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1月14日 · 第一,「孟德森吞嚥手法」,吞嚥時用手將喉部維持上提4秒,減少食物嗆咳,訓練肌力;第二,「Shaker運動」,躺平憋氣,將下巴靠近胸部,訓練舌骨上肌;第三,「CTAR運動」,將球或其他物品用下巴夾住,壓縮放開,這項運動有助於活化舌骨上肌群

  2. 2017年12月27日 · 港聞. 社會新聞. 把握中風後首年復康黃金期 病人有機會重拾活動能力. 撰文:朱韻斐. 出版: 2017-12-27 15:35 更新:2017-12-27 15:35. 中風能影響病人的活動理解說話吞嚥等能力本港每年就有約2萬人中風約3,000人因中風死亡有復康科醫生指中風後1年是中風復康黃金期」,病人經過半年至1年的密集式復康訓練有機會可重拾肢體活動自我照顧和吞嚥能力。 養和醫院物理醫學及復康科部主任周志平醫生(左五),提醒中風病人把握首年復康黃金期。 (養和醫院提供) 養和醫院物理醫學及復康科部主任周志平醫生指,若病人的神經於中風時受破壞,可利用神經可塑性透過復康治療,包括教病人重新學習運用肢體,打通神經線。

  3. 2023年12月7日 · 中風後注意疼痛與關節徵兆. 他認為中風後的失能主要原因之一可能與疼痛和關節攣縮有關導致生活品質不佳其潛在機制被推測可能是脊髓上的抑制性和興奮性感覺輸入的平衡被破壞導致牽張反射的去抑制狀態很可能進一步出現肌肉無法放鬆最明顯的徵兆就是發生在身體的神經系統大腦或脊髓受損後所引起的例如腦中風腦傷缺氧性腦病變多發性硬化症脊髓壓迫和脊髓小腦共濟失調等。 相關文章:中風|腦中風後吞嚥困難易嗆咳 醫生分享5招恢復口咽肌肉協調 👇👇👇. + 3. 靠肉毒桿菌治療活動仍受限. 張正強指出,過去傳統治療包括復健物理及職能治療、口服肌肉鬆弛劑藥物、肉毒桿菌素肌肉神經阻斷術以及手術治療,但僅接受肉毒桿菌素注射治療,有效改善被動式的關節活動角度,但主動運動仍有限制。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3年12月31日 · 健康. 醫師Easy. 中風家人不幸發生腦中風醫教怎麼做把握治療先機嘔吐這樣處理. 撰文:健康醫療網. 出版: 2023-12-31 10:02 更新:2023-12-31 10:02. 7. 台灣81歲林姓老翁於早上10點時身體左側無法施力整個倒臥在床上家人發現後緊急叫救護車將老翁送到醫院急診室檢查確認腦中風。 經醫師與家屬溝通後緊急施打血栓溶解劑,並進行動脈取栓手術,手術順利,老翁住院14天後即返家休養。 相關文章:腦中風|中風突然發生避無可避? 一文認清腦中風5大前兆助預防 👇👇👇. + 4. 啟動腦中風團隊 進行緊急手術. 經進行檢查後,發現老翁有心律不整合併右側頸動脈末端阻塞,導致血液阻塞而發生缺血性腦中風,急診立即啟動腦中風團隊。

  6. 2024年1月6日 · 港聞. 社會新聞. 照顧者母中風女辭工照顧感壓力與無力 跨專業支援重拾生活質素. 撰文:江麗盈. 出版: 2024-01-06 08:00 更新:2024-01-09 21:00. 穿鞋著襪外出閒逛看似簡單的事對中風人士也不容易陳婆婆中風後經過一年多的治療及訓練才做得到她的女兒Happy在媽媽中風後也隨即辭工專心照顧媽媽惟全身投入照顧後因缺乏照顧經驗及技巧一度令她質疑自己無能力照顧好媽媽。 直至參與中風復康計劃,有跨專業團隊的支援,她才掌握照顧技巧,能協助媽媽由床上轉移到輪椅,一同外出;陳婆婆在持續進行治療及訓練下,活動能力也逐步提升,現時能夠用四腳叉、在旁人輔助下步行。

  7. 2017年4月20日 · 港聞. 社會新聞. 養和醫院推中風緊急診症 全港首家私院有 診斷+治療收費至少9萬. 撰文:潘希橋. 出版: 2017-04-20 11:16 更新:2017-04-20 18:05. 養和醫院推出「中風急救治療ASAP (Acute Stroke Activation Programme)」計畫為懷疑中風病人提供優先診症服務為全港首家提供同類型收費服務的私家醫院。 收費套餐分為兩部分,「診斷」部分收費為港幣16,700元;「急性中風血栓溶解治療」則盛惠77,400元(深切治療部半私家房)或102,500元(深切治療部私家房)。 養和醫院今 (20日)召開記者會交代中風緊急診症服務的詳情。 (黃永俊攝攝)

  8. 2022年5月13日 · 2. 錢先生因中風導致吞嚥功能下降只能透過鼻胃管灌食但因安置鼻胃管十分不適因此積極透過復健想早日拔除管線在復健科語言治療師協助下錢先生從吞口水練習口腔肌肉控制開始逐漸地能進食濃稠的乳酪和粥甚至能吃完一整份便當最後也透過喝水姿勢和習慣的調整通過最困難的喝水不嗆咳關卡後逐漸恢復吞嚥能力。 大多中風患者 會有吞嚥困難. 台灣衛福部台中醫院復健科語言治療師魏君如指出,大部分中風後患者吞嚥功能多有影響,此時漸進式的復健目標就顯得十分重要。 一般會先讓患者從練習用力吞口水開始,觀察吞口水會不會咳嗽;接著練習控制舌頭、嘴唇、臉頰等口腔肌肉的力氣與動作,並配合下巴阻抗運動,增加喉嚨上抬的力氣與幅度。 若患者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有明顯進步時,就能開始嘗試由口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