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以巴衝突原因 相關

    廣告
  2. 青少女如有需要亦可經社工轉介入住。 中心為面對家庭關係問題或遭遇家庭暴力的婦女及子女提供臨時住宿及支援服務。

搜尋結果

  1. 2023年10月13日 · 專家學者解析以巴衝突關鍵問題. 13.10.2023. 梁伊琪. 法新社 、由受訪者提供. 分享. 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馬斯上周六(10月7日)突襲以色列,包括發射三千多枚火箭彈,在以色列南部邊境城鎮殺傷軍警與平民,還綁架了數十名人質。 為報復哈馬斯,以色列持續轟炸加沙地帶,並切斷當地電力、水和糧食供應。 目前,雙方造成逾二千八百人死亡, 逾九千五百人受傷,是半世紀以來傷亡最慘重的一次以巴衝突。 哈馬斯襲擊以色列邊境民宅,以及在音樂節上掃射平民等暴力行徑,引發 全球關注。 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上周日(10月8日)針對事件召開緊急會議,美國駐聯合國副大使伍德在會後表示,十五個成員國中大部分譴責哈馬斯,但未達成一致意見。 安理會亦沒有發布任何聯合聲明。

  2. 2023年10月14日 · 他明白哈馬斯的激進暴力手段招來嘩然但他希望公眾能持平公正看見哈馬斯的暴行以外也看見以巴衝突的歷史脈絡以及巴勒斯坦人過往的死傷根據聯合國數字,二 八年至二 二一年之間,共有5,739名巴勒斯坦人與 251名以色列人在衝突中死亡。

  3. 2023年10月14日 · 明周文化記者跟兩個正親歷以巴戰爭的人——經歷音樂節屠殺的以色列生還者及居於耶路撒冷的巴勒斯坦人進行越洋視訊訪談十月七日哈馬斯武裝分子襲擊正在舉行以Psytrance舞曲作主打的Tribe of Nova音樂節。 武裝分子除發射火箭彈,更有槍手於現場向人羣及車輛亂槍掃射,並挾走人質。 此突襲造成超過二百六十人死亡。 三十四歲的Chen Mizrahi是此次屠殺的生還者之一。 他是音樂節的後台經理。 DJ表演進行期間,他接到警察通知,知道上空出現火箭彈,於是停止音樂,通知羣眾立即離開現場。 他還記得,派對參與者都呆愣站住,以為派對將繼續。 和平音樂節上,民眾在荒漠中驚逃。 (網上影片截圖) 哈馬斯突擊以色列南部和平音樂節,現場民眾驚逃。 (網上影片截圖) 扯開柵欄 打開音樂節逃生通道

  4. 2023年10月13日 · 圖輯 法新社 年度照片. 社會. 2023.11.09. 【以哈戰爭記者之殤三十年來最慘烈 至少三十九名記者及媒體工作者戰火中罹難 八成在加沙被殺害. 以哈戰爭 以巴衝突 戰地記者. 社會. 2023.10.14. 【以巴戰火之二】越洋專訪曾居港巴勒斯坦人 憂以巴戰爭滅絕巴人 ...

    • 中學包尾 變身投資銀行精英
    • 難忘肯雅男孩的夢想
    • 沒有盡頭的長期戰爭
    • 七年音信隔絕 家書抵萬金
    • 炸彈和危險是你的近鄰
    • 敵人不在遠方
    • 在槍林彈雨下談判
    • 不要做年老會後悔的決定

    葉維昌小時候在屋邨成長,中三還只是班上的包尾分子,之後成功入讀香港大學商學院,2004年畢業後更考入投資銀行。身為別人眼中的精英分子,得到一份足夠上車買樓的工作,是許多香港人求之不得的A餐。 畢業前有一個前輩跟他說,就算活到一百歲,人生第一個廿五年已經過了,最後一個廿五年又可能多疾病纏身。原來,一畢業,人生只剩下一半。「他問我:你希望這一半時間過得有幾精采?」 於是,他慢慢鋪排自己的B餐。「即使再給我一次機會,我還是會選擇這份B餐。」 葉維昌形容自己的中學生涯都在渾渾噩噩中度過,絕大部分時間都在打排球,大學選科,自己決定不了,由姊姊決定填報商科。他參加不同商科比賽,並與同學一起以「數碼面膜印刷」贏得比賽。

