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0年3月27日 · 1990年馬拉松的世界紀錄是2小時06分50秒30年後肯亞選手 Eliud Kipchoge在2018年柏林馬拉松上將這個數字壓縮到2小時01分39秒成為國際體總目前正式承認的紀錄 。 人類30年運動科學的進步讓頂尖選手進步了5分鐘,但再推進到2小時內是可能的嗎? 場景拉到 2019年10月12日 Eliud Kipchoge在維也納進行的INEOS 1:59挑戰賽中, 以1小時59分40秒,成功跑完42公里馬拉松,成為史上第一位2小時內跑完42公里的人 。 但由於此次挑戰是為了突破2小時障礙而特別設計且沒有其他競爭者的非正式比賽,所以成績不列入國際田總紀錄。 即便如此,有跑步的人都會驚嘆這不可思議的表現。

  3. 2024年3月7日 · 直到2004年國際田聯正式採用馬拉松世界紀錄告別只有世界最好成績的時代男子馬拉松國際田聯賽事世界紀錄是2小時00分35秒由肯亞選手凱爾文·基普圖姆Kelvin Kiptum)在2023年芝加哥馬拉松上創造。

  4. 2016年9月24日 ·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10年前馬拉松世界紀錄之所以被打破是因為競速打破紀錄不是目標而是順帶的紅利一個驚喜的副產品。 如果剛好打破世界紀錄,很好;如果沒有,沒有人在意。 主辦單位專為一、兩位頂尖跑者安排配速員以打破世界紀錄,是前所未聞的想法。 文: 艾德・席澤(Ed Caesar) 從許多方面來說職業馬拉松是一項怪異的運動。 在缺乏全球知名明星加持的前提下,只有幾場知名賽事會有電視轉播,跑者幾乎賺不到轉播權利金。 但頂尖菁英跑者仍然有優渥的收入,而且不只來自贊助他們的鞋商。 賽事主辦單位也會支付大筆費用給跑最快的選手。 很特別的是,這些菁英選手的報酬金流,源自被這些選手遠遠拋在後頭的跑者。

  5. 2019-10-25. 人物誌 跑步 故事 馬拉松. 台北時間10月12日下午馬拉松世界紀錄保持者肯亞著名長跑運動員埃利烏德·基普喬蓋Eliud Kipchoge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的Ineos 1:59的挑戰中以1小時59分40秒的成績順利完賽就此成為全球第一位馬拉松跑進兩小時大關的選手不過國際田徑總會認為主辦者為基普喬蓋創造了有利條件因此他的成績不會被認可。 ©ineos159challenge.com. 2小時的人體極限馬拉松,唯有他才能打破. 在開賽前約莫330天前,基普喬蓋在北京大學進行的飛跑征程活動後接受了採訪,當時他雖然沒有把話說死,僅僅用的是「可能」來回答問題,但在這場比賽中,他用行動把「可能」變成了現實。

    • 概觀
    • 基本介紹
    • 歷史淵源
    • 比賽規則
    • 運動魅力
    • 著名賽事
    • 最好成績
    • 選手要求
    • 運動技巧
    • 世界記錄

    馬拉松(Marathon)長跑是國際上非常普及的長跑比賽項目,全程距離26英里385碼,折合為42.195公里(也有說法為42.193公里)。分全程馬拉松(Full Marathon)、半程馬拉松(Half Marathon)和四分馬拉松(Quarter Marathon)三種。以全程馬拉松比賽最為普及,一般提及馬拉松,即指全程馬拉松。

    •中文名:馬拉松

    •外文名:Marathon

    •總長:約42.195公里

    •男子世界記錄:埃魯德·基普喬格(2:01:39)

    •女子世界紀錄:瑪麗·凱塔尼(2:17:01)

    •貼吧:Marathon

    起源

    馬拉松賽是一項長跑比賽項目,其距離為42.195公里(也有說法為42.193公里,但比賽都是用42.195公里)。這個比賽項目的起源要從公元前490年9月12日發生的一場戰役講起。 這場戰役是波斯人和雅典人在離雅典不遠的馬拉松海邊發生的,史稱希波戰爭,雅典人最終獲得了反侵略的勝利。為了讓故鄉人民儘快知道勝利的喜訊,統帥米勒狄派一個叫菲迪皮茨的士兵回去報信。 菲迪皮茨是個有名的“飛毛腿”,為了讓故鄉人早知道好訊息,他一個勁地快跑,當他跑到雅典時,已上氣不接下氣,激動地喊道“歡......樂吧,雅典人,我們......勝利了”說完,就倒在地上死了。 為了紀念這一事件,在1896年舉行的現代第一屆奧林匹克運動會上,設立了馬拉松賽跑這個項目,把當年菲迪皮茨送信跑的里程——42.193公里作為賽跑的距離。馬拉松原為希臘的一個地名。在雅典東北30公里。其名源出腓尼基語marathus,意即“多茴香的”,因古代此地生長眾多茴香樹而得名。體育運動中的馬拉松賽跑就得名於此。

