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24日 · 【明報專訊】噚日喺「香港全民閱讀日」,唔少政府部門都籌辦活動響應,廉政公署就舉辦咗3個活動,分別喺總部做「ICAC兒童教室」,由廉署人員同小朋友共讀新推出嘅繪本《小啡豆周圍走——深水埗篇》,藉故事帶出負責任同誠實嘅價值觀;又喺240多間中小學舉辦閱讀推廣計劃,仲有網上舉辦親子閱讀活動。 教育局同康文署亦合辦「中小學聯校共讀半小時」活動,以「中華經典名著」為題,約220間中小學共7.5萬師生透過線上及線下參與。 聯校共讀 小學生扮諸葛亮分享. 廉署噚日嘅「兒童教室」,除咗讀繪本,仲同學生參與「小啡豆」手工活動,製作故事內容相關嘅飾物,令小朋友更加印象深刻。 至於「共讀半小時」,就有包括來自筲箕灣官立小學嘅學生扮演《三國演義》嘅諸葛亮,同埋《西遊記》嘅唐三藏,向在場人士介紹角色經歷同價值觀。

    • 區分文化事業及文創產業
    • 文化創意的重要性與社會功能
    • 香港文化優勢與經濟轉型
    • 缺整全政策推動發展

    近幾年香港出現不少所謂文創活動、商品與園區,好像很多事物都與「文創」沾上關係,坊間掀起文創熱潮。在討論具體推動文化創意(文創)產業(cultural & creative industries)政策前,筆者嘗試先釐清文化、藝術、創意及產業的定義及其之間關係,以減少誤解與混亂。「文化」一詞,廣義指社會內人民共存接受的價值觀、信仰、生活方式、習俗與藝術等;狹義主要指藝術(或稱文藝),而文藝大多涉及創意或創新,但不一定含高科技或具產業價值。 嚴格來說,我們要區分着重社群教化、需政府補助的「文化事業」,與市場化、具經濟產值的「文化創意產業」。台灣文創政策研究員劉新圓曾說,「文化產業」、「創意產業」或「文創產業」(三者一般被互通使用),就是指利用文化創意和精神訴求來創造財富的產業。文創最主要元素就是文...

    人民在物質生活水平提升後,會進一步追求精神層面的滿足感。作為國際都會樞紐,香港極需更多文創發展,以提升整個社會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文創在個人、社會與經濟有不同的內在及工具價值,內在價值除可作自我表達獲得喜悅,讓人們多了解自己和他人想法感受,也能豐富滋潤我們的精神生活。文創的工具價值在提升人民素養、社會團結和歸屬感,推動社會進步。文化代表一地的靈魂,其體現往往是最能觸動人心的軟實力。在一些歐洲國家,資助文藝是政府責任,觀賞文藝被視為公民責任。 香港一向較忽視歷史文物與文化底蘊。文化可構成一個城市的生活風格與身分定位,港人要思考如何令香港這個中西融合的城市有其文化特色、個性和韻味,這要有她自己的文藝創作、古蹟記憶和文化信念價值;但文化建設不是短線見效,其效應需長時間持續醞釀與沉澱。 很多人都同意...

    長期以來不少人對香港文藝發展的觀感並不正面或全面,他們認為較蓬勃的如影視和文物拍賣等行業都只與商業賺錢有關,而文化層面在政府議程與預算上一向不受重視,故視香港為「文化沙漠」。 筆者覺得這些看法偏頗落後,忽視了香港一直有的獨特嶺南文化「獅子山精神」,及回歸後在文化活動發展的努力和成果。例如硬件方面,政府花數百億元建造、佔地40公頃的西九文化區,及其他重點場館(包括大館與東九文化中心);軟件方面如舉辦大量高水平國際化文藝盛事(例如香港藝術節、國際電影節),加上資助藝團及藝術家發展、引進國際一線畫廊及文物拍賣行等。 香港一直有中西薈萃優勢及廣泛國際脈絡,在自由開放氛圍中人才輩出,產生很多優秀文創作品,令更多大眾喜愛文化藝術。經長時間醞釀與發酵,現時可算是文化發展的初成熟期,再適當結合文創與營商,可...