    大學商科第二年,人生路忽然變得清晰。 「港大有個說法叫magical second year, 好像所有機會都會在二年級出現。」入大學之前,葉維昌從未離開過香港。當時他報考國際交流計劃,得到兩個機會,一個是前往南非一間國際會計師樓實習,另一個是前往肯亞貧民區參與當地的生計項目。身邊許多老師和朋友都認為我應該選擇前者,但是他不想留在感覺舒服的地方,不想做習慣的事。「我選擇挑戰自己,選擇去肯亞。我會說,之後的一切,都是由肯亞開始的。」 葉維昌的任務是協助當地貧窮家庭運用第一筆資金,支持他們做小生意。貧民區內,六成人都染上了愛滋病。辦公的地方,同時有一個愛滋病孤兒中心。小朋友見到一個來自遙遠東方的陌生臉孔,非常高興,一湧而上,團團圍着他,抱住了他的雙腿。「你可以想像,那對我的衝擊有多大!」他明明知...

    從肯亞回港後,接受了傳媒訪問,想不到,那篇訪問,讓葉維昌遇上後來的兩位人生導師,間接改變他對事物的看法和選擇。從事新聞多年、現為策展人的攝影師秦偉讀完訪問後,主動聯絡他見面。「一見面,他就問我: 對這個世界認識幾多?對政治問題了解幾多? 他問我最欣賞的作家是誰,我說是戰地記者張翠容,他就介紹我們認識。」秦偉和張翠容跟他一起討論國際議題,由那時開始,兩人見證着他走向國際,走向戰火連天的地方。「秦偉帶着我探訪深水埗的劏房,去做《板間人生》攝影集。他說過,一個人無論做到幾高幾遠, 都不應該抽離對人的感覺。」 這句話,葉維昌在前線工作時一直銘記於心。「每一天在戰區面對着那麼多平民,我可以隨隨便便地派飯派水,到監獄探訪時,可以只是循例進行詢問,但是,我相信受助人會感受到,你是否真心對待他們。」之前的兩...

    葉維昌駐守緬甸時,曾經為幾個原本住在山區的在囚人士送信給家人,他們已經七年沒有聯絡。山區沒有網絡,沒有電話,沒有車輛可以到達,要從山路走過去,之後還要乘搭小艇。落船時葉維昌不慎被木板擦傷了,因為物資太重,當時沒有攜帶急救包。三個小時後, 他回到總部,發現整條小腿的血管呈紫色,傷口已經受到細菌感染。總部連忙把他送到仰光一間醫院,接受了十四日抗生素治療。 為了一封信,值得嗎? 「當我見被囚人士家人的第一滴眼淚,我就知道,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他們急切地問葉維昌,是否親自見過他們的兒子。他給了正面的答覆。葉維昌接着又為他們拍照,準備送給他們在監獄中的親人。

    葉維昌在駐守巴勒斯坦十五個月之後,去了阿富汗,當地有塔利班武裝分子。葉維昌每天都聽到爆炸聲,每一次他都會立刻四處張望, 評估是否要逃生,確保同事安全。「工作期間我曾放假回港。最初幾日我一聽到街上有貨櫃車落貨的重擊聲,我都下意識周圍望。如果不是家人提醒,我也沒有察覺自己這樣緊張。」 假期結束後,葉維昌坐在回阿富汗的飛機上,看着機艙門徐徐關上,他的腦海出現了一把聲音說:「你還有五秒鐘,決定走,還是不走。」無論是多艱險的經歷,葉維昌憶述時都像是引述他人的故事般冷靜,唯獨憶述至此時, 他也忍不住扮演起當時的情境。「就像電影一樣,我問自己,其實打個電話回去,說一聲quit(退出)就可以,但是當我想起前線的同事,在持續戰爭下等待支援的平民、傷兵,我就跟自己說:坐低啦,起飛就起飛啦。」 雖然有那麼一刻想過...