    發展

    1896年舉行首屆奧運會時,顧拜旦採納了歷史學家布萊爾(Michel Breal)以這一史事設立一個比賽項目的建議,並定名為“馬拉松”。比賽沿用當年菲迪皮茨所跑的路線,距離約為40公里200米。此後十幾年,馬拉松跑的距離一直保持在40公里左右。1908年第4屆奧運會在倫敦舉行時,為方便英國王室人員觀看馬拉松賽,特意將起點設在溫莎宮的陽台下,終點設在奧林匹克運動場內,起點到終點的距離經丈量為26英里385碼,折合成42.195公里。國際田聯後來將該距離確定為馬拉松跑的標準距離。女子馬拉鬆開展較晚,1984年第23屆奧運會才被正式列入比賽項目。 1896年首屆奧運會後,馬拉松賽在世界各地廣泛舉行,美國從1897年起舉行波士頓馬拉松賽,至2000年已舉辦了104屆,成為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馬拉松賽。馬拉松在公路上舉行,可採用起、終點在同一地點的往返路線或起、終點不在同一地點的單程路線。比賽時,沿途必須擺放標有已跑距離的公里牌,並要每隔5公里設一個飲料站提供飲料,兩個飲料站之間設一個用水站,提供飲水或用水。賽前需經身體健康檢查,合格者方可報名參加比賽。 中國史上第一屆馬拉松比賽在南京舉辦,自近代體育傳入中國後,中國有記錄的首屆馬拉松比賽的賽道位於南京與鎮江之間。其中賽道的最後一段路程,即南京的中山門到新模範馬路這一段。1910年11月17日(農曆十月十六日),《時報》發出了一份比賽預告:“各報館鑒:長距離競走會從鎮江金山頂起,至南京勸業會紀念塔止。十七(日)發足,十九(日)達會場”。清末民初,“競走”是人們對於跑步比賽的通稱。 今昔馬拉松賽也有不少差別:比賽分3天,參賽人員主要是南京各學堂的教師,賽道被分為不連貫的三段:第一天從鎮江金山到高資鎮,距離約為12公里,第二天跑到南京遠郊,距離約20公里。第三天上午休息,下午從南京朝陽門(今中山門)起跑到勸業會場(在今南京新模範馬路附近),距離約10公里。比賽有十餘人參賽,除中途退賽和犯規選手,有6人跑完全程,同時到達終點,排名不分先後。

    原本馬拉松比賽沒有設世界紀錄,只有世界最好成績。但國際田聯(IAAF)為了刺激公路比賽的發展,決定從2004年1月1日開始,設立馬拉松、競走等公路比賽的世界紀錄。

    選手的身體情況需得到比賽醫療機構的認可,方能參加比賽。

    北京奧運會馬拉松比賽運動員不能隨便喝水

    42.195公里的距離對於人類來說,是一次對體能極限的挑戰。在比賽中,運動員雖然也會從路邊的小桌子或者是路邊站立的人手中接過來一些水。而這飲用水卻不是誰都可以隨便遞的。

    在馬拉松賽中,比賽的起點和終點都提供水和其他飲料,而在比賽路線上,每隔2.5公里有一個飲料站。水和飲料放在運動員經過時容易拿到的地方,運動員也可自備飲用水,並且可以在他們要求的地方設定飲料站。飲用水和濕海綿提供站設定在兩個飲料站之間。在那裡,長跑運動員和競走運動員經過時可以取到飲用水,還可以從海綿中擠水沖洗頭部,起到冷卻作用。除此之外,運動員不能從比賽線路上其他地方獲得飲料。

    可以說,“水”是馬拉松比賽中規定最為嚴格的部分。除此之外,運動員只要在裁判的監督下沿正確的路線比賽即可,如有特殊原因,還可在裁判員的監督下離開賽跑路線,但如果不在監督下離開就會失掉比賽資格。

    馬拉松的魅力之一,是比賽場地的開放。其他體育項目,只要是可以用來比賽的,要么是似曾相識的一塊地,要么是司空見慣的一個圈,而馬拉松賽的場地多從城市道路選取,對參賽者來說,每跑一步、每過一段都是不同的風景。

