 易通行 之綁定付款方式付款)、泊車咪錶收費、教育開支、金融產品服務及捐款等等 [2] 。 爭議. 消費券的登記方法主要為網上登記,對不懂使用電腦的長者難度較高。 2021年9月1日,大批長者因未能如期領取電子消費券,前往 旺角 始創中心 消費券計劃秘書處登記,更一度有數百人在烈日下排隊輪候 [8] 。 另一具爭議的地方是高昂的行政費,計劃估計涉及總額6億元行政費 [9] 。 參考資料. ^ 政府公布消費券計劃詳情.

  7. 2021年6月18日 · 政府公布消費券計劃詳情. 政府今日六月十八日公布消費券計劃將於二 二一年七月四日星期日起接受登記。 二 二一年六月十八日或之前年滿18歲在港居住的香港永久性居民及新來港人士可登記分期領取總額5,000元的電子消費券市民可於七月四日早上六時起透過消費券計劃網站 www.consumptionvoucher.gov.hk 進行電子登記。 選擇書面表格的市民則可於七月五日(星期一)起的辦公時間將表格投進指定收集箱。 登記期至二 二一年八月十四日,合共六星期。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說:「市民可透過消費券計劃網站進行電子登記,以最快捷的方式領取消費券。

  8. 消费券适用范围. 一般来说消费券适用于接受支付宝香港BoC Pay八达通PayMe from HSBC、Tap & Go「拍住赏」及WeChat Pay HK作付款方式的 本地零售、餐饮和服务业商户 的实体及网上店铺,例如零售店、街市摊档、百货公司、超级市场、便利店、餐厅、快餐店、咖啡店、娱乐设施、美容院、公共交通等。 原则上,消费券不适用于以下交易类别 [注1] : 政府收费(例如税款、罚款、牌照费、隧道费、停车咪表) 公用事业收费(即水、电、煤气) 公共机构收费(例如医院管理局、香港房屋委员会、香港房屋协会) 教育开支(即提供本地及非本地课程的中小学,以及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资助的大学的收费) 购买金融产品或服务(例如保险) 捐款(包括慈善、宗教及政治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