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8日 · 極端高溫對物流業生產力造成重大打擊,研究發現,高溫導致每年的環球生產力損失約3,000億美元。 此外,圍繞高溫相關疾病的健康與安全問題湧現,成為電子商貿及物流公司的主要議題。 僱主需要考慮多方面的影響,包括製冷及燃料成本上升、法律責任,以及高風險環境下的潛在生產力損失。 我們估計,暑熱壓力將開始對配送及倉儲公司的利潤產生更顯著的影響, 對供應鏈的氣候預警. 從宏觀角度來說,極端天氣是多方持分者及投資者應日益關注的問題。 世界經濟論壇在2024年宣佈將極端天氣列為未來十年的首要關注點,並警告未來十年的極端天氣事件將會更為嚴峻。 作為長線投資者,不難發現極端天氣帶來多項新的金融和監管風險。 要分辨哪些公司有能力應對極端天氣絕非易事,毫無疑問需要深入的基本因素研究。

  2. 2021年3月29日 · 事件引發社會關注服裝行業的勞工權益非營利組織時裝革命Fashion Revolution因而成立旨在關注服裝品牌在勞工權益環保問題及管治方面等的透明度。 組織每年均會公布《時裝生產透明度指數》(Fashion Transparency Index)。 在消費者的壓力及ESG的大趨勢下,不少品牌的資訊透明度均有顯著提升,以H&M為例,由2017年44%提升至2020年的73%。 【魔鬼的誘惑 回報更勝ESG? 罪惡投資更具抗跌力? : 按此 】 ESG評分高 代表企業ESG表現佳? 近年不少評級機構制定ESG評級標準,將企業在ESG的表現具體化,成為投資者的參考指標之一。 不過,ESG評級在多大程度反應企業的真實表現?

  3. 2020年1月23日 · WTO在2001年推出的多哈回合貿易談判,由於各國分歧嚴重,直至現在仍沒有產生共識。 更為沉重的打擊是WTO的上訴受理機構(appellate body)即日停止運作,失去解決貿易爭端的能力。 可見,雖然特朗普主張的雙邊貿易談判手段無疑對多邊主義造成衝擊,但即使有朝一日白宮易主,國際貿易關係發展的方向恐怕會繼續向雙邊形式傾斜。 除非WTO能夠進行有效的改革,否則國際貿易關係將逐漸被雙邊協議重塑。 3.英經濟顯韌性 歐盟難安枕. 英國在脫歐問題上一拖再拖。 縱使脫歐進程不甚理想,有關英國經濟因為脫歐而出現崩潰的預言一再落空,反而是歐盟的前景更值得擔憂。 英國在2018年對歐盟預算的淨貢獻達到110億英鎊。

  4. 2021年3月26日 · 新疆棉花被多個知名國際品牌H&M、Nike、adidas等拒用,事源與瑞士良好棉花發展協會(BCI)一份去年發表的報告,指新疆存在「強迫勞動」的聲明有關。 事件形成風波,中方指品牌拒用新疆棉花屬污名化中國,並在內地民間引發抵制浪潮。 服飾品牌屢被批評過量生產,不符合提倡環保的社會風氣。 在追求盈利的同時,近年服飾品牌漸關注環境、社會及企業管治(ESG),為何ESG對服飾品牌愈來愈重要? 【企業環保不達標 隨時被列投資黑名單: 按此 】 時裝品牌由每季度推出新產品,演變成每月、每周,甚至每天都有新設計出爐的「快時尚」。

  5. 2023年12月13日 · 分享:. COP28 五大關注要點 貿易融資如何緩解氣候變遷?. 最新一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締約方會議第二十八屆會議,俗稱COP28)已在11月底於杜拜舉行,是次熱門議程包括熱浪對人類健康的影響,以及貿易如何有助我們緩解氣候變遷問題。. 氣候問題引關注 可 ...

  6. 2018年11月21日 · 根據黑天鵝效應一書形容黑天鵝效應的事件有三大特性: (離群值outier),因為它會出現在一般的期望範圍之外過去的經驗讓人不相信其出現的可能; (二)為現時的社會或市場帶來極大衝擊; (三)一旦發生,人會因為天性而為它辯解,讓這事件成為可解釋或可預測。 (這只是解釋人類現象的一環,非黑天鵝事件的必要條件。 問:黑天鵝效應源自哪裡? 答:黑天鵝效應源於十七世紀的歐洲,當時歐洲人相信世界上天鵝都是白色。 直到1697年,歐洲人發現了澳洲後才認知到世界上竟然會有黑色的天鵝。 後來的人就以黑天鵝效應來形容極為罕見、在常理之外,以及產生極端影響的事件。 問:黑天鵝效應有甚麼啟示?

  7. 2018年10月25日 · 今次為香港歷年最大的資料外洩事件國泰疑違反了歐盟私隱新例隨時有機會被重罰。 歐盟私隱新例是甚麼? 今年起,各大網站都要求用戶更新私隱設定,包括授權網站使用 Cookies,就是源於歐盟私隱新例。 歐盟私隱新例《數據保障條例 (GDPR)》(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是為了保障網上用戶資料及規管網絡公司而設。 新例一直被喻為史上最嚴厲的私隱保護法,因規管範圍擴大至擁有歐洲公民客戶資料的公司,任何國際公司亦無可倖免。 條例嚴格規定,一旦發現資料洩漏,機構委任的資料保障主任必須於72小時內通知歐盟的監管機構。 若觸犯法例,視乎情况嚴重性,最高罰款為2000萬歐元(約1.78億港元)或該機構於全球的4%營收。 國泰有違反歐盟私隱新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