    馬拉松的魅力之二,是對參賽者的包容。其他體育項目,只有同等選手才能同場競技,業餘愛好者幾乎不可能與專業運動員pk,而馬拉松賽不同,無論專業運動員還是業餘愛好者,大家都可以擠在一起比賽。

    國際賽事

    波士頓馬拉松 波士頓馬拉鬆開始於1897年4月19日,是全球首個城市馬拉松比賽,當時只有15位跑者參加。從創辦至今,波士頓馬拉松每年一次,從沒間斷過,通常在4月中旬進行。在1986年以前,波士頓馬拉松一直沿用古希臘的方式,對優勝者的獎勵只有頭戴橄欖葉編成的花冠,頒發獎盃,但沒有獎金。 波士頓馬拉松沿襲了其古老的傳統,優美的原野、點對點的快速賽道、空前的現場觀眾,一切都體現著這個古老馬拉松的魅力。但遺憾的是,很多選手都無緣體驗波士頓馬拉松,因為她對參賽資格有著嚴格的限制。但這並沒有阻止人們前去嘗試,正是由於有了這種排他性,才更增加了波士頓馬拉松的吸引力,世界尖子運動員都以在這個賽事中奪冠為榮。 波士頓的道路起伏很大,所以男子沒出過世界最好成績,女子馬拉松於20世紀70~80年代(在女子馬拉松賽事還不多的情況下)產生過3次世界最好成績。 2001年4月16日第105屆,1996年奧運會亞軍韓國的李鳳柱衝破兩名肯亞選手的圍堵和奧運會冠軍博拉的追趕,奪得冠軍(2:09:43),他中斷了肯亞人10年的壟斷而舉世轟動。李鳳柱回到漢城時,受到英雄凱旋般的歡迎。 路線:比賽從波士頓正西方的Hopkinton出發,穿過7個小鎮,最後在位於波士頓市中心的Copley廣場結束。整個路線的起伏較大,特別是在開始階段。 規模:超過1萬人 紐約馬拉松賽 如果說有哪個馬拉松賽可以毫不猶豫地宣稱自己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那一定是紐約馬拉松。紐約馬拉松的聲譽僅次於波士頓,創辦於1970年,每年11月初舉行,參賽者最多超過10萬人,聲勢浩大,通過紐約大吊橋時連橋身都震動,場面非常壯觀。沒有哪一個馬拉松可以像紐約馬拉松那樣吸引如此眾多的來自世界各地的跑手,這個城市獨特的魅力、比賽壯觀的氛圍以及塞滿賽道兩旁的令人不可思議的觀眾使得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這個賽事中。如果你希望感受到城市馬拉松的活力和激情,你一定不能錯過紐約馬拉松。 20世紀80年代,挪威長跑女將韋茨共9次在紐約奪冠,是馬拉松歷史上奪冠次數最多的人。1981年,美國名將薩拉薩爾在這裡創造了2小時8分13秒的世界最好成績,他自1980~1982年獲得3連冠,羅傑斯在1976~1979年共獲得4連冠。1994年,肯亞女選手洛魯佩首次在紐約跑馬拉松,她那時21歲,身高1.50米,體重38公斤,看上去還像未成年的孩子,但她卻以2小時27分鐘37秒一舉奪魁。此後,洛魯佩便成為肯亞最傑出的長跑女將。 20世紀90年代後,紐約馬拉松除冠軍獎金外還另加一部賓士車,非常有吸引力。 路線:起點設在通向Staten島的Verrazano-Narrows橋上,穿過紐約的五個城區後,抵達中央公園結束。此路線絕對是一次紐約節日文化之旅。 規模:超過3萬人 柏林馬拉松賽 每年9月下旬舉行的柏林馬拉松躋身於世界級馬拉松之林,很大程度上要感謝它破世界紀錄的賽道以及具有超高效率的賽事組委會。但柏林馬拉松帶給大家絕不僅僅是這些。柏林馬拉松吸引了大量的觀眾,熱鬧而喧譁,比賽路線可以讓你來一次20世界歷史回顧之旅。你會跑過雄偉壯麗的歷史建築,前東柏林嚴肅整齊的大廈,以及西柏林現代、高科技、充滿商業色彩的樓宇。雖然最近幾年柏林馬拉松的主題是世界紀錄,但柏林馬拉松最引以為豪的——它是真正的民眾性馬拉松。 1977年,在女子馬拉松還沒有普及時,前東德女運動員瓦倫西克在這裡跑出了2小時34分47秒的世界最好成績。到1998、1999年,柏林在馬拉松歷史上大放異彩,28歲的巴西人達·科斯塔在1998年刷新了登西莫保持10年之久的世界最好成績(2:06:50),他是第2個跑進2小時7分鐘以內的人。