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燒賣」一詞的由來,蘊藏著一位老闆經營酒店的心酸故事。 相傳,有家生意清淡的酒店,老闆天天煩惱著剩餘的肉與飯,眼見酒店就將要關門大吉。 有一天,老闆靈光乍現,叫夥計將一大盆的肉剁碎和剩餘的飯拌勻,再用味精、醬油調味後,包在現成的餃子皮內,因為餡料實在剩餘太多,而餃子皮又少,故每張皮都封不了頂部,於是上面都開了個口,露出了餡料,但蒸熟後,卻別有一番滋味。
  1. 其他人也問了

  2. 燒賣,又寫作 燒麥 、 捎賣 、 稍麥 、 稍美 、 燒梅[1] 、 肖米 、又稱 乾蒸 、 鬼蓬頭[2],是一種以 燙麵 (以開水和成的半熟麵團)為皮帶餡上籠蒸熟的小吃。 傳說起源於 元代 北京,一說 呼和浩特。 現在,燒賣在 中國大陸 內地 (包括 內蒙古 、 北京 、 東北 、 天津 、 山西 、 山東 、 湖北 、 江蘇 、 浙江 、 福建 、 廣東) [3], 中國大陸 特別行政區 (包括 香港 、 澳門),及 日本 、 韓國 、 臺灣 、 越南 等東亞及東南亞各地均可見到各種風味的燒賣。 燒賣用溫水和麵(燙麵),其後再加入冷水和麵,以增加成型能力。 麵團用稍美棰(一種中間粗兩頭有把類似棒槌的特殊擀麵杖)擀開,擀出的皮薄而不平,四邊如同花邊。

  3. 2024年6月7日 · 相傳,有家生意清淡的酒店,老闆天天煩惱著剩餘的肉與飯。眼見酒店就將要關門大吉,有天老闆靈光乍現,叫夥計將一大盆的肉剁碎和剩餘的飯拌勻,再用味精、醬油調味後,包在現成的餃子皮內,因為餡料實在剩餘太多,而餃子皮又少,故每張皮都 ...

  4. 香港燒賣關注組. 153,489 likes · 6,661 talking about this. 香港燒賣關注組成立目的召集燒賣愛好者及關注燒賣質素和價錢升幅 福利/申請入會 https://linktr.ee

    • (33)
    • 489
    • 171.4K
  5. 燒賣,又寫作 燒麥 、 捎卖 、 稍麦 、 稍美 、 烧梅[1] 、 肖米 、又稱 乾蒸 、 鬼蓬頭[2],是一種以 燙麵 (以開水和成的半熟麵團)為皮帶餡上籠蒸熟的小吃。 傳說起源於 元代 北京,一說 呼和浩特。 現在,燒賣在 中國大陸 內地 (包括 内蒙古 、 北京 、 东北 、 天津 、 山西 、 山東 、 湖北 、 江蘇 、 浙江 、 福建 、 廣東) [3], 中國大陸 特別行政區 (包括 香港 、 澳門),及 日本 、 韓國 、 臺灣 、 越南 等東亞及東南亞各地均可见到各种风味的烧卖。 燒賣用温水和麵(燙麵),其后再加入冷水和麵,以增加成型能力。 面团用稍美棰(一種中間粗兩頭有把類似棒槌的特殊擀麵杖)擀开,擀出的皮薄而不平,四邊如同花邊。

    • 概觀
    • 基本介紹
    • 起源
    • 製作原料
    • 製作過程
    • 營養價值
    • 參考資料
    • 查閱資料

    燒賣,又稱燒麥,是一種以小麥麵粉加水和成硬麵團、經醒制後用軸槌擀壓成荷葉邊麵皮,包裹肉餡上籠蒸熟的中國北方傳統麵食,元代已有記載。

    燒賣用燙麵,即用開水和面,面已半熟,再加入冷水和的面,以增加成型能力,用一種中間粗,兩頭有把的類似棒槌的特殊擀麵杖擀皮,擀出的皮薄而不平,四邊如同花邊,中間放餡,不用包,一提就成型,上屜蒸熟。皮薄餡大,形若杯,底為圓,腰收細,上面如同花邊,美觀好吃。燒賣餡料多為糯米、香菇、蘿蔔、白菜、瘦肉等,加入調味的醬油、 鹽、香油 、食用油、白糖。吃時配以醋、蒜絲,味道可口、鮮美。

