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1月25日 · 大腸息肉的原因包括以下幾項: 肥胖: 以國人理想體態來看,性腰圍應低於 90 公分,女性腰圍低於 80 公分。 過度攝取高熱量高動物蛋白高脂肪及精製食物且少運動的肥胖者體內容易產生腺瘤或息肉增加罹患大腸癌的風險。 家族病史: 家族中有腸道方面癌症或是家庭遺傳性大腸息肉症時則得到息肉或是腺瘤性息肉惡性癌變的機率會高於一般人。 飲食習慣: 研究指出,長時間食用過多肉類,且蔬菜攝取不足時,大腸息肉的增生率便會提高。 研究也顯示,想保持腸胃健康、降低生成大腸息肉的機會,應減少食用以下的食物類別: 高油脂食物,例如油炸物. 紅肉,例如牛肉和豬肉. 加工肉品,例如培根、熱狗和香腸. 這些食品已被證實增加大腸生成腫瘤的機率。

  2. 2023年10月3日 · 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 家族性大腸息肉病史的人大腸息肉的成因是什麼大腸息肉是突出於大腸黏膜表面的良性增生組織依病理組織切片可分為下列幾種: 腺性息肉:分為管狀型、絨毛型或二者混合的混合型。 「管狀型腺性息肉」約佔80%,較不會變成惡性腫瘤。 「絨毛型腺性息肉」約佔5-10%,演變成惡性腫瘤的機率最大。...

  3. 大腸息肉是大腸內壁突出性生長物的統稱以腺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較為常見其他類型包括炎性息肉錯構性息肉類癌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等。 各類型息肉的形狀可以非常接近,而且不一定能靠內視鏡分辨出來,有需要提取細胞組織作詳細化驗才能定性。 然而,為了避免重複進行大腸鏡檢查,醫生一般都會在發現有息肉後直接進行切除手術。 最常見的增生性息肉不會轉變為癌症,這類息肉經切除後不需額外跟進,亦不會遺傳給下一代,所以醫生稱其為良性。 而第二常見的腺瘤性息肉卻完全是另一種情況。 大部分腸癌都是腺癌,幾乎全部都由腺瘤性息肉演變而成。 因此,稱腺瘤性息肉為癌症的前奏絕不為過。 大部分醫學報告已改稱「腺瘤性息肉」為「腺瘤」,以免其重要性被忽視。 雖然嚴格來說腺瘤是良性腫瘤,但這「良性」並非永恆,其有機會轉化成惡性。

  4. 2023年5月11日 · 大部分的大腸息肉小於1公分通常為良性組織並沒有任何症狀多數人是接受大腸鏡或大腸鋇劑X光攝影檢查時無意中所發現但少部分的大腸息肉可能會分泌黏液無痛性出血若是大腸息肉的生長位置靠近肛門可能會出現排便習慣改變或裡急後重等症狀甚至有極少數的案例會出現腹痛腹瀉便祕大腸息肉8大症狀大腸息肉有哪些併發症? 大腸息肉若是不處理,可能隨著時間累積而變大,大腸息肉過大容易造成腸阻塞及腸扭轉,導致長期出血可能造成貧血,嚴重甚至造成惡性變化,進展成為大腸癌。 用VR告訴你:大腸息肉如何惡化成大腸癌? 看更多. 大腸息肉/大腸息肉愛找7種人! 如何預防大腸息肉? 少吃3種食物預防大腸息肉. 大腸息肉/11方法預防大腸息肉復發! 生活對策怎麼做? 日常飲食怎麼吃?

  5. 2022年11月16日 · 腸息肉是指生長在大腸壁或直腸中突起的細胞腫塊在多數情況下腸息肉對身體無害但若息肉長成癌細胞且進入晚期癌化階段致命性就會大大提高。 腸息肉成因. 正常的細胞是會在有規律的情況下生長和分裂,但基因突變(Gene mutation)會令某些細胞在不受控制的情況下分裂。 而在大腸當細胞不受控制地生長和分裂便會導致腸息肉形成。 腸息肉種類. 腸息肉依其病理組織可分為以下兩種: 非腫瘤性息肉. 腫瘤性息肉. 腸息肉症狀. 通常大腸息肉都是無症狀的,當大腸息肉漸漸長大,才會有較明顯的症狀出現: 直腸出血:糞便有黏液或血。 糞便顏色變化:糞便出現紅色條紋,或呈黑色。 便祕或腹瀉:便祕或腹瀉持續超過一週可能是大腸息肉變大的訊號。 腹部疼痛:大腸息肉變大可能會導致腸道阻塞,進而造成腹部疼痛。