1999年,洛魯佩把她本人在鹿特丹創造的女子世界最好成績縮短了4秒鐘,使柏林的地位陡增。21世紀的第1年,柏林再次躍進歷史,日本運動員高橋尚子把女子世界最好成績改寫為2小時19分46秒,第1個突破2小時20分鐘大關。 2003年柏林馬拉松組委會決定做一些改革,除像新年一樣釋放煙花外,參賽選手將穿過原來連線東、西柏林的布蘭登堡門,然後再往前跑300米衝過終點。同時將允許35000人參加比賽。 路線: 除了兩個大約17和21英里長的坡道外,柏林馬拉松的路線總的說來非常平坦、寬敞並且相對筆直,特別是比賽剛開始的2英里和接近終點衝刺的部分。沿路將有很多可以吸引你眼球的東西,除非你完全專注於衝擊世界紀錄了。 規模:超過2萬人 倫敦馬拉松賽 倫敦馬拉松誕生於1981年,當時是受了紐約馬拉松的啟發而生成。倫敦馬拉松每年4月下旬舉行,絕對是每一個跑手的節日,寬闊的場地、景色優美的路線、熱情的觀眾、排山倒海般的歡呼聲,再加上快速的路線和幾乎完美無瑕的組織工作,這一切無疑深深吸引著那些馬拉松資深跑手。 倫敦馬拉松曾經是歷史上產生男女世界最好成績最多的城市,但那是在早期。20世紀80年代後期,受到幾個高獎金美國賽事的挑戰,倫敦馬拉松組織者急中生智,在比賽中增加了化妝隊伍,使比賽別開生面,還常有新娘身穿婚紗和穿西服領帶的新郎攜手跑完42公里193米的距離。 20世紀80年代初,倫敦產生過3次女子世界最好成績,最後一次是挪威女將克里斯蒂安森1985年第1個突破2小時22分鐘大關,創造了2小時21分6秒的世界成績。2001年最引人矚目的是世錦賽和奧運會10000米亞軍、5次世界越野賽冠軍特加特首次在這裡跑馬拉松,雖然沒能奪冠,但他以2小時8分15秒奪得亞軍,仍顯出很強的實力。男子組第10名的成績是2小時12分2秒,各名次之間的差距只有幾秒,表明比賽的水平較高,競爭很激烈。就在剛結束的2003倫敦馬拉松賽上,英國本土選手、世界女子馬拉松最好成績保持者拉德克里夫再次實現自我突破,以2:15:25的成績譜寫下最新的女子最好成績。 路線:從位於倫敦西南的布萊克希思格林尼治公園出發,經過國會大廈和白金漢宮,抵達靠近聖瓊斯公園的終點,沿途可以欣賞到倫敦許多著名的歷史名勝。雖然路線曲折、迂迴,甚至某些地方可以說狹窄,但沒有山坡。 規模:超過3萬人 火奴魯魯馬拉松賽 大多數跑步愛好者完全不必在每年的12月份給自己找個理由去火奴魯魯,當北半球的大部分地區都被包裹在厚厚的棉衣和沉重的黑暗中時,因為火奴魯魯馬拉松就是很好的一個理由。火奴魯魯馬拉鬆開始於1973年,當年只有167人參加,男女冠軍都來自夏威夷。火奴魯魯馬拉松賽事場面盛大,氣氛非常好,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遠道而來的日本跑手,他們是火奴魯魯馬拉松的主力軍。火奴魯魯馬拉松清晨5點就在黑暗中開始比賽,早得令人痛苦,但這樣可以保證在涼爽的氣溫下進行比賽。而一旦太陽升起,你就可以享受到太平洋上童話般迷人的風景。 2002年有30428人參加了火奴魯魯馬拉松,這使其在參加人數上排名世界第四。 路線:火奴魯魯馬拉松近似環形的路線從Ala Moana海濱公園開始,到Kapiolani公園結束。在這條路線上,你會經過火奴魯魯最著名的景點,包括懷基基海灘、鑽石頭等。除了兩個爬坡路段,整個賽道都很平坦。 規模:超過2萬5千人 巴黎馬拉松賽 春天的巴黎樹木萌芽、鮮花繽紛,是全世界最適合步行的城市。每年在這個季節舉辦的巴黎馬拉松無疑吸引了眾多的長跑愛好者。賽事當天巴黎周邊道路將實施交通管制,降低車流量,巴黎市政府也鼓勵市民儘量採用公共運輸、腳踏車、步行等,可謂做足“環保巴黎”。而隨著組織工作的提高,巴黎馬拉松逐漸吸引著世界頂級跑手的加盟。雖然巴黎在現場觀眾人數上仍然有限制,但無論如何也阻止不了巴黎馬拉松成為世界最偉大的城市馬拉松之一。 2003年巴黎馬拉松的男子組桂冠被肯亞選手羅蒂奇以2小時6分32秒的成績獲得,並打破了這項賽事的最好成績。