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是中國傳統節日,通常在每年農曆九月初九舉行。它是中國最古老的節日之一,可以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漢朝時期。重陽節有許多習俗,其中最 重要的是祭祖和祭拜祖先。人們會為祖先祭祀祭品,並祈求他們的保佑。
2023年2月6日 · 重陽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日期在每年農曆九月初九。. “九”數在《 易經 》中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 九九歸真,一元肇始,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 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 ...
A A A 不少香港市民會在重陽節到墳場祭掃先人墳墓,以表孝道。 農曆九月初九是重陽節 (又名秋祭),依據傳統習俗,中國人會趁重陽節到郊外遠足登高,同時祭掃先人墳墓。 隨着時代變遷,親祭先人的習俗開始改變,另類祭祀或悼念形式的出現,或會對傳統文化及習俗帶來衝擊。 時事看通識 傳承中國傳統文化 重陽節 習俗承傳至今已有逾千年的歷史。 在重陽拜祭先人,一方面可弘揚孝親及慎終追遠的精神,以示心中感念先人,並不忘本;另一方面,與親朋好友於假日登高郊遊,亦可聯繫彼此之間的感情,加強凝聚力。 重陽節與大年夜、清明節、盂蘭節並列為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 承傳節日傳統有助弘揚中華文化,使習俗得以世代延續。 有助確立並加強身份認同
2021年10月2日 · 中國有「除清㿻重」四大祭祖節日,分別是除夕、清明節、盂蘭節(即係鬼節)和重陽節,所以拜山是重陽節的習俗,並不是為了登高而一拼做的事。正因為重陽節是農曆九月初九,取其諧音「九九」就變「久久」,因此就賦予了敬老之意給重陽節,所以孝順的
2022年10月3日 · 10月4日是重陽節,大家都知道重陽節的習俗是登高,但大家又是否知道相關習俗的由來?以下為大家細數重陽節由來以及各地傳統習俗,了解一下重陽節的意義吧。
2018年8月3日 · 2) 重陽節習俗 — 重陽節登高. 要數最為膾炙人口嘅 重陽節的故事 ,就莫過於桓景登高。. 南朝梁人吳均寫到,東漢有位仙人費長房警告佢嘅弟子桓景,九月九日當日全村將會有災難。. 如果要避禍擋災,就要帶全家大小上山。. 而且每個人都要帶紅袋,裡面裝 ...
2018年10月17日 · 我們的節日:重陽節重陽節的來歷及習俗 農曆九月九日,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重陽節,又稱「老人節」。 因為《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
重陽節習俗包括:登高旅遊.賞菊並飲菊花酒.佩茱萸.放風箏.吃重陽糕.踏青.祭祖.祭斗母元君、九皇大帝、酆都大帝、哪吒三太子。 喫重陽糕、燒乳豬.射箭.吃花煎、花菜玩花煎遊戲。 吃茄子.吃栗子飯.祭菊.拜紅龜粿。 重陽節的由來 關於重陽節的由來有幾種說法: 1.傳說東漢時,汝南縣裡有一個叫桓景的人,他所住的地方突然發生大瘟疫,桓景的父母也因此病死,所以他到東南山拜師學藝,仙人費長房給桓景一把降妖青龍劍。 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勤學苦練。 一日,費長房說:「九月九日,瘟魔又要來,你可以回去除害。 」並且給了他茱萸葉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讓他家鄉父老登高避禍。 於是他便離開回到家鄉,九月九那天,他領著妻子兒女、鄉親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 把茱萸葉分給大家樣隨身帶上,瘟魔則不敢近身。
2016年10月9日 · 重陽節的習俗有那些? 1 、賞秋 重陽節是最好的賞秋時期,中國南方還有些山區村落保留了「曬秋」特色。去鄉村賞民俗、看曬秋,已成為鄉村旅遊的一種時尚。「曬秋」是一種典型的農俗現象,具有極強的地域特色。在湖南、廣西、安徽、江西 ...
2016年10月10日 · 重陽節,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日,是漢族傳統節日,也是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的節日。 重陽節,又稱「踏秋」,與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傾室而出,重陽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災」。 重陽節的緣起 1 重陽節的緣起一 重陽的源頭,可追溯到先秦之前。 《呂氏春秋》之中《季秋紀》載:「(九月)命家宰,農事備收,舉五種之要。 藏帝籍之收於神倉,祗敬必飭。 」「是日也,大饗帝,嘗犧牲,告備於天子。 」可見當時已有在秋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饗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 漢代,《西京雜記》中記西漢時的宮人賈佩蘭稱:「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雲令人長壽。 」相傳自此時起,有了重陽節求壽之俗。 《荊楚歲時記》云:「九月九日,四民並籍野飲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