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27日 · 中西方的歷史文化差異中國的現代化歷程及近四十年的經濟奇蹟當前投資人尤其是海外投資人對中國的悲觀情緒經濟發展的三個不同階段今天中國與西方的位置中國經濟的增長潛力首先我們會討論中國和西方有何差異各自有何獨特之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些差異和獨特之處。 大多數西方人都是以西方眼光看中國,而大多數中國人都是以中國眼光看其他國家。 這種差異性導致了許多迷茫和誤解。

    • 那些年,《經濟學人》對中國做出的「反向預測」
    • 「人口拐點」也是「經濟拐點」?
    • 「勞動數量」Vs「勞動質量」
    • 是什麼真正主導着中國經濟
    • 中國不會「抄差生作業」,更不會「經濟自殺」
    • 500年的傲慢與壓迫可以休矣!
    • 備註

    為了避免有人認為筆者是在抹黑《經濟學人》,我們不妨看看它以往預測中國的「戰績」。為避免曲解,下文所引用的例子將取自代表《經濟學人》主要觀點的最重要的版面——頭版和特別增刊。 首先讓我們回溯到25年前《經濟學人》在1997-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期間對中國的預測。1998年10月24日,《經濟學人》在題為《中國會是下一個嗎?》的頭版文章中提出了一個問題:「中國的增長是否正在放緩,甚至陷入停頓?……是的。」然後,它又提出一個問題:「由此產生的失業是否會引發政治動盪,或者領導層之間的權力鬥爭?……是的。」 事實上,眾所周知,中國經濟在亞洲金融危機期間基本穩定,並沒有因為失業導致政治動盪,更不用說「權力鬥爭」了。 4年後的2002年6月15日,《經濟學人》推出題為《喘不上氣的中國龍》特別增刊。它就中...

    上面的例子已經證明,過去數十年《經濟學人》對中國的預測都不准,那最新的這篇封面文章《中國見頂了?》中得出的「中國的崛起已經完結」這一結論是否靠譜呢?這篇文章的具體內容中提到,「原本的順風正在轉變為逆風」:「第一股『大風』來自人口統計。近10年來,中國勞動年齡人口呈下降趨勢。2022年,中國人口達到頂峰……再見了,曾經擠滿『世界工廠』的年輕工人們。」 《經濟學人》接着寫道:「中國今年已經將其經濟從『動態清零』政策的封鎖、隔離和其他限制中解放出來。但它並沒有擺脫對其增長前景的長期擔憂。人口正在減少,其史詩般的房地產繁榮已經結束。」據推測,中國整頓電子商務行業會引發問題。至於與美國的比較:「有人問,中國經濟增速快於美國的情況又能維持多久?」通過引述上面這些「值得關注」的問題,得出了中國經濟已經「見...

    由於勞動力是「中國見頂論」的焦點,因此將首先分析這一問題。 圖3中關於勞動力投入的詳細數據,反映了「中國將未富先老」這種老套論點的第一個基本算術謬誤——沒有區分勞動力投入「質量」(勞動力的教育、培訓等水平)和勞動力投入「數量」(勞動工時)。 這種謬論即便對於非經濟學專家來說也很容易搞懂。以韓國勞動力舉例——選擇這個國家是因為它擁有當今世界最頂尖的高等教育水平。1945年,韓國85%的人口生活在農村地區,文盲率為88%。如今,韓國85%的人口生活在城市地區,高等教育的入學率相當於相關年齡組的全部人口。中國正在經歷相同的歷史進程——曾經農村地區佔國家的大多數,到2021年,城市化率已達到65%;到2022年,高等教育入學率達到60%。 2022年,在韓國擁有大學學位(可能是工程或計算機博士學位)...

    說到對中國經濟發展有重大影響的因素,不妨再以2011-2021年這一時期的最新數據為例。 在此期間,中國GDP年均增長6.7%。不同投入對增長的詳細貢獻如圖4所示。圖4隻是用不同的方式來呈現圖3所呈現的事實——圖3顯示了不同投入對中國經濟增長的相對貢獻,圖4更為直觀,顯示中國GDP增長的多少是由於哪些不同的投入導致的——可以很容易地看出哪些變化會嚴重影響中國經濟增長,哪些變化不會。也即是說,什麼變化會,而什麼變化不會影響中國經濟增長達到真正的「峰值」。它還可以很容易地計算中國是否能夠實現4.6%的GDP年均增速,這是實現到2035年人均GDP翻一番的目標所必需的。 從中可以看出的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勞動力供給變化產生的影響相對較小。假設沒有做出任何改變來抵消勞動力數量下降的趨勢,例如退休年...

