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人的本性 (英語: Human nature ),简称 人性 ,是个概念,指的是基本的性情、特征——包括 思想 、 感觉 、 能动性 ——人是被认为有本性的 [1] [2] [3] [4] 。 这个术语经常被用来指人类的 本质 ,或者它“意味着” 存在 人类。 这种说法已被证明是存有争议的,因为对于这种本质是否实际存在存在争议。 有作为 人 应有的正面、积极的品性,如慈爱、善良,包含所有正义性的 人类 价值观 。 以人为本,也包括对“人”个体的尊重,无论国家功能机器还是社会资源对于“人”的不可凌驾性,不走 極端 路線。 通常所说的“人性”,也指 同情心 、 同理心 ,是隶属于人性这一定义中的 分支 。

  2. 哲學定義. 馬克思主義. 參考資料. 參見. 外部連結. 人性. 人的本性 (英語: Human nature ),簡稱 人性 ,是個概念,指的是基本的性情、特徵——包括 思想 、 感覺 、 能動性 ——人是被認為有本性的 [1] [2] [3] [4] 。 這個術語經常被用來指人類的 本質 ,或者它「意味着」 存在 人類。 這種說法已被證明是存有爭議的,因為對於這種本質是否實際存在存在爭議。 有作為 人 應有的正面、積極的品性,如慈愛、善良,包含所有正義性的 人類 價值觀 。 以人為本,也包括對「人」個體的尊重,無論國家功能機器還是社會資源對於「人」的不可凌駕性,不走 極端 路線。 通常所說的「人性」,也指 同情心 、 同理心 ,是隸屬於人性這一定義中的 分支 。

  3. 人類性行為 (英語: human sexual behavior ),又稱 人類性活動 (英語: Human sexual activity )、 人类性实践 (英語: human sexual practice ),是指 人類 个体 任何体验和表達 性 的活动中所从事的 性行为 ,以及身体对 性欲 的表现方式、行为、感覺和相互作用。 人類所從事的性活動種類廣泛多樣,有的可以獨自完成(如 自慰 ),有的則需與他人一起參與(如 性交 、 非插入式性行為 、 口交 等);而狹義的性行為則是指性交 [1] 。 性活動通常会導致从事者出現 性喚起 和生理變化,其中一些較為顯著,另一些則否。

  4. 尊严 (英語: dignity )或稱 人性尊嚴 ( human dignity ),指於 道德 、 伦理 、 法学 和 政治学 學说的讨论中,用以表明人本固有的价值属性和拥有受到他人的 尊重 的 权利 。 它是 啟蒙時代 聚焦于探讨人本所固有的不可剥夺权利概念的延伸和扩展,经常以一种警示和劝戒的方式出现:例如,在政治上常用来表示对于 刑罚 所体现的不平等施虐的反抗和 弱势群体 寻求平等对待的诉求。 但同时它也在扩展自己的应用领域,在 文化 、 亚文化 及 宗教信仰 等 观念 中得以阐释,甚至是那些供人類食用乃至研究的动植物试验品也拥有尊严可言。 此外,尊严更多的意义体现在人类价值的维度,尽管并未就此给予明确一致的定义。

  5. 人性論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此條目介紹的是有關人性論的哲學理論。 關於大衛·休謨所著的書籍,請見「 人性論 (書) 」。 人性論 ,人性一詞即謂:「人類所具有且異於其他動物的本性」, [1] 而以 哲學 的方式探討 人性 即謂 人性論 。 中西歷來對於人性論討論不休,並且觀點各異,如西方有 四體液說 、中國即認為人性可區分作 性本善 和 性本惡 等等。 生與性的問題 [ 編輯] 牟宗三 認為,依照古傳原只有「生」字,「性」字是後期的引申字,故古訓應是「性即生也」。 [2] 徐復觀 則認為,「性」字較「生」字後出,但「性」字和「生」字應有密切的關聯,因為「若與生字之本義沒有區別,則生字亦不會孶乳出性字。 生字本義為「象草木生而出土上」,而性的本義應為「人生而即有之欲望」。

  6. 人性論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人性論 ,人性一詞即謂:「人類所具有且異於其他動物的本性」, [1] 而以 哲學 的方式探討 人性 即謂 人性論 。 中西歷來對於人性論討論不休,並且觀點各異,如西方有 四體液說 、中國即認為人性可區分作 性本善 和 性本惡 等等。 生與性的問題. 牟宗三 認為,依照古傳原只有「生」字,「性」字是後期的引申字,故古訓應是「性即生也」。 [2] 徐復觀 則認為,「性」字較「生」字後出,但「性」字和「生」字應有密切的關聯,因為「若與生字之本義沒有區別,則生字亦不會孶乳出性字。 生字本義為「象草木生而出土上」,而性的本義應為「人生而即有之欲望」。 故此,徐復觀認為性的本義大概跟今天所說的本能類同。 [3] 中國哲學. 先秦儒家.

  7. 《 人性論 》(英語: A Treatise of Human Nature ),是蘇格蘭哲學家 大衛·休謨 出版於1739年至1740年的著作。 該書被許多人認為是休謨最重要的作品,也是哲學史上最具影響力的著作之一 [1] 。 歷史. 1734至1737年,休謨開始寫《人性論》。 到1739年初,《人性論》第一卷 《論知性》 與第二卷 《論情感》 以匿名出版。 1740年,《人性論》第三卷 《論道德》 以匿名出版。 [2] 內容. 休謨於此書中,探究人性。 休謨於第一卷中,探究人類本性的認知能力。 第二卷中,休謨探究人類的本性的激情。 第三卷中,休謨指出,於人類本性中,道德來自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