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19日 · 隨著政治民主化的開展, 中華民國在台灣 的國家體制漸與台灣社會相融合,文化發展上則從 中華文化 本位轉為以 台灣本土文化 為重心, 公民社會 開始成形。 2008年, 第二次政黨輪替 ,國民黨重返執政。 2016年, 第三次政黨輪替 ,民進黨第二次執政,並首次贏得立法院多數席位,首次完全執政。 現今的中華民國於國際間常因 地理位置 通稱為「台灣」、或因 政治因素 被權宜性稱為「 中華台北 」、「 臺灣地區 」等,以經濟成就聞名於世 [參8] [參9] 。 建國之初 [ 編輯] 辛亥革命 [ 編輯] 主條目: 辛亥革命. 更多資訊: 黃花崗起義 和 武昌起義. 孫中山 ,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2. 10月9日反清的革命計劃曝露新軍中的革命黨人被迫提早發動起義。 這就是「 武昌起義 也是中華民國國慶 雙十節 的來源。 武昌起義成功後第二天, 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府 於1911年10月11日在湖北武昌成立 [參⁠ 11] 。 這是中華民國第一個省級軍政府,同時代行中央軍政府之職責 [參⁠ 12] 。 起義發動者臨時推舉清軍第二十一混成協協統 黎元洪 出任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府都督 [參⁠ 13] ,改湖北省諮議局大樓為都督府,並根據孫中山編定的《 革命方略 》的原則精神,宣佈廢除清朝 宣統 年號,改國號為中華民國 [參⁠ 14] 。

  3. 中華民國 是位於 東亞 的 民主 共和制 國家,曾在國際上廣泛代表「 中國 」,現因實際控制領土範圍和相關政治狀況而被國際社會通稱為「 臺灣 」,目前 中華民國政府 實際統治範圍為臺灣島、 澎湖群島 、 福建 沿海的 金門列島 、 烏坵列嶼 及 馬祖列島 (合稱 金馬地區 )與 南海諸島 的 東沙群島 、 太平島 和 中洲礁 ,總計36,197平方公里, 首都 為 臺北市 ,以人口和經濟總量計的最大城市為 新北市 ,以轄區面積計的最大城市為 高雄市 。 中華民國政府實轄區總人口約2,345萬,其中以 漢族 為最大族群,佔比達96.45%,其中又以 閩南裔 為主,而 台灣原住民族 佔比則為2.45%。

  4. 中華民國一稱最早是由孫中山於1905年在日本東京召開的中國同盟會成立大會上所提出 [20]。 1912年1月1日, 各省都督府代表聯合會 宣布建立 民主共和制 國家,使用「中華民國」 作為國號 [21] 。

  5. Quick Facts. Close. 1923年, 中國國民黨 總理 孫中山 提出「軍政、訓政、憲政」的進入 民主共和 憲政體制 的三步走路線,並於1924年正式訂立《 國民政府建國大綱 》。 [參3] [參4] [參5] 1928年6月3日 北伐 結束後,北洋政府被 中國國民黨 建立的 國民政府 取代,國民政府實施 以黨領政 的 訓政 體制,以推展經濟與文化的上 現代化建設 為重心,中華民國經歷黃金十年發展階段 [參6] 。 與此同時,國民黨陷於與 中國共產黨 、 殘餘軍閥 和 日本 的政治及軍事衝突之中 [參7] :302 ;1937年中日爆發 第二次中日戰爭 ,直到1945年 日本投降 ,國民政府從 日本 接管台灣 。

  6. 2021年10月8日 · 聯合國大會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在聯合國的唯一合法代表,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 1979年. 華盛頓將外交從台北轉向北京,美國國會通過了《台灣關係法》。 條文明確規定將提供防禦性武器給台灣,但對台灣安全遭到直接威脅時,是否出兵干預保留空間,這種做法稱為「戰略性模糊」。 在日後各種重大危機中,這一戰略一直是美、中、台三方糾纏的關鍵。 1979年....

  7. 1971年,中華民國 退出聯合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取代中華民國政府在聯合國及其附屬組織的「 中國 」席位,許多國家轉而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並與中華民國斷交,中華民國失去 廣泛的國際承認 。 1987年中華民國政府宣布解嚴恢復 憲政 ,並實施民主化改革,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統治的 中國大陸 之非政治交流也逐漸恢復。 2000年,中華民國實現 第一次政黨輪替 , 民進黨 首次執政,國民黨首次在野。 隨著政治民主化的開展, 中華民國在台灣 的國家體制漸與台灣社會相融合,文化發展上則從 中華文化 本位轉為以 台灣本土文化 為重心, 公民社會 開始成形。 2008年, 第二次政黨輪替 ,國民黨重返執政。 2016年, 第三次政黨輪替 ,民進黨第二次執政,並首次赢得立法院多数席位,首次完全執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