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3年11月4日 · 另外醫師也說明台灣健保近期對於腦中風治療放寬給付10月起血栓溶解劑治療由原先黃金救援3小時放寬為4.5小時適用於特定大血管阻塞治療的動脈取栓術」,前循環發病自11/1起由8小時內放寬為24小時內治療後循環發病則維持24小時內治療

  3. 2019年11月7日 · 中風指的是供應腦部血流突然中斷使腦組織無法獲得足夠的氧氣及養分而在短時間內逐步壞死將影響活動思考記憶等各項功能。 什麼是中風? (照護線上授權使用) 當血壓過高或血管過於脆弱,就有機會發生出血性腦中風,患者可能需要動手術移除血塊,此類患者人數較少。 有八成五的腦中風病人屬於缺血性腦中風,多起因於腦部血管硬化狹窄或是血栓塞住血管,我們接下來會討論的是缺血性中風的後續治療方式。 中風可以分成出血性腦中風及缺血性腦中風。 (照護線上授權使用) 中風通常來的又急又快,而想要成功治療中風的第一步,就是快速認出這是中風! 辨別特徵的口訣正好是代表「快速」之意的「FAST」,請務必記住! (點圖了解更多)↓↓↓. 醫生詢問病史、檢查身體狀況及抽血,評估是否為腦中風,接下來安排腦部電腦斷層。

    • 中風常見後遺症和困難
    • 發現中風復康原理 把握治療復康黃金時機
    • 機械治療副作用少復康速度快 500次訓練法大揭秘
    • 治療方法有對錯?醫生剖析治療注意事項和影響
    • 機械療法結合專業系統和遊戲趣味

    香港註冊腦神經專科醫生李常威醫生表示,中風後通常會影響腦部某些神經系統,繼而導致不同的生活困難,例如:手腳無力、平衡力下降、說話口齒不清、思考組織力下降和記憶力下降。以下是四種明顯的生活困難和日常影響。 1. 中風影響運動神經,即上神經元。這樣會導致肌肉彈性損失,造成痙攣。這類病人的手腳會變得僵硬和扭曲,從而影響日常行動。 2. 疼痛問題: 李醫生表示中風病人中,大約有30-40%的病患者會患有側痛楚的情況, 即是肩膀和肌肉筋膜有明顯的痛楚,受影響的身體部位會較廣泛。因為感覺神經聚在腦的中樞,而中風後正正影響到這些中央神經。因此患者會對痛楚感到特別的敏感。嚴重起來,縱使是被風輕輕一吹,都產生過度性的敏感痛。這種疼痛簡稱為「丘痛」。 3. 複雜區域性疼痛綜合症: 李醫生指出,這種情況通常會在局...

    李醫生表示過去治療中風的最大困難是不明白中風後,腦部如何康復。直至九十年代開始,醫學界出現磁力共振技術,開始了解到中風後腦部發生什麼事情和轉變,繼而了解到如何協助康復。 事實發現中風後,腦神經細胞雖然受到損壞,但原來人腦有一半的細胞是長期置於休眠狀態,間接反映正常的腦細胞仍有好多儲備。於是治療團隊認為,只要可把長期置於休眠狀態的腦細胞重新進行訓練,喚醒後便可以做到之前的功能。而這些正常細胞通常匯聚於損毀的腦細胞、正常腦細胞和小腦之間。當然如果中風影響範圍大,長期置於休眠狀態的正常細胞都會受破壞,減少復原機會。 李醫生指出,中風後3-6個月是康復期的黃金時機。以運動神經復原去估算,頭1 - 2個月會快一些,之後便慢下來,視乎中風後的損毀程度。若要令身體行動功能性回復原狀,必須愈早用正確方法去訓...

    李醫生表示,研究發現,如需要訓練未用細胞和重新激活,需要重覆進行最少500次訓練才可。一般而言,每次訓練大約30 - 45分鐘。訓練得多,腦細胞和腦細胞之間便會開始搭橋。而傳統物理治療方法,如果中風病人能在45分鐘內行走100步已經好好,更何況是500步。反之現時香港已有新型的機械治療,可以有系統地協助病人於30分鐘內重覆訓練達到500步,間接成功加快腦細胞復原機會。 另外,醫生亦表示其實針對治療中風復康的藥物不多。中風復康的重點在於腦細胞重塑,增加腦細胞互相接觸和激活。但這不是很多藥物可協助,尤其如果服用部份減低痙攣的藥物,反而會減低腦細胞重塑復原的機會。因此醫生一般都開始偏向減少服用藥物治療,改為注射肉毒素,把痙攣降低,令訓練時會更加有效。

    李醫生表示,機械治療通常要有專科醫生做評估後才開始。因為醫生需要按病人的力度、關節情況、心臟負荷和效果估算來決定是否適合用機械治療。例如中風病人引致的痙攣,其肌肉是十分繃緊。假若用機械強制拉扯,有可能會弄傷肌肉。因此可能需要在開始前,注射肉毒素去鬆弛肌肉,才可做機械訓練。 機械式訓練和治療師訓練是應該盡早開始治療。因為如果一開始用不專業治療或隨便運動, 腦部便會有機會習慣性學習了不正確的行為姿勢。 另外,腦部本身都會有自然性復原,也會跟自然環境有一種互動和改善,發展出一種習慣性。很多時候病人會在日常生活的自我訓練中,不為意地用自己的方法去調整方法行動,但這些方法往往是影響日後的功能性和習慣。如果訓練途中對某些行動指示有錯的話,日後要重新習慣是十分痛苦和困難,例如一些走路姿勢便要花更長時間治療...