  6. 2023年11月14日 · 大腸息肉病徵. 大部分的大腸息肉小於1公分通常為良性組織並沒有任何症狀多數人是接受大腸鏡或大腸鋇劑X光攝影檢查時無意中所發現但少部分的大腸息肉可能會分泌黏液無痛性出血若是大腸息肉的生長位置靠近肛門可能會出現排便習慣改變或裡急後重等症狀甚至有極少數的案例會出現腹痛腹瀉便祕大腸息肉症狀。 為什麼容易長大腸息肉? 大腸息肉原因? 大腸息肉的發生率,與飲食習慣及家族史有很大的關連。 一般而言,愛食用紅肉與低纖維食物,特別是高熱量的食物,或是很少食用蔬果的人,長期累積下就會增加發生大腸息肉的危險性。 預防大腸息肉飲食. 大腸息肉的發生原因,主要與不良飲食有關,最好減少3種食物: 燒烤食物.

  7. helloyishi.com.tw › cancer › colorectal-cancer大腸息肉 - Hello 醫師

    2020年9月24日 · 通常大腸息肉都是無症狀的當大腸息肉漸漸長大才會有較明顯的症狀出現因此大腸癌篩檢和檢查非常重要只要在早期發現息肉是可以安全被移除的以下列出大腸息肉可能造成的症狀直腸出血糞便有黏液或血可能是大腸息肉癌症或其他健康警訊像是痔瘡或肛門裂傷。 糞便顏色變化:糞便出現紅色條紋,或呈黑色,這也可能是因為飲食及藥物所導致。 便祕或腹瀉:便祕或腹瀉持續超過一週可能是大腸息肉變大的警訊,但也可能是其他的健康因素。 (推薦閱讀: 大便卡住出不來! 便祕5原因與4點預防 ) 腹部疼痛:大腸息肉變大可能會導致 腸道阻塞 ,進而造成腹部疼痛。 缺鐵性貧血:大腸息肉的出血可以是沒有跡象的,這種慢性出血最終將使血液中缺乏鐵,也就是 缺鐵性貧血 ,患者可能感到疲勞和 呼吸困難 。

  8. 長期久坐、缺乏運動者. 患有發炎性腸道疾病的病患 ( 如潰瘍性大腸炎、克隆氏症) : 患有發炎性腸道疾病的族群容易產生息肉甚至演變成大腸癌大腸長息肉可能會有哪些症狀大部分的大腸息肉通常沒有症狀沒有感覺較為嚴重者若出現大腸息肉可能會有血便腹痛腹瀉便祕排便排不乾淨道症狀如果出現這些症狀應儘速就醫安排檢查。 大腸息肉要如何篩檢或檢查以及治療? 檢查方法主要有兩種,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 ( immunochemical fecal occult blood test , i-FOBT)以及大腸鏡檢查。 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 糞便淺血免疫定量法是檢查糞便表面是否有肉眼看不出的血液,採檢時會在糞便的不同表面刮取適量糞便,放入內含保存液專用的採便管。

  9. 2022年2月15日 · 大腸息肉可能生長在大腸的任何位置但大多出現在大腸左側與直腸中雖然大多數的大腸息肉不會轉變為大腸癌某些類型則可能是癌前病變的徵兆因此切除大腸息肉可能會降低罹患大腸癌的風險。 3種類型,腺瘤型息肉最有癌變可能. 依照病理的變化,分為: .發炎型息肉,良性. .增生型息肉,良性. .腺瘤型息肉,最有癌變可能性. 年紀、遺傳之外,5種生活習慣要當心. 好發族群. 依照流行病學研究,大腸息肉形成的原因主要與遺傳、飲食習慣有關,大致可分類如下: 1、50歲以上. 2、有大腸息肉病史或家族史. 3、大腸癌家族史. 4、高脂肪、紅肉飲食. 5、抽菸. 6、喝酒. 7、體重過重. 8、缺乏運動. 30歲後超過50%以上大腸有息肉. 息肉發生有年輕化趨勢.

  10. 息肉就是大腸癌嗎什麼是腺瘤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的大小與數量代表什麼? 是不是所有的息肉都需要切除? 腺瘤性息肉切除後就一勞永逸了嗎認識大腸癌. 什麼是大腸癌為什麼會得大腸癌? 大腸癌會有什麼症狀? 如何預防大腸癌? 瀏覽人次:8448. 本中心強調「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健康理念,不再僅止於疾病或重大疾病之篩檢,進一步增加退化性疾病的風險預測,以預防醫學實證來設計各項檢查項目,並透過精密儀器與專業診療服務,檢查解讀身體的狀況,掌握健康、管理健康、促進健康。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