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8月30日 · 疫情改變生活方式,研究發現,兒童的戶外活動時間,由疫情前的每天約1.4小時,減少至每天0.8小時;電子產品使用時間則由每天約2小時,增加至每天3.56小時,而生活方式的改變持續至復常後。 研究又發現,年幼兒童及低收入家庭兒童,在疫情期間更易受影響,增加近視風險。 中大醫學院眼科及視覺科學學系研究助理教授張秀娟指,生活習慣養成後不易改變,加上電子產品普及,學校亦較多使用電子書;如沒有額外干預措施,料未來數年港童近視率居高不下。 兒童愈早患近視 長大後患深近視及眼疾風險愈高. 近視會增加患眼疾的風險,中大醫學院眼科及視覺科學學系何善衡視覺科學研究講座教授彭智培指,相比視力正常者,600度以上深近視者,患黃斑病變的風險高850倍,患視網膜脫落亦高13倍,而白內障及青光眼分別高5倍及3倍。

  2. 2021年10月7日 · 港府銳意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結合港深構建佔地1,100公頃的新田科技城,推動再工業化及生命健康科技發展。 同時重啟馬料水填海擴建科學園,並在流浮山建數碼港式創科設施。 特首林鄭月娥冀借此打造「香港矽谷」

  3. 2022年12月29日 · 醫務衞生局長盧寵茂今在電台節目指,目前情況已經不同3年前疫情初期,政府在過去半年都是平衡抗疫、社會成本和經濟動力朝向復常,今次放寬並不突然。 盧稱,相信市民已經對新冠病毒已多了認識,是時候由政府管控疫情,改為將預防病毒的責任和權力交給市民,由市民自行判斷及決定有否症狀、是否要請假和求醫,相信有助釋放醫管局和院舍人手。 他表示,放寬後感染數字或增加,近日本港污水檢測出的病毒量亦回到年初疫情嚴重時的水平,但現時確診數字已不是重要部分,因本港三針疫苗接種率達到94%,醫療系統韌力亦提高,有信心能夠渡過冬季新冠病毒和流感傳播高峰期,但強調仍要爭取提高疫苗接種率,市民亦不應淡化對疫情對醫療系統的影響,形容「放寬但非放棄」。 田北辰轟取消疫苗通 病人組織:早已無實際意義.

  4. 2022年3月9日 · 據《香港經濟日報》報道,消息指港府初步定於3月26日至4月3日進行全民檢測,最終日子仍待北京拍板。 但有熟悉中方消息人士表示,從副總理韓正及內地專家梁萬年近日的說法來看,全民檢測押後的機會大,因這已非目前抗疫的首要任務;而且感染人數太多,也非強檢的好時機。 此外,目前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每日下午都會舉行記者會,向市民交代最新疫情發展。 消息指,政府今日起會設每日疫情記者會交代政府措施,而記者會將由特首林鄭月娥親自主持,並會聯同不同官員講解相關政策。 今日上午11時,林鄭月娥將在政府總部舉行記者會。 大廈圍封強檢陽性被送青衣方艙,港男分享隔離環境+提醒帶備物資,詳情即睇:【 下一頁 】 快測陽性呈報平台呈報程序.

  5. 2021年7月4日 · 疫苗接種情況有改善,食衞局局長陳肇始說,本港目前已接種逾390萬劑疫苗,當中逾230萬人接種第一劑疫苗,150多萬人已完成接種兩劑。 她又稱,近日本港日均5萬至6萬人接種疫苗,亦有3萬多人預約接種,推算下月底至9月初時,接種率可達5成或以上,但仍然不足以建立免疫屏障。 專家倡逾60歲打針 , 毋須預約 , 長者接種率遠低於多國 , 詳情即睇【 下一頁 】 陳表示,理解市民盼進一步放寬防疫措施,指接種率達7成以上即有條件作考慮。 她又指,本港80歲以上長者的接種率低於1成,60至69歲只有1成多,遠低於歐美或新加坡等7至8成,形容情況不理想。 醫管局及衞生署等,將設法提升安老院舍及社區長者的接種率。 冀本月內能為入境者抽血驗體.

  6. 2023年7月5日 · 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昨發表報告,指日本福島核污水排海計劃符合國際安全標準。 香港核學會主席陸炳林今早出席電台節目時指,報告很多部分的行文字句有不確定性,如採用「知悉」而非「同意」字眼,質疑並非全部.

  7. 2020年11月20日 · 本港新冠肺炎疫情有反彈跡象,消息指今日(20日)新增26宗確診個案,涉本地不明源頭感染,衞生防護中心及醫管局下午會召開疫情記者會,交代最新情況。 政府專家顧問、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今日表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