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劉以達 . 近日在面書專頁發表一篇又一篇深得網友喜愛的回憶錄文章,細數80年代的香港獨立音樂圈文化史。 由於他的文筆抵死幽默大家才發現方丈原來不但彈得一手好吉他原來也寫得一手好字! 以往有關黃耀明的文章鋪天蓋地,他的另一半劉以達卻似被遺忘。 正所謂排名不分先後左右忠奸, 達明一派 也不用分先後,要有明,再要有達,才能自成一派,現在就一起重新了解達哥。 (圖片來源:Facebook 劉以達 Tats Lau) 達明一派 劉以達 . - 「原來方丈識彈結他!

  2. 2023年2月24日 · 去年劉以達網上發表方丈尋根記》,一篇篇文章出爐從年少時代說起講述自己從小到大從八十年代初的奮鬥故事組成多支樂隊如DLLM東方電子樂團達明一派等故事穿插社會年代背景行文流暢有趣原來劉以達演戲搞笑寫文同樣幽默。 《方丈尋根記結集成書去年底正式出版劉以達本來想寫文激發自己鼓勵別人沒想到卻成了賺取養老金的一個途徑。 隨書附送一張CD,他希望年輕人認識自己是個音樂人之餘,真的認真聽聽他的音樂。 只可惜,有讀者反映家中連CD機都沒有,原來時代的殘酷,歲月不饒人。 即將踏入六十歲,劉以達人生節奏本已好慢,訪問時記性反應卻算不錯,即使現時日日食兩包煙、日日飲八罐可樂,依然能夠精神清晰地話當年,慨嘆自己有名而無利。 果然,唔飲唔知身體好,唔叻唔知時運低。 text..

  3. 2022年1月劉以達在他的Facebook專頁 (5),開始撰寫方丈尋根記系列夫子自道其成長歷程及音樂之路連載期間可謂群情洶湧」,我指的是大家反應很熱烈連載至5月劉以達在專頁進行方丈緊急民意調查」,探究出版實體書音樂CD的可能性然後然後筆者在12月購得尋根》。 為何只有「前傳」? 《尋根的故事直到達明一派首張EP出版為止接下來的故事留待將來後傳再見 (152頁)。 《尋根》有多吸引? 《尋根》是十分常見的60後香港仔自述:「屋邨仔」(彩虹邨長大)、讀書普普通通(方丈自稱「得過且過」)、中學時期在工廠賺取暑期工薪金購買電結他、為延續音樂夢曾奔波於港佛(香港、佛山)兩地辛勞工作…… 這是不少香港仔的共同經驗。

  4. 2024年2月19日 · 由一位本來形象前衛的音樂人忽然變成搞笑諧星劉以達卻從沒有心理包袱。 「我不會介意(扮女人),覺得又幾好玩,人愈大,愈明白能令別人開心、歡樂,是很幸福的事。 而且當時唱片業低迷工作量減少恰巧可以轉型去拍電影深感人生真的很奇妙他還透露少年時對佛教很有興趣結婚後才改信基督教後來再在銀幕上演方丈大師」,深感這可能是一種緣份。 早前他把網上發表的自傳文章結集成書,反應理想。 一腳踼自資製作. 更奇妙的是,現在劉以達還多了一個作者的身份。 自前年起,他在社交平台開始撰寫回憶錄,訴說成長往事及歌曲背後的秘密等,因深受網民歡迎,因此結集成書,先後推出兩本《方丈尋根記》。

  5. 2024年1月26日 · 明報專訊劉以達達哥近年不做方丈專心寫書記錄方丈真身」——一個香港音樂人的旅途今年他出版自傳中傳方丈尋根記II》,文字回顧以外更將於2月首次舉行作品展音樂會以旋律帶樂迷細數其音樂事業的不同階段。 縱使經歷高低起跌,初心仍然是熱愛音樂的小伙子。 達哥2022年推出自傳方丈尋根記》(前傳),結束簽名會之後他萌生籌備音樂會的念頭,「希望多一些人尤其是新一代的年輕人或者是90後2000年甚至乎那些十幾歲的年輕人讓他們知道我不是方丈㗎原本方丈之前是做音樂的玩音樂的還有唱歌的」。 數月前他觀賞一個拼盤演唱會,雖然門票價錢上千元,不算便宜,但現場樂見很多年輕觀眾支持,「香港年輕人好捨得付錢看表演」。

  6. 2024年2月21日 · Celebrities Culture Editorial Interview Lifestyle Special. 方丈與他的音樂尋根之旅|《劉以達尋根作品展音樂會專訪. By Louyi 21/02/2024. 【#HUS音樂】若要在時代留名,大概先要有一技之長,而這技藝又要讓人所喜愛。 這講天賦、講努力,也講運氣,絕不容易。 這樣想一想,往日能留名都成為了今日經典或絕響,家喻戶曉。 但今非昔比,在科技的一日千里下,要成名的方法變得多。 在講天賦和努力的同時,或許需要多一點時勢、多一點創意、多一點大膽。 你以為這些對於年過六十的劉以達而言,很難適應嗎? 不,他卻是一臉興奮地聽著大家分享,與大家一起與時並進、求新求變。 這個「方丈」似乎有些不同,有別記憶中那「好小氣」的形象。

  7. 電影世界裡劉以達演過小氣鬼少林寺方丈高八度叫大夫的情報員等搞笑角色總是給人憨傻的感覺但眼前的他認真說話條理清晰只是語速慢一點。 在旁的太太說:「好多人同我講因為你音樂轉數太高,個腦太勁,說話才慢一點。 問他比較喜歡演戲還是做音樂,他稱兩樣都喜歡,「做戲可以帶給人歡樂,何樂而不為? 在片場做一個角色做一段戲,做完全組人大笑,很大滿足感。 音樂就可以鼓勵、勉勵或帶一些訊息給聽眾。 傳遞能量正是劉以達出書的原因。 他回想第五波疫情爆發時,他和許多人一樣沒甚麼工作,躲在家中砌模型、看 YouTube、打開電視又不想看新聞。

  8. 其他人也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