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瞻云. 2021 年度新知答主. 7349 人赞同了该回答. 饥荒尚食人,岂能不食蝗。 关于食蝗虫,是古人饥荒时迫不得已的行为。 蝗虫体内含有 氢氰酸 。 氢氰酸的致死量仅仅为 1 mg/kg。 高聚集区的蝗虫,一只就可能造成轻度中毒症状。 当然中国科学院虽然并没有给出蝗虫聚群分泌氢氰酸的具体含量,但至少能让鸟类轻度中毒。 虽然高温下,氢氰酸会挥发和燃烧,但难保残留,如果大量吃蝗虫,摄入的氢氰酸很有可能达到致死量。 故而,即便要吃蝗虫,也要专门捕捉尚未变色的蝗虫,毕竟颜色特征还是容易区分。 哪怕非得吃有毒的蝗虫,也要炸烤熟透,最大化地降低氢氰酸含量。 另外,可以专门针对 若虫 ,方便捕捉,还无毒。 而且吃若虫,从人工防治虫灾方面来说,也会更加有效一些。

  2. 李萌. 35 人赞同了该回答. 蝗虫趋水喜洼蝗灾往往和严重旱灾相伴而生有所谓旱极而蝗”、“久旱必有蝗”。 现在在关于蝗灾发生的频度与强度防治蝗灾的措施方法等问题上的研究投入了颇多精力有关研究呈现出多角度系统全面深入探讨的趋势尤其是在多学科知识交叉运用方面更为突出通过基本的 气象检测 和数据分析,可以预测蝗灾的发生,采取化学防治、 生物防治 和物理防治的方法进行处置,如在蝗灾区养鸡养鸭,采用微生物农药感染蝗虫等。 现在的蝗灾主要在 黄泛区 和草原区,基本上每年都会发生,现在应对的措施多了,不会造成大范围减产绝产,所以报道的少了。 编辑于 2018-02-04 17:47. OoSmi1e菲. 非著名的知乎0粉答主. 12 人赞同了该回答.

  3. 2019年6月21日 · 2 人赞同了该回答. 蝗蟲 是蚱蜢變異的。. 這個BBC很像拍過片。. 引現成文獻給你,維基百科:「蚱蜢,在中國北方也稱 蛨(螞)蚱 ,古稱虴蛨。. 是蝗蟲和 螽斯 共有的俗稱,但一般多指蝗蟲而言。. 在生物學分類上,「蚱蜢」一詞可分指「菱蝗科」和「 ...

  4. 2020年2月24日 · 54,781. 9 个回答. 且听风吟. 自会有人记得我,我说,即使在另一个时代. 你以为的蝗虫是酱紫安安静静的带你上门来抓. 而真正的蝗虫是酱紫. 不要以为数量多就是好事. 成群结队的蝗虫是不能吃的! 因为群居的蝗虫会启动 蝗虫群体防御机制。 中国科学院康乐院士、魏佳宁副研究员团队对“蝗虫群体防御机制”的做过研究,蝗虫能够在独居与群居这两种生活方式间来回“切换”。 团队研究发现,群居型蝗虫会大量释放挥发性化合物苯乙腈,而散居型蝗虫几乎不合成苯乙腈,并且群居蝗虫在遭到攻击时会立即将苯乙腈转化为剧毒化合物氢氰酸。 当蝗虫大量聚集时,其天敌不喜欢吃蝗虫,原因便在于此。 这时的蝗虫,不仅动物不能吃,人也无法食用。

  5. 2019年6月28日 · 中国救荒史统计秦汉蝗灾平均8.8年一次两宋为3.5年元代为1.6年清两代均为2.8年受灾范围受灾人数堪称世界之最但是近几十年来我国蝗虫灾害时有发生但是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这里面少不了中国吃货的贡献

  6. 11 个回答. 默认排序. 苏澄宇. 2021 年度新知答主. 372 人赞同了该回答. 蝗虫离我们并不远几只蝗虫聚集在一起并不能称之为灾难。 灾害的界定往往存在一个发生面积上的阈值,只有达到相应的阈值才能称之为灾害。 现在整个东非都被沙漠蝗虫的阴影所笼罩,现在已经影响到了七个东非国家,已经早早达到了蝗灾的级别。 对于 埃塞尔比亚 来说,这是25年来最严重的一次蝗灾,而对于肯尼亚来说,这是70年来的最糟糕的一次。 东非蝗灾 图源:vatican news. 蝗灾泛滥之所以那么恐怖, 一是因为蝗虫太能吃,二是它们的数量太庞大。 一只沙漠蝗虫每天可以吃掉相当于自己体重的粮食,大约两克左右。 不要小看这个数字,因为蝗虫是成群结队的,数量庞大,一平方公里的蝗虫一天大约能吃掉35000人的粮食。

  7. 2020年2月15日 · 中国治理蝗虫60多年达到了飞蝗不起飞成灾土蝗不扩散危害入境蝗虫不二次起飞的目标到目前为止, 已经30多年没有出现超大型蝗灾。 数十年间, 中国建立了植物保护工程,完善了蝗灾治理防控体系、优化了防控设施设备 ,整体防控能力达到了崭新的高度。 绿色治蝗比率加大,已接近化学治蝗规模。 防控体系逐渐信息化。 除此之外,中哈联合治蝗等国际合作近年来治蝗效果也颇为显著。 据《 南方都市报 》采访中国农业大学张龙教授可知 —— 沙蝗入侵中国,需要面对三大阻碍: 一、沙蝗自身问题。 据当前最新信息,沙漠蝗灾已经在印度消失,主要原因在于蝗虫到达了生命周期。 沙蝗绕道南亚入侵中国的可能性几乎不再存在。 而在巴基斯坦的沙蝗也已经开始产卵,产卵后的沙蝗生命力大大降低,难以迁徙。 二、地理环境因素。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