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本網站為明報新聞網。 自1995年推出的明報新聞網,一直為全球華人提供最具公信力的新聞資訊。 明報網站是一個大型綜合入門網站,現設有多個獨立主題網站,涵蓋新聞、時事、財經、健康、教育、科技、旅遊、娛樂、生活等題材,為讀者提供高質素的內容及網上增值服務,明報網站會員更可在指定電子郵箱收到明報網站發放的即時新聞。 明報網站成立以來,一直深獲全球華人的支持,是目前最有影響力的中文新聞網站之一。

  2. 2021年7月8日 · 本報今日(8日)報道,入境處長區嘉宏、海關關長鄧以海3月初與某中資公司高層,在灣仔一個高級私人會所聚餐時,涉嫌違反限聚令被票控,該飯局中有人涉及一宗住所強姦案,一名男子其後被捕及被起訴。 區嘉宏及鄧以海今日傍晚分別發聲明確認事件,並表示日後出席活動會加倍謹慎。 區嘉宏及鄧以海分別透過新聞處發聲明,確認較早前於一間餐飲業務處所出席晚宴,因未能符合《預防及控制疾病條例》對人數上限的要求而被發定額罰款通知書,已繳交罰款;日後出席活動會加倍謹慎,務必確保符合規定。 區嘉宏及鄧以海亦澄清,該晚宴並沒有涉及刑事案件;由於該宗案件已進入司法程序,不會作出評論。 相關報道: 保安局副局長區志光認違限聚遭罰款 與區嘉宏鄧以海出席同一晚宴. 警查強姦案揭會所犯聚 入境海關首長被指涉飯局.

  3. 2020年8月25日 · 【明報專訊】33歲IT業男子上周第二度確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港大研究發現,該病人是全球首宗有紀錄的二次感染個案,反映群體免疫未必能截斷新冠病毒傳播,病毒有可能像其他引起感冒的人類冠狀病毒一樣一直存在,即使有抗體也不一定終身有效,但病人二次感染的病徵有可能較第一次輕微。 負責研究的專家稱,病人可多次感染令控疫難度增,未來巿民或要每年接種一次預防疫苗,並可能令醫療系統的壓力等同要面對「兩次流感」一樣。 至於康復者,他建議繼續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亦要接種疫苗。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4. 6 天前 · 即時新聞 - 明報新聞網. 港 聞. 鄧桂思疑因醫生「開漏藥」亡 死因庭陪審團裁定死於不幸. 1. 2. 3. 4. 5. Prev Next. 編輯推介. 最新消息. 港 聞. 荃灣貨車翻側 司機墮橋亡 (45分鐘前) 兩 岸. 泰國警察綁架5名中國遊客勒索 已拘7人 (1小時54分鐘前) 經 濟. 蘋果iPad Pro升級具AI性能 售7999元起 iPad Air售4599元 (2小時1分鐘前) 體 育. 港超|大埔運動場首夜戰 大埔3球輕取港會升第3 李志堅證門將謝家榮留隊 (2024年5月7日 22:11) 經 濟. 房託協會:正制定方案促中港市場發展 (2024年5月7日 22:24) 港 聞. 港鐵官塘綫部分車站 擬暑假停運一日維修 (2024年5月7日 21:02)

  5. 2022年7月11日 · 醫務衛生局長盧寵茂再解釋安心出行實名化及加入「紅黃綠碼」的建議,提出確診人士會列為「紅碼」、入境檢疫者列入「黃碼」行列,並可減少酒店檢疫日數。 而紅黃碼者均禁入醫院、院舍及須除口罩處所。 他未提出有關措施的推行時間表,重申「愈快愈好」。 盧寵茂亦公布,由本周五(15日)起,居家隔離者須佩戴電子手環。 對於上屆政府曾表明「安心出行」無須實行實名制,盧寵茂表示「變幻係永恆,點解要變革就係要應對變幻,疫情係不斷改變,政策亦要因不同情況去作出改變,唔覺得我地喺政策上一啲改變,就表示我地同上一屆政府有啲咩衝突。

  6. 2023年5月23日 · 政府正研究與內地建立恆常器官移植互助機制,醫衛局昨稱近期器官捐贈取消登記數字不尋常,特首李家超要求警方調查。 威爾斯親王醫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李錦滔強調,器官「南下」的機會將遠大於「北上」,指過往本港的器官捐贈基本為本地市民接收,稱「點會可以有機會送上去其他地方」,而內地捐贈數較多,且有一部分在內地無合適病人可接受,稱在此種情况下,希望能讓合適的香港病人受惠。

  7. 2023年10月24日 · 【明報專訊】近年本港電動車數量急增,為配合政府電動車普及政策,消息透露房委會擬斥資近1.3億元,為未來5年新落成的公營房屋項目設置電動車充電裝置和收費系統,包括在所有時租及月租泊車位安裝中速充電器,供私家車、電單車及輕型貨車使用;另39個項目有100個或以上泊車位的停車場,每停車場安裝兩個快速充電器,合共約9500個泊車位配備充電設施。 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副主席陳紹雄擔心,每個停車場只設兩個快充或不敷應用,促房委會妥善管理。 房委會建築小組主席陳志球表示,新落成公屋項目較易規劃,房委會希望將電動車充電設備帶進屋邨停車場,藉此帶頭推動。 明報記者 李淑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