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4月22日 · A股當然是受到疫情及宏觀經濟擔心影響,惟除了內部因素外,全球新興市場都是受到壓力,因為美國收緊貨幣政策,美滙指數強升至100水平,美國10年期債息又升至近3厘關口。 資金從新興市場流出壓力。 事實上,不單看人民幣及港滙,日圓滙價近日都大幅貶值,由今年3月115水平跌至128,幅度超過一成。 隨着5月加息力度提高,資金外流的壓力要小心將持續,什至加大。 港股估值雖然已叫低,但短期很難從大潮獨善其身。 內地貨幣政策放鬆,但明顯不敢太進取,降存款準備金率幅度較預期低及維持4月貸款市場報價利率 (LPR)不變,或多或少反映人行保留子彈,只要求用好用足措施。 鼓勵消費是方針,相信也會做好,但短期實行不易,要待時間反映,疫情始終限制行動及消費意欲。

  2. 2021年2月23日 · 首先現時市場將焦點放於美長債急升的問題上此問題難以在短時間內突然消失 (除非聯儲局突然又出手但機會不大),估值偏高的新經濟股調整亦未必在一兩日內完成再者近日推動指數向上皆以舊經濟股為主 (中移動等已連升多日),反而新經濟 ...

  3. 2022年5月19日 · 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業務則有10%增長,但金融科技因為疫情增幅見放緩,而企業服務收入由於主動減少虧損合同,所以同比稍為下跌。 騰訊業績繼續反映有增長壓力。 成本同比增長高於收入,但按季看成本已下跌,可見有着手控制支出。 騰訊今日面對沽壓較,半日跌6.62%。 從京東及騰訊的業績來看,科技股在經濟逆風中有盈利下行壓力,所以估值亦被下調,但從長綫看則有吸引力。 因此,短期股價相信仍波動,上升是靠政策憧憬令估值修復。 要搵機會,火電股是昨日獲捧的板塊,因為市場分析認為內地要求碳達峰碳中和要以煤為主為基本國情,而且不要出現「拉閘限電」,所以有利相關股份表現。 不過,火電股盈利受煤價左右,若中長期買入可再生能源龍頭之一的龍源電力 (00916)會是較佳選擇,公司在4月底公佈的業績也符市場預期。

  4. 2022年4月26日 · 中港股市面對問題是要找到一個破局點消費本應是最不受經濟周期影響但自從去年打擊互聯網平台谷消費後消費出現降溫到今年疫情再爆發民眾消費意欲就更低。 部份市場人士現時已看內地要到近年底才有機會放寬限制措施。 很多一度反彈的消費股都掉頭下挫,海底撈 (06862)昨日急跌15.78%。 科技本應受疫情影響較低甚至受惠,好像應多了人玩遊戲及觀看視頻,可是嚴厲整頓遊戲、直播、視頻及多方面的監管,即使公司交出好業績及用戶增長,股價因前景陰霾下跌。 短期中港股市仍面對壓力,在A急挫後,可能會有反彈,特別是要先止住急跌局面,好像內地出手嘗試穩定人民幣滙價,但即使出現反彈都不要太進取,並且只可以抱超短綫心態,直到出現根本性變化。

  5. 2021年12月13日 · Omicron再肆虐,供應鏈中斷問題仍然未能解決,加上原材料價急升及部分國家大量職位空缺等問題,為通脹可能再惡化提供助燃劑。 2022年投資主題之一就是如何抗通脹之餘,為資本增值。 就算所謂高息股帶有7厘至8厘息,亦可能是賺息蝕價的陷阱。 以下有兩隻收息股可考慮有望賺息兼賺價。 恒生銀行. 恒生 (0011)銀行已踏入88 周年,是本港主要本地銀行之一,服務超過350 萬名客戶。 更多內容: 恒生業績靠穩收息仍可買? 該行主要業務包括財富管理及個人銀行、商業銀行,以及環球銀行及資本市場。 恒生同時亦提供全面人民幣服務,受惠跨境理財通業務。 該行收入主要來自利息收入及非利息收入,利息收入收外包括淨服務費、交易、保費等收入,以今年上半年為例,淨利息收入佔總營業收入達46%。

  6. 2023年10月29日 · 1973年和1979年發生了兩次重大的原油危機。 由於阿拉伯國家對以色列的軍事行動,當時阿拉伯石油出口國組織(OPEC)因阿拉伯國家對以色列的軍事行動而對美國、加拿大和其他支持以色列的國家實施了石油禁運。 這導致全球原油價格暴漲高昂的能源成本對經濟產生了嚴重的衝擊加劇了滯脹問題。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OPEC中的阿拉伯成員國宣佈對西方國家實施減產提價的措施,國際市場上原油價格從1973年初2.95美元漲到11.65美元。 這是其中一次最嚴重的全球經濟危機,所有工業化國家的生產力增長都明顯放緩,1974年美國、英國和日本甚至出現了經濟負增長。 1975年美國通脹率達到12%惡性通脹區間。 1978年底,伊朗一度停止輸出石油60天引發第二次石油危機。

  7. 2021年2月9日 · 而資金泛濫所衍生的其中一個問題就是促使通脹出現及面臨加息的風險不過因金融海嘯而出現量化寬鬆 (QE) 過後,通脹遲遲未見出現 (低於聯儲局早年長期通脹目標2%水平)。 近日不少跡象皆顯示,高通脹有機會在美國重臨,包括: (1) 商品價格急升 (例如油價及其他資源); (2) 美國長債孳息率上升; (3) 美國抗通脹債券急升等等。 若高通脹突然來臨,確實有機會迫使聯儲局改變現時寬鬆的貨幣政策,股市及債市亦必然會即時作出反應。 但有趣的是,美國新任財長即時大派定心丸,指一旦出現通脹風險問題,聯儲局亦有工具應對 (但未有提及方式)。 到底是否真的如此具有信心,還是因為美國經濟已經岌岌可危 (穩定經濟比其他一切重要),那就只有時間才能證明。 但無論如何,大家亦應對通脹突然出現的可能性存有介心。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