    •中文名:燒賣

    •英文名:Shaomai

    •主要食材:豬肉/羊肉,麵皮,胡蘿蔔,羊肉,糯米,味素,姜,醬油,胡麻油,食用玉米澱粉,羊肉食用鹽,谷氨酸鈉(味素)

    •分類:麵食

    •口味:香菇乾子味、牛肉味、豬肉香菇味

    •興起:元代(1271-1368)

    燒賣最早見於史料記載是元代高句麗國出版的漢語教科書,其上記載元大都(今北京)出售“素酸餡稍麥”。該書關於"稍麥"的注說是以麥面做成薄片包肉蒸熟,與湯食之,方言謂之稍麥。麥亦做賣。又云:"皮薄肉實切碎肉,當頂撮細似線梢系,故曰稍麥。""以面作皮,以肉為餡當頂做花蕊,方言謂之燒賣。"如果把這裡"稍麥"的製法和現代的燒賣作一番比較,可知兩者是同一樣東西。今內蒙古仍有許多館子寫作“稍麥”。

    到了明清時代,"稍麥"一詞雖仍沿用,但"燒賣"、"燒麥"的名稱也出現了,並且以"燒賣"出現得更為頻繁些。如《金瓶梅詞話》中便有"桃花燒賣"的記述。《楊州畫舫錄》、《桐橋椅棹錄》等書中均有燒賣一詞的出現。乾隆皇帝有句詩提到了燒賣:“捎賣餛飩列滿盤,新添掛粉好湯圓”。 乾隆皇帝吃燒賣必然要把這東西的來龍去脈問個清楚,因此“捎賣”作為名稱的正宗源頭是沒有問題的。這裡的“捎賣”就是現在的“燒賣”。

    清代無名氏編撰的菜譜《調鼎集》里便收集有"葷餡燒賣"、"豆沙燒賣"、"油糖燒賣"等。其中"勞餡燒賣"是用雞肉、火腿配上時令菜作餡製成。"油糖燒賣"則用板油丁、胡桃仁和白糖做餡製成。中國南方還有一種"鹵餡"芽菲菜燒賣。現時各地燒賣的品種更為豐富,製作出更為精美了。如河南有切餡燒賣;安徽有鴨油燒賣;杭州有牛肉燒賣;江西有蛋肉燒賣;山東臨清有羊肉燒賣;蘇州有三鮮燒賣;廣州有蟹肉燒賣;南京有蛋燒賣等等,都各具地方特色。沙縣燒麥則不同於其他燒麥,為圓形,裡面包有粉乾,配上秘制的醬料食用。早年呼和浩特地區的燒賣都在茶館出售,茶客餓了總要補充點吃的。但茶館是清雅之所,不像飯店不怕稠油濃煙,只能備點清蒸麵餅,小菜由茶客自帶,最多只能幫著把茶客帶來的肉菜,卷在餅中熱一下,用了幾張麵皮,收幾張麵皮的錢。時間久了,連餅中的菜也捎上了,但仍然按麵餅的分量計價,“捎賣”就這樣誕生了。因此,正宗燒賣館子是按皮的重量計價的,在呼和浩特“二兩燒賣憋死漢”,千萬不要按餃子的量去點。