衛冕冠軍、法國選手茲維爾齊斯基在2002年的比賽中,創造了巴黎馬拉松賽的最好成績2小時8分18秒,他在本年度比賽中以2小時6分36秒的微小差距與冠軍擦肩而過,屈居亞軍。另一名來自肯亞的選手歐薩爾以10秒之差名列第三。巴黎馬拉松賽吸引了3萬多名長跑選手參加。女子組比賽的冠軍同樣被肯亞選手摘取,歐萬紮以2小時27分41秒的成績擊敗義大利選手孔萊索名列第一,坦尚尼亞選手馬莎尼獲得季軍。 路線:鳴槍起跑點是香榭麗舍大道旁的Rue Galilee,東西向的慢跑路線將橫穿整個巴黎。沿途你會經過協和廣場、羅浮宮、艾菲爾鐵塔等諸多耳熟能詳的名勝。 規模:超過2萬人 斯德哥爾摩馬拉松賽 斯德哥爾摩馬拉松被譽為馬拉松賽中的珍寶,每年6月初的一個星期六下午2點開始鳴槍。這個時節的斯德哥爾摩氣候溫和,但氣氛卻盛況空前,大約1/3的市民都湧上街頭吶喊助威,不論領跑者還是落後者都會得到他們的熱情鼓勵。比賽路線充分展現了這個波羅的海海港城市的美麗。 2003年的斯德哥爾摩馬拉松於6月14日舉行,肯亞男選手喬斯法·切姆喬爾和瑞典女選手瑪麗埃·瑟德斯特羅姆-隆德貝里分獲男子和女子組冠軍。這是隆德貝里第三次奪得這一賽事的冠軍。此前,她還贏得過兩次亞軍、三次第三名,從而成為該項賽事舉辦25屆以來獲得獎牌最多的運動員。這位曾18次拿過瑞典全國冠軍的43歲的女性在賽後對記者說:“這場比賽對我意義非凡,因為我即將參加世界盃!” 路線:比賽的起點、終點都設在1912年奧運會的國家體育場內,路線的大部分都很平坦,但靠近Djurgarden的地勢起伏較大,還要跨越許多大橋,故速度不是很快。 規模:超過1萬2千人 阿姆斯特丹馬拉松賽 阿姆斯特丹馬拉鬆開始於20世紀70年代後期,但它直到最近幾年才建立起了和這個著名的城市相當的國際聲譽。和世界其他頂級馬拉松相比,阿姆斯特丹馬拉松是小型的、親密的,只有2000多人參加。但就在這2000多人中,絕大多數選手都來自世界各地,他們被這個城市的魅力和這個馬拉松賽的速度而吸引。阿姆斯特丹市政府和市民對比賽給予了大量的支持,使得阿姆斯特丹馬拉松的組織運作非常良好。 1999年組織者提供了總數為32.5萬美元的獎金,因此前4名都跑進了2小時7分鐘以內,第2~4名的成績比任何一次賽事都好。冠軍基普羅諾2小時6分47秒,歷史第4位;吉法爾2小時6分49秒,歷史第5位;基普拉加特2小時6分50秒,歷史第6位;托拉2小時6分57秒,歷史第9位。 路線: 這是在荷蘭,所以路線又平又坦,很容易出成績,唯一的“障礙”是要穿越許多小運河。阿姆斯特丹馬拉松的路線有兩個大圈,第一圈7公里,第二圈35公里,起點和終點都在1928年奧運會會場,部分沿用了當年奧運會馬拉松的線路。這條路線使選手們可以欣賞到阿姆斯特丹舊城區以及著名的XXX公園的風采,還有很長的一部分則是在郊外住宅區進行。 規模:2200人 鹿特丹馬拉松賽 雖然這個荷蘭小城並不被認為是歐洲必游之地,但每年的4月份總有數以千計的長跑愛好者來到這裡,參加在這個現代的海港城市舉行的馬拉松賽。鹿特丹道路平坦,氣候適宜,許多優秀運動員都喜歡這條路線。鹿特丹非常支持馬拉松賽,整個城市在比賽當天幾乎是專為馬拉松賽而服務。同時鹿特丹還在馬拉松歷史上寫下了很多創新,比如鹿特丹是首批使用電子計時器的馬拉松之一。鹿特丹打破了只有大城市才能舉辦大型馬拉松的斷言。 鹿特丹馬拉松以屢出好成績而享譽全球,葡萄牙的洛杉磯奧運會冠軍洛佩斯於1985年38歲時,在這裡第一個突破2小時8分鐘大關,創造了2小時7分12秒的世界最好成績。3年後,衣索比亞的登西莫在這裡跑出了2小時6分50秒。許多第1個突破都在鹿特丹,給這個小城增添許多光彩。1998年,洛魯佩把沉睡了13年之久的女子世界最好成績刷新為2小時20分47秒,第1個跑進2小時21分鐘大關,獲15萬美元獎金。次年她以2小時22分48秒在這裡再次奪冠。 路線:因為在荷蘭,所以絕對看不到山坡,路線絕對平坦快速。除了2公里處的Erasmus橋和5公里、30公里處的樹林,賽道可謂一馬平川。 規模:超過1萬人