    影視業雖在香港回歸後顯得較低沉,但近年整個文創產業漸成為香港經濟高增值及多元發展的重要動力。政府數據顯示,在2018年文創產業從業員有21萬人,佔總就業人口的5.6%,增加價值達1178億元,佔GDP的4.4%。2020年,香港有超過4萬間文創企業,產業的增加價值由2009年約633億元,倍增至2019年約1293億元。但畢竟與日韓台等地比較,香港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明顯較落後,應仍有很大發展潛力和增長空間。香港應該反思如何提升其文化效益、文創收入與文化軟實力。 從2015年起,每年特區政府施政報告及財政預算案均有提及創意產業,可惜至今仍未有一整全政策推動產業發展,漸變無為;資源投入仍遠不足,也不夠專業。林鄭月娥2017年上任特首後,幾年來只着重大幅投資創科,在文創方面的投入明顯較少,更少談及...

  2. 2024年5月2日 · Angie和Pat又會親暱地翹手外出買餸,擁有共同朋友,家人亦知道她倆的關係,身邊的人看似大度包容,楊曜愷說那只是假象,「兩個女人就算黏在一起牽手,一般人會覺得『沒有所謂,兩個女人而已』,不會認為她們有很大威脅,她們是好姊妹;但如果兩個男人 ...

  3. 2024年2月19日 · 創新科技署長李國彬總結一年工作時透露,該計劃首輪收到94份申請,爭取在下月底公布申請結果,會視乎項目是否具創新性及具商品化潛質,將為每個項目作「同行評審」及「商業評審」,由督導委員會審核,強調重視質。 另外,創科署已邀40名海內外專家檢討「InnoHK平台」,檢視平台各中心的研究及商品化成果等,目標今年內完成。 明報記者 鄭律銘. 「產學研1+計劃」每個項目資助上限1億元,8間教資會資助大學各可交最多15份申請,去年11月截止。 多間大學回覆本報確認有提交申請,其中嶺大提交的項目涵蓋人工智能與健康、碳中和、新材料與新能源,稱有關申請由學院及系所協調後確定;城大提交的項目包括生物科技、金融科技及綠色科技等,稱由校外專業人士組成的遴選委員會審核每宗申請。

  4. 2024年4月24日 · 灣區熱搜:斯里蘭卡看重中國客源 疫後復常遜預期 停飛京滬 斯航聚焦灣區客. 明報報料熱線﹕ 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明報專訊】首階段「走塑」前日實施,禁止發售或提供發泡膠餐具同即棄膠飲管、膠叉、膠匙羹等。. 敘福樓主席兼行政總裁黃傑龍前晚喺 ...

  5. 2024年4月24日 · 救世軍新界東綜合服務高級主任黃恩澤對情况表示擔憂,稱疫情對青少年造成長遠影響,同時近年學業負擔加重,例如補課時間愈來愈長,甚至下午6時才放學,令學生休息和參加活動等私人時間縮減。 救世軍去年9月至今年1月,訪問204名12至29歲的中學生、大專生及在職青年。 調查以「一般健康問卷」量度青少年精神困擾程度,分數愈高代表受困擾程度愈嚴重,滿分為36分,結果顯示76.5%受訪者的分數達15分或以上,即有精神困擾,又顯示近四成受訪者察覺自己精神緊張及睡眠變差。 中學文憑試(DSE)應屆考生Terry患抑鬱症,昨憶述曾遭家暴和欺凌,中五時又因感情問題缺課3至4個月,當時每天只想躺在牀上「乜都唔想做」,情緒低落令他時感頭暈和手震,甚至晚上失眠,一度萌生輕生念頭,獲學校轉介參加救世軍為輟學青年而設的活動。

  6. 2021年11月12日 · 粵劇在上世紀50、60年代間於香港盛極一時,名伶輩出,深受社會大眾歡迎,亦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肯定,乃香港首項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但近年卻面對觀眾流失及人才不足的困難與挑戰。 事實上,粵劇在香港發揚光大,亦承載着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絕對值得我們好好保育及傳承。 最近特首在《施政報告》中提及,將支援粵劇年輕從業員的持續專業發展,乃業界之佳音,我期望政府能更深入了解粵劇傳承的需要,在教育、宣傳、產業化等提供全方位協助,讓粵劇文化可邁向國際,成為「說好中國故事」的重要一環,強化香港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更好地融入國家《十四五規劃》發展大局。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