    毫無疑問,從既有的事實來看,如果中國大幅削減投資水平,其經濟增速確實會大幅下降——因為78%的中國經濟增長源自資本投入。那麼問題來了,中國為啥要大幅削減投資佔GDP比重呢? 他們所宣稱的原因是因為中國不同於其他經濟體。比如,凱投宏觀——與洛伊研究所或高盛的研究不同,凱投宏觀甚至沒有正確量化其研究結果,但仍被《經濟學人》作為引用來源——宣稱:「我們預計,到2030年,中國經濟增速將降至2%左右。」報告指出:「中國擁有異常龐大的資本存量……如果中國的資本存量與GDP之比繼續似過去十年快速增長,它很快就會遠高於其他主要經濟體。」 高盛同樣認為,中國投資占其經濟比重將大幅下降:「投資佔GDP比重預計將從2022年的42%降至2032年的35%。」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顯然是因為中國目前是一個中等偏上...

    這些事實問題對任何認真思考的人來說都是顯而易見的,是什麼造成了對這一切的視而不見?也許,只有無意識的傲慢才能解釋其中的原因。 《經濟學人》、高盛等機構都注意到了中國經濟發展速度遠高於其他經濟體。但是,他們並沒有因此得出中國制度具有優越性的結論,而是得出結論:中國一定是錯的,他們一定是對的!原因是,接受事實將顛覆他們有意識或無意識、傲慢地看待世界的方式。鑑於此,他們陷入選擇性失明。 首先是中國共產黨的作用。正是中國共產黨,而非其他政治力量,創建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種史無前例的經濟體制,取得了人類史上主要國家中最快的經濟增速和生活水平增速,以及最大的減貧成就。總的來說,它幫助中國實現了人類歷史上最多數量人口生活水平的最大改善。有些人認為,中國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可能是憑空而來,沒有思想或理論引導,...

    本文藉助增長核算法框架論述了「中國見頂論」存在的問題,這僅代表筆者個人觀點。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即將於5月19日發布的報告《過於離譜 ——「中國崛起頂峰論」批判》,則對「中國見頂論」的錯誤之處進行了全面的分析。

  2. 2023年10月23日 · 疫情房地產周期貿易戰技術戰等多重因素疊加這兩年的中國經濟確實不太理想致使歐美媒體一邊倒的唱衰中國國內也有不少雜音但必需要強調的是看經濟發展不可以斷章取義更不能只看單一時間段數據或者是單一品類數據。 以並不太理想的進出口數據來舉例。 2019年前三季度,進出口總額22.91萬億元;2020年前三季度23.12萬億,2021年前三季度28.33萬億,2022年前三季度31.11萬億,2023年前三季度30.80萬億。

  3. 其他人也問了

  4. 2024年3月16日 · 41. 2024年兩會召開中共二十大換領導班子之後由李強帶領的新政府帶來的首份政府工作報告》,而今屆兩會最受關注的話題就是中國經濟發展問題。 「中國是2023年的輸家」、「中國是反全球化的輸家」、「中國是貿易戰的輸家」……這是《華爾街日報》在2023年歲末報道中國時用的句式。 此外,「中國經濟是否會陷入『停滯的十年』」、「中國經濟陷入惡性循環」這些雜音也不絕於耳。 當然,西方媒體將中國定義為「loser」,這不是一個新聞,而是西方媒體多年來的慣用伎倆,同「中國崩潰論」、「中國經濟登頂論」如出一轍。

  5. 6 天前 · 其次,中國式現代化要實現什麼發展目標,包括經濟、民主、精神、共同富裕、人與自然。 第三,對人類的貢獻。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式現代化不僅關注中國,還放眼世界——「人類命運共同體」和「人類文明新形態」,既是在談中國對世界的貢獻,也是在談中國希望世界做出什麼改變。

  6. 2022年8月24日 · 民生問題往往是經濟發展在分配環節的衍生經濟景氣指數牽涉民生冷暖民眾對於錢袋子」,以及收入預期的感知又往往回饋到經濟大勢兩相交織必然愈纏愈緊若不以絕大的勇氣快速破解或將出現結構性困擾一旦喪失信心,「提振經濟就會淪為一句空話這表明當下的中國經濟正面臨着一個絕大的坎兒」。

  7. 2021年1月24日 · 在投資領域中國經濟結構轉型的力度更加明顯成為未來經濟增長的新動力。 2020年中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錄得51.89萬億元,按年增長2.9%。 儘管受疫情影響,製造業投資增速下降了2.2%,但是,中國在高技術產業投資比上年增長10.6%,增速高於全部投資7.7個百分點,拉動全部投資增長0.8個百分點。 具體來看,中國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增長11.5%,佔全部製造業投資的比重比上年提高2.8個百分點。 其中,醫藥製造業投資增長28.4%,計算機及辦公設備製造業投資增長22.4%,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投資增長8.2%。 中國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增長9.1%,增速比全部服務業投資高5.5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