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6月1日 · 有投資股票的你又懂不懂? 近年亦有不少年輕人希望透過投資,能夠為個人的資產帶來槓桿效應,他給予年輕人在投資時要留意的事項。 想30歲達財務自由? 睇睇Ryan的4個投資心法 . 點擊圖片放大. 1. 鍛煉思考. 一個懂投資的人是「會思考的人」,若你只停留在看YouTube平台或打電話問分析員查問某股是否買得過,而不作個人思考,最終只會淪為大鱷的點心。 2. 要有自知之明. 每個人的投資金額亦有所不同,若你投資的金額為你全部的資產,面對的風險就要三思。 有人投資好運可以倍翻,即使你買的股票最終大升,你亦要有自知之明,是因為個人的分析獨到? 還是只是靠運氣? 單靠運氣又不想承認,到頭來可以在在短時間內輸掉很多。 3. 別跟風、忌心急及感情用事.

  2. 2020年9月1日 · 財經網站Financial Express綜合了10項原則,可以幫助你更早達到財務自由,你又做到幾多個? 1. 量入為出. 信用卡及貸款可以讓人立即過上高質素的生活,但會影響他們短期及長期的財務穩定性。 如果想達到財務自由,第一步是量入為出。 你可以跟從50/30/20分配法則,把收入分為3部分,50%必要支出、30%非必需支出及20%儲蓄投資。 【延伸閱讀】 【脫離月光族】掌握50/30/20分配法則 輕輕鬆鬆儲錢. 2. 優先分配金錢作儲蓄及投資用途. 一般年輕人都習慣「先享樂、後儲蓄」,把每月消費後剩下的錢用作儲蓄及投資,但若想早日達到財務自由,先後次序應調轉。 根據每月的開支,為每月儲蓄及投資定下一個固定金額。 以投資行先,餘下的錢才用作消費。 這樣可以為每月生活開支作出預算。 3.

  3. 2021年9月30日 · 1. 別放棄錢滾錢投資機會. 在37歲退休後,Chris Reining決定不再專注於儲蓄,而是想辦法錢滾錢。 他認為,雖然擁有大量現金可帶來安全感,但更好的是方法是,假設將資金投資於平均年回報率約為10%的股票市場,那麼25,000美元(約19.4萬港元)的資金,30年後就有機會可增長至約40萬美元(約311萬港元)。 他認為,若為了安全感而損失375,000美元(約292萬港元)的潛在回報,年輕退休人士或要為此付出巨大的代價。 【月薪1.6萬元滾出千萬身家 龔成分享財務自由致富秘方(一按即睇): 按此 】 2. 發展副業增加被動收入. 專欄作家JP Livingston於28歲退休,離開從事了7年的企業財務工作。

  4. 2023年10月18日 · 最近幾年許多人都嚮往「財富自由,提早退休」,但陸續有不少過來人分享,當你年紀輕輕就無所事事,只會提早步入衰退,最終寧願重投職場。 資深投資者林一鳴 今日就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50歲提早退休」的故事,透露當時「感受到『退休可能會快D死』的壓力」,因此重新規劃人生,再度活躍於社會。 林一鳴是資深投資者,活躍於股市、樓市以及各項生意,亦有多本有關投資的著作。 退休唔使做的生活 或與預期有出入. 林一鳴今日在社交平台分享,說他原以為退休後生活會多姿多采,但「退休後每天都『唔使做』的生活,未必與你預期中一樣的」,在退休約一年之後,他就有感可能會「快D死」,因此改為人生規劃,包括在運動方面,到遊艇會訓練帆船及賽艇;嘗試自己創業做Startup,建立教育平台;亦建立有關海外物業買賣的業務。

  5. 2022年9月21日 · 美國有一名金融分析員Michelle在22歲初出茅廬之時年薪僅4萬美元(相當於31.2萬元),但她開始寫關於理財及生活的 網誌 ,經過11年的耕耘之後,這個網誌為她年賺76萬美元被動收入。 Michelle 坦言,當她在2011年開始寫網誌的時候,對此並沒有任何概念。 當時剛畢業的她年薪僅得4萬美元,並正在償還學生貸款,而這筆負債是推動她寫網誌的重大原因,當時她想把自己達成財務目標的過程分享及記錄下來。 在11年過後,網誌的發展超出她的預期。 在過去五年,這個教人如何開始投資、使用哪些理財產品,以及如何處理其他金錢決策建議的網誌,為她平均每年帶來76萬美元被動收入。 她與丈夫已經實現經濟獨立,並已經儲夠錢可以隨時退休,這讓她可以過上理想的生活方式。

  6. 2021年12月24日 · 1. 保障+儲蓄: 要建立穩健的風險管理,可藉人壽、醫療及危疾等的保障計劃,將風險轉嫁給承保的保險公司。 雖然危疾是港人健康的一大威脅,然而根據香港政府統計處2019年11月發表的數據顯示,平均每7個人僅約1人同時享有醫療及危疾保障。 危疾保障的滲透率偏低,主要因為不少人認為於投保後,若然身體健康無恙,便會感到所繳的保費等同一項「消耗性開支」,付不得其所。 現時市場有些危疾保障計劃同時提供危疾保障及儲蓄功能,若不幸患上危疾,便可獲一筆過賠償;若然健康一直無恙,便可藉計劃累積財富的功能,當選擇退保時或於保單期滿時,獲得現金價值回奉,誠然是「進可攻,退可守」的風險保障規劃;既可為健康建立安全網,亦可為財富增值。 【港人太長命? 怎樣確保退而無憂? : 按此 】 2. 儲蓄+傳承:

  7. 博客 (Blog) 由各個範疇網絡紅人及專欄作家分享理財知識, 生活貼士及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