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常见症状. 贫血、颈椎病. 西医学名. 血压性眩晕. 所属科室. 内科 - 血液内科. 类 型. 6. 目录. 1 血压性眩晕. 2 注意事项. 3 用药指南. 血压性眩晕. 播报. 编辑. 血压或低血压均可引起眩晕。 低血压的诊断常常被忽略,但并不少见,虽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但其危害却极大。 低血压分为 原发性低血压 、 直立性低血压 和症状性低血压三大类。 直立性低血压又可分为特发性 体位性低血压 和继发性体位性低血压。 成年男性血压一般不得低于13-15/8-9千帕(100-110/60-70毫米汞柱);成年女性不得低于发12-13/7-8千帕(90-100/50-60毫米汞柱)。 这一疾病引起的眩晕有以下特点: (1)原发性低血压的眩晕发病率,女多于男,老年人多于中青年人。

  2. 头晕(dizziness)是一种常见的脑部 功能性障碍 ,也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 为 头昏 、 头胀 、头重脚轻、脑内摇晃、眼花等的感觉。. 头晕可由多种原因引起,最常见于 发热 性疾病、 血压 病、 脑动脉硬化 、 颅脑外伤 综合征、 神经症 等。. 此外,还见于 ...

  3. 颅压(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又称颅压综合征,是神经科常见的综合征,指颅腔内的压力即脑内压力增高。 一般颅内压力常用腰椎蛛网膜下腔的脑脊液压力来表示。 临床上以头痛、呕吐和视乳头水肿为其主要特征。 正常颅内压是正常人在水平卧位时经腰椎穿刺所测得的压力,正常成人为80~180mmH2O,儿童为50~100mmH2O。 如果压力超过200mmH2O,一般认为是颅内压增高。 积极防治原发病是最主要的治疗措施。 中医病名. 颅压. 别名. 颅压综合征. 就诊科室. 神经内科. 常见发病. 颅腔. 常见病因. 脑容积增加、脑脊液增多、颅内血液容积增多等. 展开. 常见病因. 脑容积增加、脑脊液增多、颅内血液容积增多等. 收起. 常见症状. 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等

  4. 常见症状. 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烦躁不安、兴奋、癫痫发作、阵发性呼吸困难、疼痛等. 目录. 1 病因. 2 临床表现. 3 检查. 4 诊断. 5 鉴别诊断. 6 治疗. 7 预防. 病因. 播报. 编辑. 1.原发性 血压. 血压 脑病在原发性 血压 患者中发病率占1%左右, 血压 病史较长,有明显脑血管硬化者更易发生。 既往血压正常而突然出现 血压 的疾病,如:急进性血压和急性肾小球 肾炎 病人也可发生。 伴有肾功能衰竭的血压患者亦易发生血压脑病。 2.继发性血压. 如 妊娠 期血压疾病、肾小球 肾炎 性血压、 肾动脉狭窄 、 嗜铬细胞瘤 等继发性血压易发生血压脑病。 3.某些药物或食物诱发血压脑病.

  5. 颅内压增高 (increased intracranial pressure)是神经外科常见临床病理综合征,是颅脑损伤、脑肿瘤、脑出血、脑积水和颅内炎症等所共有征象,由于上述疾病使颅腔内容物体积增加,导致颅内压持续在2.0kPa (200mmH20)以上从而引起的相应的综合征称为颅内压增高。 颅内压增高会引发脑疝危象,可使病人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因此对颅内压增高及时诊断和正确处理,十分重要。 西医学名. 颅内压增高. 外文名. increased intracranial pressure. 所属科室. 外科 - 神经外科. 常见发病部位. 大脑. 传染性. 无传染性. 目录. 1 疾病简介. 颅内压的形成与正常值. 颅内压的调节与代偿. 2 病因. 3 病理生理.

  6. 1、用拇、食、中指揉搓 耳廓 及耳后颈部十多次,再按揉 耳门 、 听宫 、 听会 、 翳风 等穴,每穴15-30秒。. 2、用拇、食、中指捏住 耳廓 做 牵引法 十多次,然后用中指插入耳内做快速的震颤法。. 与此同时,病者自己用手捏往鼻子向外鼓气,可反复做2-3次 ...

  7. 脑积水Hydrocephalus不是一种单一的病脑积水多见于各种颅脑外伤后或颅内肿物使得脑脊液吸收障碍循环受阻或分泌过多而致脑室系统进行性扩张或蛛网膜下腔扩张按压力可分为高颅压性脑积水和正常颅压脑积水根据脑脊液动力学可分为交通性和梗阻性。 早期CT表现为脑室系统进行性扩张或(和)蛛网膜下腔扩张 [1]。 其典型症状为头痛、下肢无力、起步或步态站立不稳、尿失禁、共济失调、反应迟钝、进行性自主语言躯体活动减少,腰穿观察后可确诊。 中度与重度脑积水通过一次CT扫描脑室普遍扩大,并伴有大小便失禁、进行性痴呆、卧床不起 [2]、便秘、视力模糊,视神经乳头水肿,偶伴复视,眩晕及癫痫发作,即可确诊。 未经治疗的脑积水,也可因脑室系统进行性扩大,继发脑组织萎缩变性。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