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7月19日 · 中醫醫院預計於2025年第二季啟用為市民提供門診及住院服務象徵香港中醫藥發展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回顧過去30年來的中醫發展,中醫經歷了一系列的專業化進程,香港市民對中醫藥的信心也不斷增加。 我們的研究發現,市民對中醫藥知識的認識仍不足夠,有機會影響他們的健康及使用中醫的意願。 然而不少受訪者都表示有興趣進一步認識中醫藥知識,故此我們認為,政府在中醫醫院啟用前,也應該着手積極推動中醫藥普及教育。 市民對中醫藥知識有偏差. 我們獲中醫藥發展基金支持,進行了一項名為「香港市民中醫藥使用情况:社經背景、選擇過程與政策面向」的研究,在2020年底至2021年初委託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透過電話訪問1502位18歲或以上的市民,了解他們的中醫藥使用習慣及態度。

  2. 2022年11月23日 · 補腎養生操. 動作一:原地踏步,腳踏湧泉穴。 分開雙腳,雙眼向前望,左右腳踏步為1,做8。 留意腳踏地時,前腳掌宜先落地,幫助刺激位於腳掌心、屬腎經第一大穴的湧泉穴。 動作二:右手繞過頭頂百會穴,輕穴位至微微痠痛,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抓住耳朵上方,向上拉10次,然後換左手。 動作三:手放關元穴(肚臍中三寸處,約四指寬的位置),用手心順時針打圈搓揉約10秒。 註:各人體質不同,如感不適,應立即停止,並向註冊中醫或家庭醫生查詢。 文:何芍盈 拍攝:丁啟健 剪接:何芍盈. 冬天養生: 飲食宜健脾養腎 中醫介紹補腎4食材. 中醫提醒:黑色食物非全部皆補腎. 飲食宜溫補忌辛辣多肉 中醫提醒燒烤打邊爐易上火. 中醫提醒保暖頸部防落枕 熱敷按穴位助紓緩. 中醫教路:按摩6穴位保暖 衣著3注意.

  3. 2024年4月30日 · 記者從網上查詢得知簡單來說經絡檢測是通過偵測十二經絡的原穴即精氣匯聚的地方),測定這些穴位的電流和電阻狀態。. 假設穴位的電阻愈高通過的電流愈小就像是中醫裏的虛症現象。. 沒想到看個病也能增長知識希望這儀器真的有用 ...

  4. 2023年5月17日 · 世界高血壓日成年人上壓140或以上下壓90或以上屬高血壓 衛生署籲至少兩年量血壓一次. 每年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壓日」,衛生署2020至22年度人口健康調查顯示本港15至84歲人士的高血壓總患病率為29.5%女性為26.2%男性為33.2%),高血壓總患病率隨年齡 ...

  5. 2024年1月15日 · 中醫對青光眼的認識始於唐代臨牀上肝火氣鬱和腎虛是常見病機患者可通過中醫治療配合養生改善眼壓和眼底健康以穩定病情保住視力。 報料

  6. 2024年5月6日 · 飲食習慣會否影響頭汗增多? 辣椒、蒜、火鍋等食物容易發汗,應少吃。 中醫有否方法減少頭部大量出汗? 按以下穴位有助改善發汗排熱、幫助身體散發熱氣: 1.大椎穴. 位置:低頭時,脖子和背部相接的地方,有塊明顯骨頭隆起,大椎穴就在它的下方凹陷處(「第七頸椎棘突」與「第一胸椎棘突」之間隙)。 功效:升陽、益氣、退熱、補虛。 方法:每次按10. 注意:脊柱骨折或表面有傷口不能按. 2.合谷穴. 位置:虎口併攏,位於肌肉凸起最高處。 功效:疏散風邪,開關通竅,清泄肺氣,和胃通腸。 方法:每次按10. 注意:如該位置有傷口不能按. 相關字詞﹕ 頭汗 出汗 中醫教路 編輯推介 熱門HOTPICK. 上 / 一篇新聞. 天氣炎熱,不少人頭部會大量出汗,令頭髮濕透。

  7. 2020年1月13日 · 2020年1月13日星期一. 求同存異擺在香港中醫發展前面的五大議題趙永佳施德安) (09:00) 圖1之1. 在剛過去的12月政府舉辦應對季節性流感記者會食衛局長陳肇始呼籲西醫和中醫一起對抗流感同時強調政府對中醫的支持食衛局顧問中醫師吳梓新也報告中醫在流感高峰期的角色講解中醫如何對治外感病流感)。 有中醫師在政府記者會上以官方代表身分發言,可見中醫作為一個醫療專業,得到了更多的公眾支持和認可。 另一方面,食衛局亦已設立中醫藥處以推動中醫藥發展,聘請中醫師加入部門擔任顧問,設立中醫醫院提供純中醫及中西醫協作服務,並成立中醫藥基金鼓勵中醫藥理論、實務、專業發展及大眾認知的研究,為香港中醫發展在臨牀實踐、科研和政策發展層面,創造了更多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