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蘇聯入侵阿富汗 ,又稱 1979年阿富汗戰爭 ,是指1979年12月末 蘇聯 入侵 阿富汗 後持續9年的戰爭。 此次入侵被認為是其 對外政策 的重大失敗,使蘇聯由盛轉衰以致 解體 的原因之一。 背景與戰爭概述[編輯] 1973年 阿富汗共和國 成立後,蘇聯大力支持 阿富汗人民民主黨 等激進政黨,力圖使阿富汗在經濟上更加依賴蘇聯,令其反對與 中國 有密切關係的 巴基斯坦 。 因此,雖然歷屆阿富汗政府都曾嘗試改革,但均以失敗告終。 1978年4月27日 四月革命 中,人民民主黨激進分子 推翻 阿富汗政府,暗殺了其第一任領導人,組織新政府並由該黨 總書記 努爾·穆罕默德·塔拉基 出任國家元首(革命委員會主席)。 新政府的 無神論 立場及其推行的變革引起民間反對者組織的武裝反抗。

    • 阿富汗
    • 1979年12月24日-1989年2月15日(9年1個月22日)
  2. 蘇聯-阿富汗戰爭是1979年12月末蘇聯入侵阿富汗導致的長達10年的戰爭這場戰爭被認為是蘇聯對外政策的重大失敗。 1973年阿富汗共和國成立後,蘇聯即支持激進的政黨如 阿富汗人民民主黨 ,加緊使阿富汗在經濟上依賴蘇聯,反對 巴基斯坦 。 歷屆阿富汗政府雖然都曾試圖改革,但均由此而告終。 1978年,人民民主黨激進分子推翻阿富汗政府,暗殺了第一任領導人,組織新政府,並由黨總書記 努爾·穆罕默德·塔拉基 出任國家元首(革命委員會主席),但在1979年9月又被其副手部長會議主席 哈菲佐拉·阿明 所取代。 同年12月27日,蘇聯人支持的另一名左翼分子 巴布拉克·卡爾邁勒 在政變中上台。 當卡爾邁勒推行俄國化的企圖遭到武裝反對時,他要求並接受蘇聯援助,對反對派進行鎮壓,導致阿富汗戰爭的爆發。

    • ▌四十年前的那場戰爭
    • ▌為何蘇聯以失敗告終?
    • ▌當代俄阿關係的演變
    • ▌千禧年、普丁、重返阿富汗

    受到地緣政治因素影響,阿富汗局勢的變動對於蘇聯來說一向至關重要。美國前安全顧問布里辛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曾公開表示:蘇聯一旦控制阿富汗,將西向伊朗,東至南亞,從而打開印度洋;並能以阿富汗為立足點,向西南威脅波斯灣產油國,控制石油管線,從側翼包圍西歐,謀求世界霸權。 而阿富汗全國人口中的大量塔吉克人、烏茲別克人與土庫曼人,和蘇聯的中亞各加盟國的各民族系出同源,彼此經貿又往來密切,阿富汗任何風吹草動,都對蘇聯國家利益影響甚深。 1979年,阿富汗發生政變,繼位者哈菲佐拉.阿明(Hafizullah Amin)上台後,不斷聲稱要改善與美國的關係,並指責蘇聯有意謀害自己,想當然地被蘇聯視為「不聽話」的眼中釘。政變後一個多月,蘇聯中央政治局在向國家領導人布里茲涅夫(Leoni...

    在蘇聯出兵阿富汗初期,無論是領導階層乃至第一線官兵,都認為這次行動會如同1968年的布拉格之春一樣,蘇軍必能在短期內穩定情勢,迅速撤退。諷刺的是,這一次的任務時程直至十年後的1989年才失敗告終。究其原因複雜,但高度集中的領導體制僵化,是一大致命傷。 布里茲涅夫上任後,自70年代開始趨於高度集權的政治體制,使得當時蘇聯的決策,往往是由一群缺乏戰爭實務經驗的少數高層,根據未經嚴格檢視的情報所下達的指令。這一特性在進軍阿富汗時,蘇聯對國際事務的錯誤預測也顯露無遺——當時蘇聯中央過度樂觀地認為,阿富汗雖位於中亞,但離富藏石油的海灣尚有一段距離,不會嚴重危及國際石油供應,西方世界應當不會有強烈反應。 不料進軍阿富汗的行為,卻引起了世界各國的同聲譴責,認為蘇聯為謀求私利,打破了當時國際戰略平衡。198...