    國內賽事

    北京馬拉松 廈門國際馬拉松賽 上海國際馬拉松賽 南京國際馬拉松賽 太原國際馬拉松賽 哈爾濱國際馬拉松 長春國際馬拉松 合肥國際馬拉松賽 武漢馬拉松賽 鄭開國際馬拉松賽 黃河口國際馬拉松賽 青島國際馬拉松賽 重慶國際馬拉松賽 大連國際馬拉松賽 丹東鴨綠江國際馬拉松賽 蘭州國際馬拉松賽 天津國際市民馬拉松賽 河北廊坊全國馬拉松冠軍賽 拉薩國際半程馬拉松賽 西安城牆國際馬拉松 西安國際馬拉松 杭州國際馬拉松賽 香港渣打馬拉松賽 澳門國際馬拉松賽 珠海半程馬拉松賽 南寧半程馬拉松賽 揚州國際半程馬拉松賽 衡水湖國際馬拉松賽 營口國際馬拉松(全運會測試賽) 廣州國際馬拉松賽 天津國際馬拉松賽 蘭陵國際馬拉松賽 深圳國際馬拉松賽 溫州國際馬拉松賽 荊州國際馬拉松賽 常德國際馬拉松賽 無錫國際馬拉松賽 秦皇島國際馬拉松賽 大同國際半程馬拉松賽 吉林市國際馬拉松 上黨紅色國際馬拉松賽

    世界紀錄

    由於馬拉松比賽一般在室外進行,不確定因素較多,所以在2004年1月1日前馬拉松一直使用世界最好成績,沒有世界記錄。2004年1月1日,國際田聯宣布了一項新決定:包括馬拉松在內的公路賽跑和競走項目將告別只有世界最好成績的時代,開始擁有世界紀錄。 國際田聯宣布這個決定後,英國長跑女將拉德克利夫被正式認定為女子10公里、20公里和馬拉松三個項目的世界紀錄保持者,而波蘭人科熱日尼奧夫斯基則是男子50公里競走的第一個世界紀錄擁有者。

