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3月10日 · 香港三大猛鬼之地之一的「高街鬼屋」,於一八九二年落成,是位於高街2號的楝舊精神病院。 最初是設計及建造國家醫院人員住所。 一九三九年,為紓

  2. 2023年6月28日 · 有「高街鬼屋」之稱的西營盤舊精神病已改建成西營盤社區綜合大樓,並保留其巴洛克式建築立面,2015年評為法定古蹟。 旅遊界立法會議員姚柏良今日

    • 港中醫院廢棄後傳有嬰靈包圍
    • 高街鬼屋曾被用作刑場
    • 華富邨瀑布灣屢生奪命意外
    • 元朗娛苑七名婢女一夜淹死?
    • 大埔猛鬼橋洪水突襲奪28人性命
    • 秀茂坪戲院「全院滿座」
    • 長洲東堤小築自殺案頻生
    • 達德學校探險撞邪

    位於中環的港中醫院於1966年啟用,2012年結業,成為在鬧市中的廢棄醫院。港中醫院是一家非牟利醫院,由一批醫生以基金形式運作,為當時無法負擔私人醫院的病患提供相對便宜的醫護服務。因此,醫院在高峰期時,曾處理香港6成墮胎個案,每年經手的墮胎手術高達6,000宗。有指這些被墮胎的嬰兒未有機會接觸世界便要離開,故醫院被他們的大量怨氣纏繞。早在醫院仍在營運期間,已有不少靈異故事傳出。

    被稱為高街鬼屋的建築建於1892年,原為國家醫院外籍護士宿舍。在1941年時,因為鄰近的域多利精神病院不敷應用,便把其改作為女子精神病院。在日治香港時期,建築一度空置,更有傳當時曾被用作刑場,其後便衍生不少的靈異故事。現時,「高街鬼屋」已改建為西營盤社區綜合大樓,原建築的大麻石外牆及走廊被保留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

    位於香港仔的華富邨,因部份樓宇可以看到海景及鄰近豪宅貝沙灣,亦有香港平民豪宅之稱。華富邨分5期落成,在1978年前全部落成,華富邨人口在高峯時約有50,000人。原來華富邨前身為雞籠灣墳場及日治時期的亂葬崗,在建邨時,需把這些被埋葬的遺體移走,因而傳出不少靈異故事。而多年來,在華富邨附近的瀑布灣更曾發生多宗奪命意外,令人不寒而慄。

    位於元朗橫洲東頭圍娛苑建於1927年,至今已有94年歷史。娛苑外觀為英式紅磚建築,門前設有一座噴泉,大宅樓高兩層,二樓建有騎樓露台,塔頂呈半圓形,整體偏向歐陸風情。娛苑有一個傳說,有指昔日大宅曾發生七名婢女一夜死亡事件,其中一個說法便是指原本的屋主有多名妻妾,有人對家中七名婢女心生嫉妒,於是設計將她們七人推落池塘淹死,後來池塘被填平,有村民深夜路過時,曾聽到一群悽厲的呼救聲。娛苑在2007年時被政府列為歷史建築。

    1955年8月28日盂蘭節前夕,現時大埔滘松仔園附近位置(舊稱大埔十四咪猛鬼橋),曾發生多人身亡的慘案。當年多間學校、九鐵員工及其親屬趁上午天朗氣清,結伴到松仔園大山坑下露營行山,然而午後天氣突變,站在橋下避雨的的大批遊人,被來勢洶洶的洪水沖走,在一輪慘叫聲後,人群消失在激流之中。意外導致28人慘死,屍身在30多呎下的蜜月潭發現,部分屍體卡在石罅,現場多名死者血肉模糊,慘不忍睹。自此,該處被稱為大埔猛鬼橋,有指不時有冤魂向路過車輛招手尋找替死鬼。

    在港產片盛行的七、八十年代,每天進出戲院看電影的人次非常多。當中,金茂坪戲院為區內受歡迎的電影院,惟因秀茂坪邨開始重建,戲院位置不便,在九十年代末結業。欲往金茂坪戲亦傳出不少鬧鬼事件,當中最廣為人知的故事,是一名媽媽曾因為戲院的戲票便宜,帶着兒子一起看電影,開場前影院內只有他們兩個人,但兒子去完洗手間後回來,發現場內突然變得座無虛席。散場時,母親說了一句:「呢間戲院都冇人睇嘅,幾十蚊就好似包場咁,幾好吖,不如下次再嚟!」,令他不寒而慄,明白自己剛才看到的或許不是人。

    東堤小築是一群平房式度假建築物,因地理位置鄰近東灣泳灘的水清沙幼、風景怡人而成為知名假日旅遊勝地。不過該處最為聞名的卻是因為自殺命案頻生,更有「燒炭自殺勝地」之稱,在東堤所發生的自殺案頻生,幾乎年年都有人因此身亡。

    位於元朗屏山的達德學校是一所小學,1931年創校,1961年遷往現址,1998年起已停辦。學校外圍曾是沙地的球場,並有個古樸的墓穴,據知墓穴是鄧氏先祖的墳墓,故引起不少鬧鬼傳說。最廣為人知的事件發生在2011年,當時曾在多名初中生進入達德學校探險,疑似「撞邪」,自揑頸部、狂咬同學手臂,後來達德學校便被政府要求聘請看更,不准閒人再闖入探險。

  3. 其他人也問了

  4. 2024年5月21日 · 中西區民政事務處將於明日(22日)晚上起,在有「高街鬼屋」的西營盤社區綜合大樓、即舊精神病院立面拱形遊廊舉行「高街光影情緣Love in the Light」光影藝術展,為期年,以時光隧道創作概念,結合藝術、建築和科技元素。

  5. 19 小時前 · 位於上環太平山的廣福祠本月6日獲古物諮詢委員會確認,將其歷史建築評級提升至一級歷史建築。廣福祠約於1856年落成,原供奉在香港客死異鄉者亡靈的地方,又名「百姓廟」。現時廣福祠仍繼續運作供華人參神,並保存了一批珍貴文物,如牌匾、石碑、虎門等。

  6. 2023年9月29日 · 高街鬼屋」是香港的著名鬼屋勝地,據資料顯示,1892年建造的「高街鬼屋」原身為西營盤醫院的外籍護士宿舍,後來變更用途作女子精神病院。 「高街

  7. 2019年5月16日 · 高街鬼屋原本是國家醫院的外藉護士宿舍,在1892年建成,而上環著名的廢棄地鐵站──屈地站,則在近幾十年才建成。 按道理說,該區的鬼故事應該在1900年代就開始流傳起來,但事實上環、西環的生死故事早在開埠之前就已經開始了。 高街鬼屋一直都被稱為西環最邪之地。 (網絡圖片) 下載「香港01」App ,即睇城中熱話: https://hk01.app.link/qIZYuEC5LO. 廣福義祠. 香港開埠之後,不少人會南下來港尋找發展機會,而「太平天國事件」也令不少難民南下來港避難。 從外鄉來港的浪子們,除了靠同鄉和同事的接濟外,還會尋找心靈上的慰藉,例如宗教、神靈等。 上環最早出現的廟宇是已經清拆了的城隍廟,然後接着出現的是文武廟和廣福義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