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7日 · 此次地震的發生,是阿拉伯板塊向北移動,與安納托利亞板塊摩擦。 可以說,過去板塊的摩擦一直是造成破壞性極強的地震主因。 圖像來源, Reuters
2023年2月7日 · 美國「國家地震資訊中心」(NEIC)地震學家阿塔威(Yaareb Altaweel)指出,土耳其位處阿拉伯板塊、安納托利亞板塊與非洲板塊匯聚而成為地震熱點。
2023年2月8日 · 美國國家地震資訊中心的地震學家阿塔維指出,土耳其位處阿拉伯板塊、安納托利亞板塊與非洲板塊匯聚而成為地震熱點,當板塊滑過並相互擠壓時會產生摩擦和壓力,能量釋放造成地震。 倫敦大學學院地震學家希克斯表示,阿拉伯板塊每年北移約1.1厘米,位於安納托利亞板塊的土耳其因此被向西擠壓,如此地質運動讓土耳其有兩大斷層易產生地震,包括長1,488公里的北安納托利亞斷層,以及近500公里長的東安納托利亞斷層。 東斷層逾百年未發生大地震 土耳其許多規模較大的地震都是發生在北安納托利亞斷層,因位置較靠近人口稠密的大城市伊斯坦布爾,也較受關注。 但希克斯表示,這次強震是沿東安納托利亞斷層區侵襲,自1900年地震監測網絡建立以來,當地還沒有出現過規模7級以上的地震。
2023年2月8日 · 土耳其震發生在安納托利亞、阿拉伯和非洲板塊交匯處。 (擷取自Wikimedia Commons) 2023/02/08 19:53 〔編譯管淑平/綜合報導〕土耳其強震已導致土耳其、敘利亞總計將近1萬人罹難,強震也造成板塊偏移。 義大利地質研究機構指出,土耳其強震後,安納托利亞半島偏移了3公尺,土耳其朝西南方位移了。
2023年2月8日 · 另有地質學專家指出,最新數據顯示土國所處的板塊移位約3米,認為以今次地震如此猛烈,板塊移動幅度屬合理。 中國地震專家指屬震群型 頻度高持續時間長 土耳其婦女在廢墟前互相擁抱傷心痛哭。(路透社)
2023年2月6日 · 2023年土耳其-敘利亞地震 ,是指當地時間2023年2月6日凌晨4時17分發生在 土耳其 南部接壤 敘利亞 邊境的強烈 地震 。 地震 震央 位於土耳其 加濟安泰普省 (北緯37.174度,東經37.032度)。 依據 美國地質調查局 資料, 規模 為 M W 7.8, 震源深度 為10.0公里,最大 震度 為IX(9)度。 [2] 地震發生後的凌晨4時17分至4時36分共發生3次地震,規模介於5.6至6.7之間。 加濟安泰普省附近的 賽普勒斯 、 敘利亞 、 黎巴嫩 、 以色列 、 約旦 、 伊拉克 均有震感 [3] 。
土耳其位於全球三大 地震帶 之一的 歐亞地震帶 上,其南是 非洲板塊 ,以東是 阿拉伯板塊 ,這兩個板塊向北移動,與正在向南移動的 歐亞板塊 相對抗。 這些板塊每年以1.3釐米到2釐米的速度移動並相互擠壓,使板塊邊緣地區的壓力大大增加,所以容易引發地震。 [5-6] 土耳其板塊 形成原因
2023年2月6日 · 由於土耳其位於歐亞大陸板塊、阿拉伯板塊、愛琴海板塊及安納托利亞板塊等交界處,當地過往發生多次7級或以上地震,造成嚴重人命傷亡及重大破壞。 2020年10月30日: 愛琴海發生7級地震,造成伊茲密爾省(Izmir)117人死亡,1,034人受傷。 2011年10月23日: 凡省(Van)發生7.1級地震,造成604人死亡,4,152人受傷。 1999年11月12日: 迪茲傑省(Duzce)發生7.2級地震,造成至少845人死亡,4,948人受傷。 1999年8月17日: 伊茲米特(Izmit)發生7.6級地震,造成至少17,127人死亡,43,953人受傷。 1976年11月24日,凡省穆拉迪耶(Muradiye)發生面波震級7.3級地震,造成至少4,000人死亡。
2023年2月7日 · 土耳其近年嚴重地震死傷數字 【本報綜合報道】土耳其疆土遼闊,橫跨歐亞兩洲,偏偏夾在歐亞板塊、非洲板塊、阿拉伯次要板塊及愛琴海微板塊交界處,超過九成半領土位於地震帶上,因此經常發生地震,其中以柯加里省伊茲米特1999年8月17日發生黎克特制7.6級地震最為慘烈,造成超過1.7萬人死亡,逾4.3萬人受傷。 1999年伊茲米特死傷最慘烈 土耳其領土呈一個橫放長方形形狀,約97%位於亞洲小亞細亞半島,其餘位處歐洲巴爾幹半島。 部分土地正在安納托利亞微板塊之上,東接阿拉伯板塊,南面及西面則分別有阿拉伯板塊和愛琴海板塊,北面亦有歐亞板塊,難怪經常發生嚴重地震。 除了昨天的地震,今年全球一共發生12次6級或以上地震,其中6級至6.9級佔去9次,其餘3次地震介乎7級至7.9級。
耳其地震序列主要發生 在東安托利亞斷層系統,歷史紀錄顯示鄰近區 域在1114年與1513年都 有重大地震事件發生,而近期則為1998年於安 達納省的Ms 6.2災害地 震。本篇即時報導彙整此次 土耳其地震序列之震源 特性,概述此區域歷史 地震活動與構造背景。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