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4年5月19日 · 不同於以往傳統舊社會的老弱殘疾的貧窮人士,「新貧窮」人士主要為一群中等甚至高等程度教育,並以服務或技術人員為主有工作能力的勞動人口。 但隨着現代社會的經濟變動,例如社會整體正職及終身僱用職業大量減少等結構性趨勢,這些中等及高等程度教育人士亦開始需要面對失業或就業不穩定等問題,逐漸形成一個新的貧窮階層。 有人認為,「新貧窮」人士多半為其家庭生計的主要勞動力及負擔者,所以當「新貧窮」現象發生時,它可以直接導致社會一些家庭陷入經濟困境之中。 家庭形態轉變致「新貧窮」

  2. 2019年10月2日 · 2019-10-02. 香港特區花車出現在北京慶典隊列中,港澳市民手持國旗區旗巡遊。 美聯社. 舉國同慶,萬眾同歡。 國慶70周年閱兵活動,場面浩大、陣容鼎盛,不論是首次參與閱兵,或已經數次參與其中,不論是香港青年一代,或是政壇資深人物,無不對是次閱兵感到振奮、激動、內心澎湃,深深為自己身為中國人而感到無比自豪。 看?國家強大的科技和軍事實力,多名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教育界人士、青年代表切實感受到國家站起來、起來、強起來的偉大歷程,更體會到國家富強,人民生活才能安穩的道理。 他們期待?國家迎接更加繁榮昌盛的未來,並期望香港繼續擁抱祖國,肩負起「一國兩制」行穩致遠的使命,把握機遇,與國家同發展,為下一代創造更美好的將來。 香港文匯報記者 鄭治祖、子京、高鈺.

  3. 2021年4月14日 · 2021-04-14. 黃芷淵 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 港區全國青聯委員. 先分享三組數據。 一,福布斯2021年全球富豪榜,23名香港人或家族晉身全球500大,身家由50多億到300多億美元不等。 二,花旗銀行「香港千萬富翁調查報告」,去年全港擁有千萬港元或以上資產的人士,破紀錄地增至51.5萬人,推算平均每12人便有一名千萬富翁。 三,香港失業率升至7.2%,失業人數高達26.2萬人,創2004年以來最高。 在長期推崇積極不干預、小政府大市場的香港,貧者愈貧,富者愈富,「M型社會」的危機被推上風口浪尖。 筆者認為,當局是時候警惕重視,改革經濟結構,扭轉現狀。 香港需扭轉「M型社會」現狀. 傳統社會結構一般是「倒U型」,即中產階級佔中間大多數,兩邊佔比較少的是基層及富裕人士。

  4. 2018年12月18日 · 得獎名單早前公佈,並於昨晚舉行盛大的頒獎典禮。 昨晚出席活動的主禮嘉賓眾多,包括港區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是次負責評選的評委會主席容永祺,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陳勇、吳秋北,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魏明德,立法會議員梁美芬等。 容永祺:給予人才同等機會. 容永祺昨晚致辭時表示當年他曾獲選十大傑出青年但對十大傑出新香港青年的評選就沒有認識當他知道有此評選後即加以留意因為覺得很有意思因新來港人士可在香港的土壤成長在香港發展更取得成就可以貢獻社會實在是一個良好的概念和方向故他在第一屆評選時也成為提名人其推薦的人士更獲獎。 他又指,評選更顯示出香港是國際城市,可以容納不同地區的人才,給予每一個人同等的發展機會,而今次評選便有一位來自英國的人士當選。

  5. 2017年7月11日 · 2017-07-11. 政府重視青少年發展。 圖為國家主席習近平視察少年警訊永久活動中心暨青少年綜合訓練營。 資料圖片. -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 今日香港- 青少年在不同群體中扮演不同的身份角色,有相應的權利、義務和責任。 社會期望將青少年培養成負責任、有承擔的成年人,貢獻社會。 當中,履行責任可從「做好自己」開始,繼而擴展至家庭、人際關係、社會、世界等面向。 近年的一些調查顯示,香港青年人雖然對政治或經濟環境感到不樂觀,但對個人生活仍然較有信心,並非「只會搗亂的人」。 有學者認為,青少年的聲音不能被忽略,政府應設立機制回應年輕人的訴求。 林曦彤 特約資深通識科作者. 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今日香港. 1. 細閱以下資料: 資料A:香港青少年權利舉隅. 家庭 父母照顧、私隱受尊重等。

  6. 2020年10月4日 · 「相信,我可以! 」是今屆十大傑出青年的主題7名得獎者昨日亦順利出爐。 他們雖然來自不同界別,卻有三大共同點,就是為理想堅持突破自己,面對挫折不退避,以及抱持着傳播正能量給別人的一團火。 其中,周世傑最是傳奇:他曾經自暴自棄,更誤入黑社會、沉淪毒海,健康一度響警號,最後因為象棋而令其人生大翻盤。 他勉勵年輕人的人生倘要「覆盤」,就要「檢討」,「要方向正確,做啱嘅事,方法可以修正,但方向一定要正確,如果出口係右邊,你定嘅方向係左邊,咁無論用咩方法都去唔到。 」(尚有相關新聞刊B1版) 香港文匯報記者 成祖明. 今屆傑青包括兩名醫生曹蘊怡和吳家榮,以及5名來自演藝、康體、文化及藝術界的蕭凱恩、周世傑、歐鎧淳、陳柏熹和容祖兒。

  7. 2018年11月6日 · 理大應用社會科學系與和富社會企業自去年起合作進行塑造品格 共創未來大型研究計劃之前已發表了有關學生教師及父母對德育觀感的調查部分結果反映現時青少年出現過於自我中心等問題社會普遍亦認為現有學校品德教育仍有不足。 整體政策與兩岸星英美比較. 研究團隊昨公佈計劃中的最新研究報告,透過跨地域比較檢視香港德育教育整體政策,團隊橫向比較內地、台灣、新加坡、英國及美國的情況,指出香港德育存在8大問題,包括欠缺整體規劃及社會政策,未有釐定德育發展的具體目標及監督施行情況;而配行的課程指引亦10年沒更新,停滯不前未能回應社會變化。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