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大約 1,300,000 個搜尋結果

  1. 十九歲的我》(英語: To My Nineteen Year Old Self )是一齣於2022年上映香港 紀錄片,由導演張婉婷執導及旁白、黃慧監製,以六位千禧年代出生英華女學校學生為追訪對象,紀錄英華女學校重建下,她們成長故事及經歷變遷紀錄片。

  2. 2023年2月6日 · 十九歲的我》在公映前已獲得第29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最佳電影大獎」。 不過在公映後引發了極大爭議,原來當中受訪女生並不認同公開放映,在首映前亦未曾看過影片Final Cut,對於自己成長私隱被公開,各個女生有不同回應: 一班受訪者在電影公映前回到母校,順序為馬燕茹(Jenny)、羅曉淳(Madam)、導演張婉婷、佘麗薇(阿佘)、倫凱頤(阿雀)以及同屆Head Prefect Shirley,至於王卓聆(阿聆)和江冰瀅(香港小姐)就未有現身。 (圖片來源:Ying Wa Girls’ School) 十九歲的我|阿聆缺席宣傳 質疑校方及導演處理手法向傳媒表明「反對公映」 片中女生阿聆曾是校內學生會主席,影片不但紀錄了她校園生活,還將校外活動、家庭成員也拍攝在內。

  3. 2023年1月21日 · 十九歲的我/影評】一部紀錄片,既是能夠紀錄一個真實故事,同時也可以紀錄一段成長過程,在這段經歷過程中,可以看到捕捉人物轉變,和他們成長。 張婉婷導演最新執導作品,以六位於英華女校學生,從學校準備重建,引申六位女生成長和蛻變。 《十九歲的我》一段成長片段,見證女生們轉變,共度香港社會變遷。 《十九歲的我》紀錄了六位於英華女校就讀六位女生,包括阿佘、阿聆、馬燕茹、香港小姐、Madam、阿雀,她們來自不同家庭背景,從2011年開始,她們準備迎接學校重建,即將由半山遷到深水埗臨時校舍,希望在她們中六一年,回到舊校址繼續上學和畢業。

  4. 2023年4月16日 · 由張婉婷導演執導,真實紀錄了幾個女孩十年成長故事紀錄片《十九歲的我》早在優先場已一票難求,雖然因倫理爭議上映數天便暫停公映,但最終仍奪得金像獎最佳電影。 看過觀眾們,無一不被電影感動。 這群千禧少女,經歷了香港最動盪十年,由稚嫩中一生、到反叛時期,再到入大學長大成人,不知不覺,已勾起了觀眾們青春回憶,觸碰了觀眾淚線…… 一切由英華女校重建開始,見證學生經歷之改變 《十九歲的我構思,緣於英華女學校校舍重建,以影片的方式,把重建過程記錄下來。 而對象卻不是建築,而是一群學生。 按工程進度估算,當年 (2011-2012 學年)中一學生,會在舊校舍、臨時校舍與新校舍都學習過,因此影片就追蹤了一群學生故事,拍攝成紀錄片。 登入 Cosmart 投票賺取積分

    • Janette Law
  5. 2023年2月5日 · 張婉婷執導紀錄片《十九歲的我》,紀錄了六名英華女校學生成長故事,月初上映後好評如潮,更拿下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最佳電影。 然而今日有媒體刊登兩名學生「阿佘」佘麗薇及「阿聆」王卓聆專訪,萬字長文表達對這部電影、劇組以及母校不滿。 阿佘(右一)上月尾有現身電影宣傳活動。 (資料圖片) 阿聆指控片方與學校無視她意願,堅持讓電影公映,更以十年前通告作為她同意上映證據,最終她缺席所有宣傳活動;而阿佘就表示不滿劇組拍攝手法,且沒機會看到送檢版本,不能夠提出修改,但她認為反抗沒有用,最終妥協簽署公映同意書,並配合出席宣傳活動。 當日阿佘發表感言有點耐人尋味。 (資料圖片)

  6. 2022年8月21日 · 香港金像导演张婉婷纪录片新作《给十九岁的我》缘起自对母校「英华女学校」校舍重建记录。. 继《英华女儿故事》(2010)后,2011年张婉婷应时任校长李石玉如邀请,计划纪录一群在2011年入学「千禧世代」(约2000年出世)女学生,在6年中学生涯里 ...

  7. 2022年10月14日 · 十九歲的我》 鄭政恆 : 張婉婷以傑出校友身份拍攝英華女學校紀錄片,這部電影是一班千禧世代女學生成長史,也是她們從中學生到大學生這一重要階段生命史,更是十年間香港變幻莫測社會史。 本片紀錄借助相當近距離觀察和互動,重點當然是人,從這班女生看到每人性格面貌,各有特點,不同背景和抉擇,建構不同景況,年輕人似有無限轉變和可能,相當戲劇化。 另一重點當然是學校,電影展現出師表信念。 英華女學校校訓「寸陰是惜」,令人想到還有一個重點就是光陰時間。 個人與校園都逐步煥然一新了,但她們處身社會又如何呢? 陳智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