    生活和工作都處於槍林彈雨之地,在那裏,最大的敵人是什麼? 「自己。」葉維昌幾乎不假思索地答:「首先要面對的是個人的恐懼。當你面對着一臉嚴肅的政府軍人或者連政府都管不到的武裝組織時,那個考驗就是,你有沒有膽量說『你真的做錯了』或者『開槍其實都有規矩』。」(按: 根據《日內瓦公約》,非戰鬥人員尤其是人道組織,受到條例保護。) 「第二要留意的,是個人的自大。」他真誠地說。 「我第一個被派駐的地方是巴勒斯坦,助手叫Akram,是一個巴勒斯坦人。他已經在紅十字國際委員會服務了二十七年,年紀足夠做我爸爸。」Akram 拿到獎學金在英國完成碩士學位後,決定回國服務。雖然他的學歷足夠, 但是因為他本身是巴勒斯坦人,機構需要保持中立,所以他無法成為機構代表,不能代表機構與以色列政府磋商會面。 雖然葉維昌名義上...

    身在戰區或者衝突的最前沿,即使機構盡可能提供安全的工作環境,前線人員總有機會遇上危險。為免父母擔心,葉維昌最初並無詳細說明工作情況。「我只是告訴他們,我平日都是在辦公室工作,都是穿着恤衫西褲。」可是他沒有提及,他是穿着恤衫西褲與荷槍實彈的武裝組織會面以及談判。2014年,他在阿富汗與塔利班對話,參與營救人質行動,相關訪問被香港媒體轉載後,父母才認識到兒子的工作並不是他所說的那樣輕鬆。 「由我離開投資銀行開始,父母一直都十分疑惑,到今日都認為這是一個『神經病』的決定。不過我很慶幸他們沒有阻止我的工作,沒有給我壓力。」 葉維昌與同事每天都在前線為平民家庭團聚而努力,放工後,他們打趣說,自己都要與家人團聚。於是,夜幕低垂,就是他們的上網時間。「我們會跑回宿舍,如果能連接到網絡信號,我們就致電給家人...

    話雖如此,國際組織吸納人才,也是千挑百選。葉維昌由發現志向到開始籌備,直到重考後加入紅十字國際委員會,足足用了九年時間。語言是其中一個障礙,因為組織總部設在瑞士的法語區日內瓦,傳統規定,成員都必須懂得法文。他在2008年離開投資銀行後,前往日本修讀國際關係碩士學位,之後又加入香港紅十字會往內地前線工作,累積各種相關經驗。 這些年來,一直在外國工作,葉維昌對國際問題熟悉,卻開始與香港脫節。「有朋友前來探訪,提到的『潮語』我都不懂,連『食花生』都不知道。」葉維昌說。 更大的鴻溝不是來自語言,而是來自價值觀。「搵錢無罪,夢想無分好壞,但你要肯定, 自己不是因為社會壓力而追逐某個指標。假如大半輩子追尋一個目標,到老才發現做錯了決定,那時要後悔就太遲了。」

  5. 2024年3月28日 · 2023年10月7日以色列及加沙地帶的武裝衝突升級至今造成逾30,000人死亡及數以萬計民眾受傷加沙地帶有逾170萬人被迫逃離家園逾百名以色列及外國人被挾持大量失去親人音訊的家庭正為摰親的安全深感憂慮衝突升級承受苦難的卻往往是平民

  6. 2023年11月11日 · 近年世界局勢動蕩爆發俄烏戰爭以巴衝突還有無數內戰和政治迫害殘暴血腥的氣味無日無之。 如今再讀兩次世界大戰的小說和自傳,從戰爭前線、社會崩裂、集中營屠殺經歷,理解戰爭的殘酷、人性的幻滅,以及和平的珍貴。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