    1937年完成的《綏遠通志稿》中有這樣的記載:“惟室內所售捎賣一中,則為食品中之特色,因茶肆附帶賣之。俗語謂‘附帶’為捎,故稱捎賣。且歸化(呼和浩特)燒麥,馳名遠近。外縣或外埠亦有仿製以為業者。而風味稍遜矣。”正宗的燒賣餡還是羊肉生薑大蔥的,現在呼市人的早點習慣都是以燒賣為主,館子一般都是清真的,味道也較純正,和其他地方的燒賣味道是完全不同的.。一兩是八個,比餃子可是多多了,如果你能吃下半斤,那真算你厲害了。

    燒賣之所以頂部不封口,是由於茶客所帶的小菜品種不一,有的是生牛羊肉和姜蔥,有的是蘿蔔青菜豆腐乾……為區別各位茶客的小菜,便不封口,每當一籠蒸好後,店小二便會把蒸籠端到茶堂的大桌上,說:“各位茶客的小菜捎來了,勞駕自選。”這時茶客各自點了自己的“薄餅包菜”邊吃邊飲。

    若想自己做燒賣,製做起來也並不複雜。其原料包括小麥麵粉、玉米澱粉、餡料。製作的時候將小麥麵粉和成硬麵團,揉好後醒制,搓成圓條、揪劑,用軸槌擀皮,壓成圓皮,逐個沾上玉米澱粉,再將圓皮摞在一起搗壓成荷葉形花邊皮子,包入餡料,用手一捏,上端便呈現石榴花般的花紋。把燒賣放進蒸籠里,約蒸10分鐘後,便可食用。

    材料:小麥粉、 羊肉、食用玉米澱粉

    調味料:食用鹽、 谷氨酸鈉(味素)、 乾薑粉、花椒粉、 蔥、生薑、水、胡麻油、

    將麵粉倒在案板上,中間開窩,將水分三次加入,先加60%,將水和面攪拌成雪花狀,然後再加入30%的水再進行攪拌均勻,剩餘的10%的水做為補充水倒入生麵粉中,然後在進行揉、搓、搗、揣等工藝,將麵團揉和均勻。

    醒面

    又稱熟化,是在適當的溫度(10℃-30℃)下,將和好的麵團靜置一段時間促使其成熟的過程,通過醒面,水分得到均勻分布,麵筋充分形成,加工性能得到改善。

    搗燒賣皮

    將和好的麵團,搓條(3厘米的條)下劑,成80個小劑後用走錘加入少許的玉米澱粉做薄面,擀壓成直接為10厘米的圓餅,將每個圓餅摞在一起,每十五個為一組,然後再用走錘搗壓成荷葉形花邊即成燒賣皮。

    制餡

    燒賣的麵皮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鈣、鐵、磷、鉀、鎂等礦物質,有養心益腎、健脾厚腸、除熱止渴的功效。燒賣里的豬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有利於人體的生長發育。

    ·1. 250箇中式英文辭彙收入《牛津英語詞典》 .人民網[引用日期2018-11-20]

    ·2. 燒賣的由來 .家常美食網.2008-12-10[引用日期2014-08-15]

    《漢語大詞典》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綏遠通志稿》、《土默特沿革》、《歸綏縣誌》、《呼和浩特市史料》、《玉泉區志》、《玉泉區文史》、《青城譚故》、《儒林外史》、《清平山堂話》

    整理單位:內蒙古烹飪餐飲飯店行業協會、內蒙古燒賣美食文化專業委員會

  6. 2016年9月24日 · 老闆天天煩惱著這剩餘的肉跟飯不知道該如何處理,一天,他靈光乍現,叫店裏的員工將一大盆的肉剁碎,和剩餘的飯拌勻,再用味精、醬油調味以後,包在現成的餃子皮內,再送進蒸籠裡,蒸熟以後品嚐發現,味道意外地好極了!

  7. 蒙古語中有名為「ᠱᠤᠤᠮᠠᠢ」食物,發音為「suumai」,跟「燒賣」類似,意思「沒有冷卻」,相信指客人要趁熱吃。 這款蒙古燒賣 包含 了羊肉、蔥和薑餡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