    蘇聯撤出阿富汗後,在戰爭期間出現的各大軍事組織進入長期內亂。可以說,阿富汗今日不斷的大小內戰,便是源於當時蘇聯的對阿戰爭。而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在90年代政經轉型過程中,由於奉行一面倒的親西方政策,再加上國內經濟蕭條,通膨與失業居高不下,外交上難以發揮,對中東局勢也只能隔岸觀火。 1992年阿富汗發生革命,俄羅斯承認新成立的阿富汗伊斯蘭國;但好景不常,塔利班於1996年奪取政權,改稱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由於塔利班採取伊斯蘭極端主義,更公開承認車臣分裂政權,刺激著當時中亞新興獨立國家極端宗教主義者的野心,也對俄羅斯地緣政治帶來極大威脅。 因此,俄羅斯政府不願承認塔利班政權,對其採取反對立場。並且基於維護國土完整的考量,俄羅斯持續對阿富汗反塔利班政權提供協助,運送軍火資源及協助修繕基礎建設。 千禧...

    2001年,震驚全球的911事件發生後,美國藉反恐名義,進入阿富汗圍剿塔利班與賓拉登。但在推翻塔利班後,美國卻沒有任何從阿富汗撤兵的跡象,持續以反恐為由,在中亞建立的軍事基地駐紮,這也使得俄羅斯的不滿與懷疑逐漸增加。 俄羅斯擔憂,美國想藉由控制阿富汗,將其與印度、巴基斯坦連成一線,圍堵俄羅斯戰略南下之路,並擴大北約在印度洋的活動空間。同時,若由美國主導的、途經阿富汗與巴基斯坦的輸油管道成功修建,那麼歐洲對俄羅斯油氣的依賴性更會大大降低。 是故,塔利班政權解體後,籠罩在對阿戰爭陰影下的俄羅斯,開始積極透過各方勘璇,促成親俄的「北方聯盟」迅速在政府中掌握了實權。2002年,「北方聯盟」取得中央政權後,俄國外交部長隨即展開訪阿之行,並承諾向阿國提供後勤與技術支援,幫助其組建職業軍隊;次年,俄阿政府...

    • The Glocal
  3. 蘇聯入侵阿富汗 ,又稱 1979年阿富汗戰爭 ,是指1979年12月末 蘇聯 入侵 阿富汗 後持續9年的戰爭。 此次入侵被認為是其 對外政策 的重大失敗,使蘇聯由盛轉衰以致 解體 的原因之一。 此條目可參照 巴什基爾語維基百科 、 義大利語維基百科 和 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語維基百科 相應條目來擴充,它們在對應語言版為高品質條目。 (2021年10月23日) Quick Facts 蘇聯入侵阿富汗, 日期 ... Close. 蘇聯進攻圖. 聖戰士回到被蘇聯毀掉的村莊,1986年3月25日. Oops something went wrong: 蘇阿戰爭,又稱1979年阿富汗戰爭,是指1979年12月末蘇聯入侵阿富汗後持續9年的戰爭。

  4. 2021年9月11日 · 阿富汗過去40年戰亂不斷現在大部分阿富汗人不知道和平生活的含義. 塔利班在阿富汗重新執掌政權,組建新政府,外國軍隊全部撤離,標誌著阿富汗自前蘇聯入侵以來持續了40年的戰亂結束。 過去20年的阿富汗戰爭和911恐怖主義襲擊密不可分。 2001年9月11日,紐約曼哈頓世界貿易中心雙塔被飛機撞毀,舉世驚駭。 本·拉登和他領導的伊斯蘭激進組織基地(卡伊達、蓋達)作為元兇出現在世人眼前。...

  5. 蘇聯於1979年12月24日入侵阿富汗推翻哈菲佐拉·阿明政權但未能鎮壓阿富汗反對派及聖戰者進行的游擊戰最終蘇聯方面於1989年2月15日撤出全部軍隊結束戰爭

  6. 2021年8月12日 · 美國發動的阿富汗戰爭歷時20年衝突造成數以萬計人員死亡數以百萬計人口流離失所。 據聯合國表示,僅在最新的衝突中,一個月內就有超過一千名平民被殺。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也警告說,對兒童犯下的暴行「與日俱增」。 塔利班雖然承諾絶不允許把阿富汗變成可能威脅西方的恐怖分子的基地承諾舉行全國和平談判但現實讓人擔心阿富汗更可能出現的是日趨惡化的內戰。...

  7. 其他人也問了

  1. 相關搜尋

    阿富汗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