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0月13日 · 蘇樺偉出生時黃疸病上腦導致痙攣腦痲痺及嚴重弱聽他努力克服障礙成為田徑運動員並於殘奧取得多面金牌在跑道上堅持了21年的他退役後在香港殘奧會工作幫助同路人最近其奮鬥故事改編成電影媽媽的神奇小子喚起大眾對殘疾運動員的關注。 但他希望市民能持續關注,並有更多人加入運動員的行列。 1996年,14歲的他出戰亞特蘭大殘奧,與隊友於4x100米接力賽取得金牌,其後屢次獲獎。 在2008年北京奧運,他奪得男子200米(T36級)金牌,更以24.65秒打破世界紀錄,至今仍為保持者。 然而,腰傷令他無法再創高峰,最終於2016年退下來。 蘇樺偉希望市民能持續關注殘疾運動員,並有更多人加入運動員的行列。 (程志遠攝) 肌肉長期繃緊 退役後腰痛持續.

  2. 2016年1月27日 · 34歲的蘇樺偉自幼痙攣及弱聽但他克服障礙在1996年跟隊友取得殘奧會4x100米接力金牌其後獲獎無數至今仍為男子200米T36世界紀錄保持者蘇樺偉為香港贏得無數榮耀,「神奇小子如何看香港這地方他日前接受TOPick編輯訪問時認真思考了一會然後說其實對我來說香港始終是沒有變即使我們只是多了一些爭執但依然是我愛的香港。 無論如何仍愛香港. 蘇樺偉坦言,自己比較少看新聞,但他視香港為落地生根的地方,亦從沒有移居外地的打算。 他亦提到自己愛購物,而香港是一個自由的地方,亦能很容易買到所需的東西。 蘇樺偉亦留意到近年香港變化頗大,社會上亦多了爭執,他提到香港現在面對逆境,希望對香港人說一聲「加油」: 香港人不應這麼容易放棄,因為你始終對香港付出過。

  3. 2021年10月15日 · 神奇小子蘇樺偉自14歲起在殘奧屢奪金牌令香港人感到自豪。 成功背後,偉仔克服了不少障礙。 隊友的支持加上蘇媽媽不辭勞苦地照顧耐心地陪伴教他能堅持下去甚至在2008年北京奧運男子200米T36級奪取金牌以24.65秒打破世界紀錄當運動員21年媽媽一直共同進退退役後偉仔希望好好陪伴她答謝親恩。 蘇樺偉感謝媽媽的照顧,稱她的愛令自己跑得更快。 (程志遠攝) 壓力最大是參加北京殘奧. 蘇樺偉出生時黃疸病上腦,導致痙攣、腦痲痺及嚴重弱聽,但他努力克服障礙,甚至踏上殘疾人奧運會的舞台。 運動員這條路並不易走,偉仔慶幸朋友總為他設想,「朋友知道我是運動員,想做一個追尋自己夢想的人。 他們非常遷就我。 有時要出席活動,也要待星期六、日才可以見面。

  4. 2023年5月17日 · 蘇樺偉 ︰有目標繼續追 已退役的殘奧六金得主、男子 T36 級 200 米徑賽殘疾人士世界紀錄保持者「神奇小子」蘇樺偉,回望田徑生涯︰「最初接觸跑步,是以復康為主,純粹想身體健康;就這樣愛上了跑步,便繼續跑下去了。後來在一個 HKSAPD 為 ...

  5. 2021年11月22日 · 神奇小子之稱的退役殘奧田徑運動員蘇樺偉今日22日獲社會企業研究院頒發資深院士的頭銜再度被肯定他對社會的貢獻他自14歲踏足殘奧舞台共參與了五屆殘奧奪得6金5銀1銅於2016年退役在跑道上堅持了21年的他退役後在香港殘疾人士奧委會暨傷殘人士體育協會工作幫助同路人希望有更多人加入運動員的行列市民能持續關注香港運動員。 蘇樺偉與獲頒榮譽院士香港女探險家李樂詩博士(右)合照(相片獲「體路」授權使用) 蘇樺偉出生時黃疸病上腦,導致痙攣、腦痲痺及嚴重弱聽,但他努力克服障礙,成為田徑運動員。 1996年,14歲的他出戰亞特蘭大殘奧,與隊友於4x100米接力賽取得金牌,其後屢次獲獎。

  6. 2021年8月19日 · 由吳君如監製及主演的媽媽的神奇小子口碑和票房都不俗電影改編自殘奧徑賽金牌得主蘇樺偉真人真事戲中一幕講到蘇樺偉曾放棄跑步為生活轉行改當速遞員現實的蘇樺偉確曾遇上重重障礙當時得到天王劉德華鼓勵及幫忙減輕負擔得以專心比賽2020東京殘奧將於下周舉行而電影媽媽的神奇小子正是講述曾在殘奧上奪金牌的蘇樺偉的奮鬥經歷。 電影《媽媽的神奇小子》講述蘇樺偉母子奮鬥故事。 (劇照) 【媽媽的神奇小子】蘇樺偉以自身經歷鼓勵港人 柳應廷:運動員有血有汗. 為生計一度想放棄運動.

  7. 2021年10月11日 · 蘇樺偉自小因黃疸病而令腦部受損受着痙攣和弱聽困擾不過幸得上天賜予他跑步的天賦令他多次為港在殘奧會中奪得共多面獎牌成為金牌得主表現出色他的故事更被改編成香港電影媽媽的神奇小子》,由吳君如梁仲恆張繼聰馮皓揚盧海鵬胡子彤以及鍾雪瑩等人主演。 蘇樺偉今日在會上分享,指以前做運動員時的訓練相當辛苦,不知道如何堅持下去以及突破自己的成績,幸好得到隊友的支持、鼓勵以及教練的栽培,繼而發揮自己的所長,令成績有所突破。 一直以來的運動生涯,都是因為自己永不放棄,堅持自己的目標及夢想,即使最終仍有一些目標是未能做到,起碼都可以從過程中有得著。 他又提到在面對疾病與運動的共通精神是堅持: 希望大家都能夠有這一份堅持,不單止病人,還有身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