    男子

    肯亞選手特蓋特(Paul Tergat,生於1969年6月17日),在2003年9月28日的第三十屆柏林馬拉松賽上創造了2小時04分55秒的世界最好成績,這個成績在2004年1月1日年被國際田聯宣布為男子馬拉松的第一個世界紀錄。 在2007年9月30日進行的柏林馬拉松賽上,34歲的衣索比亞名將海勒·格布雷塞拉西(Haile Gebrselassie,出生於1973年4月18日,另譯為“格布雷西拉西耶”)以2小時4分26秒的成績創造了新的男子馬拉松世界記錄。 在2008年9月28日,在柏林馬拉松賽中,格布雷塞拉西以2小時03分59秒打破了自己保持的世界記錄並獲得了冠軍。 2011年9月25日,柏林馬拉松賽,肯亞名將派屈克-馬考以2小時3分38秒的成績,創造了新的世界記錄並奪冠,將格布雷希拉希耶在同一地點創造的世界記錄2小時3分59秒,提高21秒之多。 2013年9月29日,柏林馬拉松賽,肯亞選手威爾遜-基普桑以2小時3分23秒奪冠,並將男子馬拉松世界紀錄提高了15秒。 2014年9月28日,柏林馬拉松,肯亞選手丹尼斯·基米托以2小時2分57秒的成績奪冠,驚人地將原世界紀錄提高了26秒,就此成為歷史上第一位跑進2小時3分大關的男子馬拉松選手。 2017年5月6日,肯亞名將埃魯德-基普喬格(Eliud Kipchoge),在義大利蒙扎賽道進行了打破馬拉松2小時大關的挑戰。雖然基普喬格未能成功破2,但完賽成績2小時25秒已經創造了人類馬拉松最佳成績。但基普喬格由於奔跑過程中有領跑員等團隊成員的協助,基普喬格此次取得的成績不會被國際田聯承認為新的世界紀錄。馬拉松世界紀錄仍然是2小時2分57秒。 2018年9月16日,在柏林馬拉松上,33歲的肯亞名將基普喬格以2小時01分39秒奪冠並創造了新的馬拉松世界紀錄。

    女子

    英國女子長跑名將拉德克里夫( Paula Radcliffe,出生於1973年12月17日)在2003年4月13日的倫敦馬拉松賽上創造了2小時15分25秒的世界最好成績,這個成績也在2004年1月1日被國際田聯宣布為女子馬拉松的第一個世界紀錄。 2012年1月1日,國際田聯將實施新規,不再承認女選手在男選手領跑下創造的世界紀錄。由於拉德克利夫是在兩名男選手領跑下創造了2小時15分25秒的成績, 所以這個成績將會被作為世界最好成績,不再作為世界紀錄。修改後的世界紀錄仍由拉德克利夫保持,成績是2小時17分42秒,這個成績是在2005年4月17日的倫敦馬拉松上創造的。 在新規則剛剛被曝光後,就有很多專家以及運動員出面反對。而國際田聯在2012年11月10日作出決定,宣布此前拉德克利夫的世界紀錄仍然有效,一直沒有人破。 2017年4月23日,倫敦馬拉松大幕拉開。經過2個多小時的角逐,肯亞名將瑪麗·凱塔尼以2小時17分01秒的成績創造了新的純女子馬拉松世界紀錄,並獲得冠軍。

    身體條件

    (一)身材不高、體重較小並非是不利條件 馬拉松選手的身材,一般比其他競賽項目的選手身材低矮一些。 (二)胸圍指數要大 胸圍指數=(胸圍/身高)*100%, 胸圍指數大就是意味著位於胸腔中的心臟和肺臟非常發達,因此可以認為,天生胸圍指數大,從身材上來說是適合做馬拉松選手的天賦條件之一。 (三)超群的呼吸循環系統 身高、體重、胸圍指數是外觀特徵,但馬拉松選手在適應性上更為重要的方面是呼吸循環系統,即肺、心臟的機能。 (四)肺活量與體重比要大 肺活量與體重比指數=(肺活量/體重)*100%,肺活量與體重比指數天生較高的人適合從事長距離跑項目。這種結論對於選手是否適合跑馬拉松也是適用的。 關於肺活量,安靜時人體出入肺臟的空氣量約為400ml(一次呼吸量),在此基礎上再努力猛吸,還可再吸入約1700ml(預備吸氣量),而在呼出之後還可更進一步呼出1600ml(預備呼氣量)。肺活量就是這些項目的總和, 肺活量= 一次呼吸量 + 預備吸氣量 + 預備呼氣量。 肺活量雖然不能直接表示呼吸機能,但是對於運動員來說肺活量大是有利的。普通成年男子的肺活量為3000-4000ml,成年女子為2000-3000ml。田徑選手中投擲選手的肺活量特別大,有的超過6000ml。 (五)強健的腸胃和肝臟 在馬拉松訓練和比賽中要消耗很大的能量,為了補充能量需要有很好的消化食物的機能,強健的腸胃是非常有利的。在人們吸收的營養成分中。糖質(碳水化合物)由葡萄糖分解為糖原,並儲存於肝臟和身體各部位的肌肉中,在運動中首先消耗肌肉內的能源,其次儲存於肝臟中的糖原將通過血液給予補充。 對於馬拉松選手來說,能源的儲存能力和補充能力強是極為重要的。腸胃的優劣也許先天的因素居多,但是能源儲存和補充的能力是可以通過訓練加以提高的。

