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元智大學中語系副教授

      • 鍾怡雯(1969.2.13~ ) 祖籍廣東梅縣,出生於馬來西亞霹靂洲金寶鎮,於高中畢業時離馬赴臺升學。 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博士。 曾任《國文天地》雜誌主編,現任元智大學中語系副教授。 中學時期便醉心於中國古典文學的研讀,來臺就讀師大國文系後,展開其寫作生涯。 創作之初以詩與散文並行,大學四年級時停止了新詩創作,專營散文一類。 1991年獲得台灣新聞報文學獎新詩第一名及散文佳作開始,便接連受到臺、新馬兩地的文學獎肯定。
      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7757
  1. 其他人也問了

  2. 鍾怡雯 (1969年2月13日 — ), 馬來西亞 霹靂州 金寶 華人 ,是祖籍 廣東 梅縣 的 客家人 ,馬華文學作家 [1]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國文系、國文所碩士、博士。 學生時代就嶄露頭角,多次獲得各類文學獎, [2] 曾任《 國文天地 》雜誌主編,曾任 元智大學 中國語文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生平 [ 編輯] 鍾怡雯兼有文學創作及 文學評論 ,其作品融合感性與理性。 散文題材部分取自日常生活,風格獨特真誠如同其人,時有獨創觀點和超現實的意境,能從平常事物之中抒發獨特的體會。 作家 余光中 曾說:「鍾怡雯綺年麗質,為 繆思 寵愛之才女,但她的藝術並非純情的唯美。 她對於青春與愛情,著墨無多,更不論友誼。 相反地,生老病死之中,她對後三項最多著墨,筆端的滄桑感逼人如暮色。

  3. 2017年5月17日 · 名家學堂作家教授鍾怡雯 重新審視自己 需要疏離. [2017.05.17] 發表 推文. (圖:譚舒雅) 【明報專訊散文中的鍾怡雯叛逆愛貓喜歡陰森古怪之物過敏的靈魂令她常與失眠對抗總受常人看不到的那個干擾評論家形容她是文鬼」、「狐仙」,但她更像宮崎駿動畫魔女宅急便中的實習魔女越過成長的重重難關獨自到異鄉修行。 鍾怡雯的成長充滿挫敗,令她更懂得陽光下的陰影。 鍾怡雯. 馬來西亞華文作家、文學評論家,生於馬來西亞金寶市,高中畢業後往台灣升學,畢業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後取得碩士、博士學位,現任台灣元智大學中國語文學系主任。

  4. 鐘怡雯1969豐生人台灣師範大學文學博士。 現任元智大學中語系副教授。 著有散文集《河宴》、《垂釣睡眠》、《聽說》、《我和我豢養的宇宙》、《飄浮書房》。 散文精選集《驚情》。 人物傳記《靈鷲山外山:心道法師傳》,論文集《莫言小說:“歷史”的重構》、《亞洲華文散文的中國圖像》、《無盡的追尋:當代散文的詮釋與批評》。 主編《馬華當代散文選》、《馬華文學讀本I:赤道形聲》、《馬華文學讀本Ⅱ:赤道回聲》、《台灣現代文學教程2:散文讀本》、《天下散文選》、《天下小說選》。 鐘怡雯. 原文賞析. 一定是誰下的咒語,拐跑了我從未出走的睡眠。 鬧鐘的聲音被靜夜顯微數十倍,清清脆脆的鞭撻著我的聽覺。 凌晨三點十分了,六點半得起床,我開始著急,精神反而更亢奮,五彩繽紛的意念不停的在腦海走馬燈。

  5. 鍾怡雯 (1969年2月13日 — ), 馬來西亞 霹靂州 金寶 華人 ,是祖籍 廣東 梅縣 的 客家人 ,馬華文學作家 [1]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國文系、國文所碩士、博士。 學生時代就嶄露頭角,多次獲得各類文學獎, [2] 曾任《 國文天地 》雜誌主編,曾任 元智大學 中國語文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生平 [ 编辑] 鍾怡雯兼有文學創作及 文學評論 ,其作品融合感性與理性。 散文題材部分取自日常生活,風格獨特真誠如同其人,時有獨創觀點和超現實的意境,能從平常事物之中抒發獨特的體會。 作家 余光中 曾說:「鍾怡雯綺年麗質,為 繆思 寵愛之才女,但她的藝術並非純情的唯美。 她對於青春與愛情,著墨無多,更不論友誼。 相反地,生老病死之中,她對後三項最多著墨,筆端的滄桑感逼人如暮色。

  6. 2017年1月13日 · 聖公會聖馬利亞堂莫慶堯中學陳志堅老師 (演講者)笑說活動緣起是四個男人的浪漫包括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副教授樊善標裘錦秋中學元朗潘步釗校長旅港開平商會中學鮑國鴻老師和他希望凝聚中學師生力量推動校園文藝三所主辦中學的老師早前已舉辦兩次選篇會。 陳志堅老師 ()去年6月曾到台拜訪鍾怡雯 (左),與鍾合影。 【明報專訊】鍾怡雯寫作特色. 1?譬喻破格. 〈河宴〉《河宴》 「時間過得極慢,每分鐘都黏手黏腳的,像節拍過緩的音樂。 〈漸漸死去的房間〉《垂釣睡眠》 「那混濁而龐大的氣味,像一大群低飛的昏鴉,盤踞在大宅那個幽暗、瘟神一般的角落。 〈聽說〉《聽說》 「謠言終歸也有壽終正寢的時候,再耐嚼的口香糖,經過長期咀嚼之後,總會甜味盡失。 2?想像和聯想.

  7. 2014年11月5日 · 《麻雀樹》。 鍾怡雯1969-)《麻雀樹與上本散文陽光如此明媚相隔六年六年可以讓一個孩子長成完足的意識這是對新生命進程而言反面觀之舊生命唯剩衰頹與病痛終點是死亡沒有再過去的什麼了。 正站在生命中間的她,回首細讀記憶沉積岩,有十九年住於馬來西亞怡保的油棕園、二十六年旅居台灣,她的「位置」是兩地進行式,那是一種「漂」之狀態。 這「漂」代表著維持距離:此乃散文尷尬點,太近濫情、太遠薄情。 《麻雀樹》乍讀無色無臭,實則暗地伏雷,平穩的路伏貼的柏油,行走其上,隨導遊鍾怡雯看樹、聽禽鳥囀鳴、遠走巴黎,一切波瀾不興,不經意的一句「母親過世」、「父親另有家庭」,兼及一丁點馬來西亞的回憶碎屑,讀者的眼睛頓時黯然,疑惑自忖:「難道這才是文章重點? 」既是重點,何以一筆帶過?

  8. 鍾怡雯1969年2月13日-),馬來西亞霹靂州怡保市人台灣著名的馬華文學作家。. 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學士國文所碩士博士丈夫是陳大為同為馬華旅台作家)。. 她於學生時代就嶄露頭角,多次獲得各類文學獎,曾任《國文天地》雜誌主編,任教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