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5年6月28日 · 我們都知道,釋迦牟尼佛出生在人間、修行在人間、成道在人間、度化在人間,涅槃在人間,一切都以人間為主。 他成佛的目的,就是希望「惠以眾生真實之利」,佛陀所展現的這種「人間佛教」的思想,注重入世而非出世、重視利他而非自利。 人間佛教的很多道理是可以應用在現代人的生活中。 佛教的根本精神是慈悲(或「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慈悲就是憐憫眾生,不捨眾生,而且為了救拔眾生,而無疲無厭,不休不息。 所以佛菩薩示現給我們的形相,都是「下心含笑,親手遍布施」的,常施法雨甘露,願為眾生作不請之友。 因此,佛教特別強調「攝受眾生」,「親和眾生」,與「眾生為友」。 其攝受的方法就是一種人際關係學。 佛教就如何處理好人際關係的問題,提出了一系列極富智慧、極有價值的方法和原則。

  2. 2014年11月9日 · 香港時間. 2014年11月09日 (日) Tweet. 宗教的價值在於幫助人類破迷啟悟,離苦得樂。 自國家改革三十六年來,宗教自由政策得以落實,佛教出現蓬勃發展之現象,處處道場林立,猶如雨後春筍;惟因社會普羅大眾一般均以「功利信仰」與「祖先信仰」為主導,是故對真正的佛教多有認識不清或一知半解者,以致形成各種迷信或誤解的現象。 蓋佛教乃導人正信之宗教、覺悟之教育,是故為佛弟子者或佛門中人,實有責任發出正確之言論,導迷向覺,將佛教化世利人的真義,向社會人士說明並介紹。 首先,我們必須要清楚,人為什麼需要宗教、需要信仰? 因為正確的宗教信仰,可以充實人類的心靈、促進人生的美滿,並進而安定社會秩序,有益於社會文明之發展。 所以現代文明國家,在憲法上都有明確的條文規定,公民皆有信仰宗教的自由。

  3. 2016年9月18日 · 香港時間. 2016年09月18日 (日) Tweet. 面對人我眾生時,要以寬人律己的心來處世,盡量不要跟眾生去爭名奪利。 有鑑於現時社會人心不安,價值混亂,矛盾紛爭,諍鬥不斷;同時並回應今年為教宗方濟各宣導的「慈悲禧年」,是故筆者倡議,特別呼籲全球各地佛教寺院、道場、團體,宣導每年農曆九月十九日「觀音菩薩出家紀念日」定名為「世界慈悲日」,希望透過慈悲日的活動,將觀音菩薩慈悲濟世的精神宣揚開去,成為導正社會、淨化人心的「正能量」。 化戾氣為祥和,重新喚起香港人守望相助、和衷共濟之精神。 一、何謂「慈悲」與「大愛」? 何謂「慈悲」? 「慈悲」是佛教的核心理念之一,是佛教的重要倫理準則和理想價值觀念,鮮明地體現了佛教的人文精神。 佛教三藏十二部經典皆以慈悲為根本。

  4. 2015年10月11日 · 彌陀信仰在中國流傳久遠,東晉時竺曠、支道林、慧遠大師等就開始倡導淨土法門的信奉。 後經曇鸞、道綽至善導,更創立了以持名念佛,即口誦「南無阿彌陀佛」為主要特色的淨土宗,提倡以修行人的念佛為自力,以彌陀的願力為他力,自他相應 ...

  5. 2016年4月3日 · 善生梵語Sivgalaka」,音譯為尸迦羅越」,意譯為善生」;這是一個非常有意義充滿期許和祝福的名字所謂善生就是身心健康家庭安樂經濟富足飲食衣服臥具醫藥無缺無煩無惱無憂無慮無懼無畏自由自在與人為善自利利他既不辜負此生更為來世修好因緣。 佛陀本在經中,透過上述六種倫常關係告訴世人:如何讓個人的生命活得更有意義,更有價值,更安樂;如何讓家庭更幸福,更美滿;如何讓人際關係更和諧,更融洽。 佛陀更說,能禮敬六方,不論今生或來生,都能獲得善報,並且能往生天界善處。 佛陀開示後,善生遂三歸依,誓持五戒,成為優婆塞(在家弟子)。 「善生」以現代語言來說,就是「真善美的生活」、「幸福的生活」。 所以,《善生經》是一部非常值得在家弟子學習的經典。 二、說法因緣.

  6. 2014年9月14日 · 我們到底有沒有認真思考過? 一、瞋心的起因. 依佛法來說,「瞋」是根本煩惱之一,又作瞋怒、瞋恚等,指仇視、怨恨和損害他人的心理。 《大乘五蘊論》中說:「云何為瞋? 謂於有情樂作損害為性。 」據《俱舍論》、《成唯識論》載,對違背己情的有情生起憎恚,使身心熱惱,不得平安的精神作用,名為瞋。 又忿、恨、惱、嫉、害等隨煩惱,都是以瞋的部分為體,是六根本煩惱、十隨眠、五蓋、五鈍使之一。 又《成唯識論》中說:「瞋者,於苦、苦具,憎恚為性,能障無瞋,不安穩性,惡行所依為業。 」在現實生活中,如果我們起了瞋心,那麼在為人處事之時,若不順己意就會生氣、發怒,由此而引發其他種種的煩惱,所以佛教認為這瞋心的危害性非常大。

  7. 2016年1月24日 · 其中的佛說善生經》,是佛教集中論述人際及家庭倫理關係的一部重要經典。 據經中所說,上下四維六方,代表了眾生在家庭和社會生活中所接觸的六種倫理關係。 具體是:東方代表父母和子女的關係,南方代表老師和弟子關係,西方象徵著夫妻的關係,北方代表主人和奴僕的關係,下方代表親友的關係,上方則表示世俗者與出家修行者之間的關係。 這六種關係,概括了人生在世,經常會遇到的一些人際問題。 佛教這種「六倫」的思想,與中國傳統的「五倫」: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的家庭倫理觀念相比較,其中特別提出了宗教修行人與世俗人之間的關係,以及「主僕」(即現在僱主與僱員,老闆與下屬)的關係。 這樣的人倫關係,就顯得更為完整與完善。 二、中國人的核心價值-「和」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