    基礎能力

    馬拉松跑可以說是有志於長距離跑項目運動員的終極目標和嚮往的彼岸。在那裡存在著很多未知的可能性,並且能夠想像作為一個運動員完成自己理想後的喜悅心情。 但是對於年輕的運動員和未經系統訓練的運動員來說,馬拉松跑卻是一項非常艱苦的比賽項目,因此長距離跑選手在參加馬拉松比賽時,必須經過系統的訓練,具備了長跑能力(速度和耐久力),並在調整好身體和精神狀態後再去參加比賽,而不應該僅是下了決心或對馬拉松跑有所憧憬就去參加比賽。準備不充分就去參加比賽的選手也許對馬拉松跑失望或產生錯誤的認識,這是由於自己把自己的夢想打破了的緣故。

    精神力量

    不論是何種體育運動項目,要想成為一個優秀的選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必須具備能夠經受精神上和肉體上各種痛苦的忍耐力和能夠控制自己的自制力,並且經常表現出對競爭的新鮮熱情,保持著不斷地向自己的最終目標努力的情緒。 但是,生來就具備那樣高尚精神的人是很少的,必須通過運動員自身的體驗,或者受到教師、教練員、老前輩以及電影和書籍的影響,使得運動員在精神方面逐步成長,並且形成作為一個運動員應具有的性格。 另外,通過每天按部就班的訓練,有規律的日常生活以及比賽時的體驗進一步在精神上受到折磨,從而養成自信而謙遜的精神狀態。 有人說“馬拉松跑是孤獨的競賽,自己與自己鬥爭”。馬拉松比賽不需要什麼競技用具,只需要運動員自己的身體,在比賽條件上是平等的,裁判是完全公平的,強者總是能夠取勝。 精神力量不是天生就具備的東西,而是通過訓練,作為後天的一種社會性而逐漸培養出來的, 在馬拉松比賽中精神力量是占有很大的比重的,是成為優秀選手的基本條件之一。

    馬拉松跑的技術,大致和長跑技術相似。由於它的距離長,並且是在地形不一的公路上進行,因此,在技術上還有些特點。

    在跑時,上體微向前傾或正直。後蹬的力量較小,大腿向前上方的擺動比較低。從外形上看,蹬地後小腿向上擺的動作比長跑小些。腳的落地點離身體重心投影點較近,並且用全腳掌或腳的外側先著地,再過渡到全腳掌,著地時應柔和而有彈性,腿應很好的彎屈、緩衝。兩臂的擺動要自然,幅度不要過大。

    在加速跑、終點衝刺和 上坡跑時,兩臂配合兩腿做積極的擺動,有利於跑速的提高。步長與步子的頻率應結合運動員的訓練水平、身高、體重而確定,並根據途中地形的不同而進行調整,以保證用比較均勻的速度跑完全程。呼吸節奏要和跑速相適應,呼氣有適宜的深度

    沿斜坡向上跑時,身體應前傾些,步長可縮短,步頻應加快,兩臂要積極擺動,用前腳掌落地。順斜坡往下跑時,步長可稍大些,可用全腳掌或腳跟著地(坡度較陡時),上體稍後仰,要控制跑速(保持適宜的步長與步頻)。在公路上跑時,應該跑路面的平坦處(一般在路面的中央)。

    2016年4月,吉尼斯認證官來到“維珍理財(Virgin Money)”倫敦馬拉松比賽現場,為盛裝打扮的選手們進行紀錄認證。(吉尼斯)

    盛裝打扮馬拉松世界紀錄(吉尼斯)

  6. 2016年10月26日 · 2016-10-26. 話題 跑步 馬拉松 趨勢 新聞. 今年適逢Runner's World創刊50週年不過當時這本雜誌在1966年創刊時的名稱叫做長跑新聞 Distance Running News》。 當這份雜誌問世時一個馬拉松的距離為42.195公里這個距離在今天看來依然如此但不同的是隨著世界環境與人口的變遷馬拉松的發展景況也與50年前大有不同。 以下就是Runner's World根據人口統計與時事為讀者所整理的5個重點發展趨勢,且讓我們看看未來在跑步賽事會有怎樣的演變: 1 馬拉松參賽人數扶搖直上.

  7. 2016年9月24日 · 馬拉松. 路跑. 穆泰伊. 跑者時代. 10年前馬拉松世界紀錄之所以被打破是因為競速打破紀錄不是目標而是順帶的紅利一個驚喜的副產品如果剛好打破世界紀錄很好如果沒有沒有人在意主辦單位專為一兩位頂尖跑者安排配速員以打破世界紀錄是前所未聞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