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簡介. 基督君王小堂. 地址:香港銅鑼灣聖保祿修院. 主日彌撒 :. 粵語:上午八時三十分、十時正. 英語:上午十一時三十分. 印尼語:下午一時三十分. 平日彌撒:. 粵語:上午六時四十分.

  2. Christ the King Chapel. Just a stone's throw from the busy streets of Causeway Bay lies hidden from public view Christ the King Chapel, surrounded by schools, a hospital, orphanage and convent of the Sisters of St Paul de Chartres.

  3. Christ the King Chapel. Address : St Paul’s Convent, Causeway Bay, Hong Kong. Sunday Mass. Cantonese:8:30 a.m., 10:00 a.m. English:11:30 a.m. Indonesian:1:30 p.m. Weekday Mass:6:40 a.m.

  4. 聖瑪加利大堂 (英語: St. Margaret's Church )是 香港 一所 天主教 教堂 ,是東方第一所以 聖女 瑪加利大( St. Margaret Mary Alacoque )為名的教堂,位於 香港島 灣仔區 跑馬地 樂活道 2A號,由「 宗座外方傳教會 」建立,於1923年2月3日由 翟伯祿 神父奠基,1925年1月25日祝聖啟用,1949年1月25日升格為堂區。 現時教堂已被列為 一級歷史建築 。 牧職人員[編輯] 主任司鐸:金容載神父. 助理司鐸:趙雙波神父、薜君浩神父、易唯誠神父. 住宿司鐸:李毓明神父. 執事:關仲華執事. 結構[編輯]

  5. 基督君王小堂(英語: Christ The King Chapel ),建於1928年,可容納1000人,由 法國 巴黎外方傳教會 羅拔神父 構思, 何東 夫人 資助 興建費用。 [1] [2] [3] [4] 1941年 日本侵港 期間,在修女的保護下大批傷者躲進修院及教堂。 修院的名稱曾多次改變,由1995年起,修院的小教堂被改名為基督君王小堂。 建築 [ 編輯] 教堂以 古典復興風格 興建,平面以長十字設計,相交之處建有 圓拱頂 ,外圍 立面 由 科林斯式 石柱包圍以支撐屋簷,除其中4角位的4支為方柱外,全部為圓柱,所以教堂內樓底空間特別高,斜屋頂則鋪上中式瓦片。

  6. William Gardner捐贈的。 右邊祭台的聖母像是英法學校 (現今的聖保祿學校)的聖母孝女會的成員捐贈的。 此聖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修女用來作醫院,幫助照顧傷兵之用。 雖然這聖堂是修女私用小堂,但1961年起聖瑪加利大堂獲准在這小聖堂舉行主日彌撒。 於是前面的獨立板凳轉為長凳。 在1973年開始,正式成為跑馬地聖瑪加利大堂的彌撒中心,讓教友參與彌撒或其他的活動,如殯葬禮儀、考核禮等,但不能舉行婚禮。 現在全間聖堂可容納一千多人。 我們要特別感謝陳亞同 (Mr. Joseph V. Chanatong) 建築師免費設計,他以專業的知識,並出錢出力把整座聖堂建得簡明而莊嚴。

  7. Christ the King Chapel. Subject. Catholic Chapel. Description. As big as a church capable of accommodating 1,000 people, Christ the King Chapel is only a chapel for private use. Creator. Mr Joseph V Chanatong. Contributor. Lady Ho Tung. Rights. Catholic Diocese of Hong Kong. Language. Chinese. Date. 1928. History.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