    負責機械療法的香港註冊脊醫陳竣煒醫生表示,中風病人最難復康的地方在於手指和手臂。以往中風後復康治療會建議不斷重複做一些簡單的動作,例如:放鬆雙手、抓捉小球、把手向後彎伸等等。但隨著研究發現, 身體是需要進行最少500次訓練,才可以激發腦細胞重新運作,繼而重新學懂控制指定身體部位。 機械治療會透過較有趣味性的遊戲和設計去訓練病人。例如在手指緊貼儀器的感應磁石後,會隨著儀器引導病者用手指用力抓放,達到遊戲目標之餘,並引導完成復康訓練。電腦也會計算和提示力度的多寡和分佈,評估效果。 另外機械也可結合VR(虛擬實境)和電子遊戲,引導病人用手抓掉下來的蘋果、前後左右傾斜避開障礙物通關等,訓練病人的反應、準確性、和認知能力。 無論遊戲方式是怎樣,治療目標都是希望用有系統和創意方式,引導病患者盡快完成50...

  4. 2024年4月2日 · 缺血性中風有兩種治療方法病人可選擇注射溶血酶激活劑tPA或經動脈取栓術減少中風對腦部的損傷不過注射血栓溶解劑仍有不少風險由於未能定點輸送至血栓有機會降低溶栓成效另亦會造成顱內以至全身出血的風險。 中大研開發「磁控溶血酶激活劑納米機械人」﹙tPA-nbots﹚,機械人可直達血栓「戰場」溶栓,意味著用較低的血栓溶解劑,已可達到溶栓效果,有助減低治療的副作用,惟暫時仍處於實驗階段,以了解機械人可否在快速流動的血液中維持穩定性。 中大跨學科研究團隊開發了磁控溶血酶激活劑納米機械人﹙tPA-nbots﹚治療缺血性中風,有望減少缺血引起的腦損傷及減低治療的副作用。 (中大醫學院提供)

  5. 2023年12月7日 · 台灣三軍總醫院復健部醫師張正強指出腦中風是由於腦部血管阻塞或破裂出血所造成的非創傷性腦神經損傷可導致認知平衡語言以及局部肢體運動感覺等障礙容易演變成失能成為家庭沉重的負擔相關文章中風秋冬溫差大7招健康習慣防中風 患有這疾病要加倍小心 👇👇👇. + 13. 中風後注意疼痛與關節徵兆. 他認為,中風後的失能主要原因之一,可能與疼痛和關節攣縮有關,導致生活品質不佳。 其潛在機制被推測可能是脊髓上的抑制性和興奮性感覺輸入的平衡被破壞,導致牽張反射的去抑制狀態。 很可能進一步出現肌肉無法放鬆,最明顯的徵兆就是發生在身體的神經系統(大腦或脊髓)受損後所引起的,例如腦中風、腦傷、缺氧性腦病變、多發性硬化症、脊髓壓迫和脊髓小腦共濟失調等。

  6. 2022年11月28日 · 16. 中風是本港主要疾病殺手之一每年平均約有三千人死於腦血管病醫管局每年有超過一萬宗急性中風入院個案其中急性缺血性中風患者若能在出現病徵3小時內獲得靜脈溶栓治療復原機會大增數據顯示每七名接受治療的病人中就有一人可以恢復自我照顧能力北大嶼山醫院急症科副顧問醫生黃世恒表示目前靜脈溶栓治療已覆蓋全港公院急症室近年中風患者有年輕化趨勢50歲以下人士不能掉以輕心加上本周天氣轉冷中風個案會亦會增加市民要注意。 醫護人員為病人進行腦部電腦掃描以確診中風類型及部位。 黃世恒表示, 中風包括缺血性中風及出血性中風 (俗稱爆血管),公院患者比率為8比2,其中在中風症狀發生3小時內,為經篩選的缺血性中風病人注射靜脈溶栓劑 (俗稿溶血針),可提升復原機會,越早注射效果越好。

  7. 2021年1月25日 · 院方稱1.0計劃主要針對病發3小時內的急性缺血性中風病人為他們提供血栓溶解治療即是通過靜脈注射血栓溶解劑分解堵塞血管的血栓讓腦組織恢復供血一般在病發3小時內施行最為有效部分病人在病發4.5小時內接受血栓溶解治療情況亦有機會改善不過對於嚴重中風患者若他們在病發3小時內接受靜脈血栓溶解治療後情況仍未改善或在送院時已超過時限醫院會啟動中風急救治療ASAP 2.0」,安排病人接受磁力共振或電腦掃描灌注造影(包括腦部及腦血管掃描),確定血管阻塞位置,並利用最新人工智能系統RapidAI計算可挽救腦組織與壞死腦組織的數量和比例,以判斷患者是否適合進行動脈血栓移除手術。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