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3日 · 我的經驗是,用「日常流程中的執行場景」來分類任務,往往可以創造比時間提醒更有效的提醒效果 ,也能夠在不同場景出現時幫助我更有效的利用空檔來完成任務。 (延伸閱讀我的具體作法: 2021覆盤:如何用標籤管理上萬則筆記?Evernote, Notion, obsidian 都適用 ) 而且,比起空虛的時間,實際的場景更能代表執行任務的最適合狀態。 例如, 我到底應該早上8:00還是晚上8:00寫文章草稿呢? 還是說我應該在自己有心力動腦的時候寫文章草稿? 後者就是「場景」 ,也是更適合執行這個任務的真正時刻。 所以我有設計一個「思考動腦」這樣的分類,把那些需要有心力動腦時刻推進的任務放在這個分類,於是我更能善用這些場景去執行更適合的任務。 我在電腦玩物中常常分享這類用場景、情境分類任務的技巧。
2021年1月13日 · 我的 5 個親子練習技巧經驗談. 作者: Esor Huang 1月 13, 2021. Focus by Nick Youngson CC BY-SA 3.0 Alpha Stock Images. 專注力不集中,時間不知不覺被浪費,事情也往往做不好,做不完。. 但是要培養專注力,需要克服很多阻礙。. 我們需要練習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集中 ...
- 不是一般的寫作輸出,而是教學式寫作
- 一,如何設計一個教學題目?設定更好的問題切入點
- 二,習慣測試就會失敗的實驗態度,練習找到更佳解的技巧
- 四,如何寫大綱?如何把方法整理出秩序流程?
- 小結
「因為一篇好的教學文章,關注的不只是我們知道了,還會關注要解決什麼真正的問題?怎麼應用?怎麼在成果創造價值?」「一個好的任務執行,關注的不只是我做完了,還會關注要解決什麼真正問題?怎麼執行最有效率?怎麼為成果附加更多價值?」找出問題:有時候問題隱藏在表面的工具、任務,甚至隱藏在看似問題的問題背後,必須要先找出核心的問題。(類似前面的 Google 地球新工具)設定問題:有時候一個工具本身可以解決很多問題,一個任務乍看之下不一定有問題,但如果能設定問題,成果將會更好。(類似前面的 OKR 書籍心得)學會分析可能性:拆解一個任務時,也會去思考各種可能作法。習慣推翻可能性:在測試的過程,隨時把不可能、沒效率的可能性推翻。搜尋可能解法:知道自己會有知識的侷限,懂得用搜尋去找到更多可能性。繼續實驗測試:找到更好或更適合的方法。歸納:我可能要把各種測試過的做法,進行刪減,去掉跟解決問題無關的部分,並且把剩下的部分做出分類。演繹:我可能要仔細研究每一個步驟的最佳執行順序,以及如何解釋,別人才聽得懂,同時我自己也真的理解。我的筆記,可以讓未來遇到同樣問題的人(或自己)也能解決問題。規劃任務,可以讓未來遇到類似任務的人(或自己)做到最佳流程。2017年3月13日 · 在 2017 年的 3 月 12 日,禮拜天,我完成了自己第一次開辦的全天時間管理課程。. 我雖然常常在寫 時間管理工具 、 時間管理方法 ,但是要規劃一堂「 時間管理課程 」,真的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我當然有很多方法、技巧、工具可以介紹,但不可能全部 ...
2018年7月19日 · 是適合處理特殊工作的情境?還是適合思考的情境?然後優先執行清單中的那一種任務。 這樣一來,我就能善用適合的情境,更有效率完成適合的任務。 從上述的方法出發,我為自己更多的任務都「先安排好情境」,而非安排好時間。
2022年6月28日 · 幫助工作專注與放鬆的 9 個大自然、白噪音、 Lo-Fi 免費音樂電台. 作者: Esor Huang 6月 28, 2022. 最近正在忙著近兩年來的最新著作《防彈筆記法》,新書即將在2022年的7月出版,並且會有一些特殊的附加產品與活動,這本著作是我的多年心血與功力集結之作 ...
2021年1月6日 · 今天要介紹的這款習慣養成追蹤工具:「 everyday 」,正是想要做一款最簡單但剛剛好有效的習慣養成 App ,他的設計好看,但使用起來一點都不複雜,沒有多餘步驟,剛剛好滿足習慣養成的兩大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