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月3日 · 寫作立意庫:一死一生 乃知交情──宋濂〈杜環小傳〉. 【明報專訊】 寫作邏輯. 〈杜環小傳〉記載了常允恭的母親 (常母)因家破而欲投靠他人,最終卻只有主角杜環願意照顧她的故事:. 譚敬先 (常允恭的朋友)拒納常母:常母欲投靠兒子的友人譚敬先,但譚敬 ...

  2. 2023年2月10日 · 有些商號定要插上桃花,店裏擺 人身高的大花瓶,繁花如錦開到天花板,就望來年大展鴻圖。 我想不起外祖母家擺甚麼花,隨 外祖父的早逝,他們家的生意隨即結束,後來舅父們的職業大概也不講究這個。

  3. 2020年12月15日 · 培養對他人的同情關懷 (仁),有兩途徑,其一從親情開始。. 在正常家庭中,子女最能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愛護,因而容易培養出也關心父母的情感 (孝),這是超越一己欲望,關懷他人的開始,連愛護自己的父母也不關懷,又怎能關懷別人?. 所以說:「孝為仁之 ...

  4. 2017年4月7日 · 【明報專訊】一、善用比喻. 作者在論證「賂秦而力虧」部分,以「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比喻各國先祖努力經營,才爭得尺寸土地,其艱辛和困苦,躍然於紙上。 可是,各國子孫不珍惜祖業,輕賤地割讓披荊斬棘得來的土地給秦國。 作者把各國子孫割讓土地的態度,形容為「如棄草芥」,正正將子孫的不孝和怯於秦國的態度,呈現於讀者眼前。 二、善用誇張. 作者運用誇張手法,將論點及看法鮮明地表達出來。 例如在說明各國割地賂秦之不智時,作者先指出各國先祖非常艱難才得到「尺寸之地」,以見土地得來不易。 不過,各國的子孫不珍惜先祖經營的祖業,為求安寧,將祖業輕率割讓。 作者運用誇張手法,例如「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誇大割地的速度,突顯割地賂秦的不智。 此外,賂秦各國為求安寧,不惜割地求和。

  5. 2016年9月30日 · 內容分析. 1)交代身份. 作者因為革新失敗,被貶永州,一直被投閒置散。 由於自己是帶罪之身,因此自稱「僇人」,至於「恆惴慄」,就是指終日戰戰兢兢的心情。 2)遊歷過程. 作者在公餘與友人結伴,在永州附近遊歷。 作者寫一行人遊歷了「高山」、「深林」、「迴溪」,並自言是「幽泉怪石,無遠不到」,自以為已經盡覽永州奇山異水。 3)宴飲過程. 作者在遊歷的時候,跟友人「披草而坐」,甚至是「傾壺而醉」,喝醉後就「相枕以臥」,平日思慮的事情,在夢中也會出現,醒來之後,就想離開當地。 佈局重點. 作者撰寫這一段的目的: 1.交代身份,並為遊西山作鋪墊。 2.以永州各處山水,突出西山景色奇特,與別不同。 3.作者遊西山前「起而歸」,跟下文遊歷西山後「猶不欲歸」的表現,形成強烈對比。 第二部分:得見西山.

  6. 2022年11月29日 · 1. 人各有其本性,各有志趣,並能樂在其中. 鳶飛魚躍,各適其性. 《詩經》有詩句云:「鳶飛戾天,魚躍于淵。 」意思是鷹在天空飛翔,魚在水中騰躍。 這是比喻萬物按其本性而動,各適其性。 我們不會勉強魚於天上飛,不會妄議鷹何不在水中游,便是此理。 〈吾廬記〉作者魏禧所說也是同理,他說若有人終身不欲出門,走路要瞻前顧後,遇三尺寬的溝渠便恐懼,他不會勉強這個膽小的人出門闖蕩,因為出門並不符合他的本性,他不會樂在其中。 反之,若如弟弟般喜歡縱情山水,尋訪良朋,採集各地不同的風土人情,決不會勉強他坐守家中。 為實踐志向死而無怨. 〈吾廬記〉作者引用了孔子的話:「志士不忘在溝壑。 」說有志之士並不懼怕為志向而死在山溝,同樣道理,他弟弟季子禮的志趣是外遊,若是因外遊而死了,亦當死而無怨。 為保志向與友絕交

  7. 2017年5月26日 · 閱讀篇章:周作人〈沉默〉. [2017.05.26] 發表 推文. 【明報專訊】 (第1段)林玉堂①先生說,法國一個演說家勸人緘默,成書三十卷,為所笑,所以我現在做講沉默的文章,想竭力節省,以原稿紙張為度。. (第2段)提倡沉默從宗教方面講來,大約很有材料,神秘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