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1月16日 · ① “清淨力”:具足菩提心,以違品不能勝伏的善根之故,具有清淨力。 也就是說善根不為(讓)違品降伏。 ② “增上力”:以世世不離善知識的願力攝持的緣故,具有增上力。 ③ “堅固心”:以善知識攝持、終不捨棄菩提心的緣故,意樂堅固。

  2. 2021年2月17日 · 又捨身者,初怖畏時非可即捨,先於佈施漸次學習,至於自身全無貪著,大悲心力開發之時,若有大利方可施捨,故正捨時全無難行。 而且,最初心中仍有怖畏時,不可冒然施身,應先對佈施漸次串習,到了對身體毫不貪著、大悲心力已經開發時,如果 ...

  3. 應當令心正住而說 : (這種自相矛盾的說法,)顯示自己的心不能正住,應當先令自己的心正住之後再說。 新譯廣論 我們也不可對經中所說:「身、受用、長壽等各種生死輪回之中的事情皆是福德資糧的果。」有所誤解。

  4. 2020年5月24日 · 比對業果,是為了觀察自心與正法是否符順,如果發現自心相續完全不符順正法時,還能夠真正看到自己的錯誤,這是智者。 《集法句》中說:「如果愚者懂得認為自己就是愚者,那這個人實際是一個有智慧的人。 若校法時,與法乖反,猶如負屍,自妄希為法者,智者,淨者,極頂,是為下愚。 假如以正法校對自心時,明明與法相違,就像背負死屍的人一般(背部相對)與法相違,卻妄言自己是修行者,是有智慧的人、清淨的人、大德中的頂尖,這是最下等愚蠢的人。 《集法句》云,「若愚思為智,說彼為愚癡。 」故其極下,亦莫思為於法已解。 《集法句經》中說:「如果愚痴的人自認為是智者,那就是真正愚痴的人了。 」所以,自己最低下限,也不要自認為對法已經完全了解。

  5. 2021年2月18日 · 對治這種怯弱的方法是: 應如是思:菩薩由其已斷諸惡,以因遮故,必不能生苦受之果;堅固通達生死如幻,悉無自性,故心無苦,若其身心安樂增盛,雖處生死無厭患義。 應當這樣思惟:菩薩由於斷除了惡業,已遮止了苦因的緣故,必定不會產生苦報;而且,菩薩堅固通達生死猶如幻事,全無自性,所以內心沒有憂苦。 如果身心只會增長安樂,則即使處於生死之中,也沒有任何可厭患的。 如云:“斷惡故無苦,善巧故無憂,謂由邪分別,罪惡害身心。 福令身安樂,智故心亦安,利他處生死,悲者何所厭? 前六句是能立的理由,後兩句是所立的結論。 “斷惡故無苦,善巧故無憂”:大悲意樂清淨的菩薩佈施身體時,由於已斷除三門惡業的緣故,身無痛苦;由於施身的時機極為善巧的緣故,內心也沒有憂惱。

  6. 2020年4月8日 · 1. 「想」是想要傷害他人; 2.「煩惱」是三毒隨一(任何一種)。 3. 等起:內心有想要打罵、傷害他人的欲望;或希望他人因其他因緣而遭到災難或損失財物等。 「加行」反覆思維要如何來傷害對方。 「究竟」是執意決定進行捶打等事情(對打罵、報復、傷害等方式,內心做出決定,或者已經確定要傷害對方,一旦心意已決,即究竟完成了瞋恚業。 )。 【此亦有五,全則圓滿,缺則非圓,謂具五心:一有憎惡心,謂於能損害相,隨法分別故。 二有不堪耐心,謂於不饒益不堪忍故。 三有怨恨心,謂於不饒益數數非理思惟隨念故。 四有謀略心,謂作是念何當捶撻,何當殺害。 五有覆蔽心,謂於瞋恚不覺羞恥,不知過患,及與出離。 瞋恚心也有五種心相,若五種心相都具足了,就是瞋心圓滿,如果有所欠缺,瞋心就不圓滿。

  7. 2020年11月20日 · 故不同青色,任待於誰惟起青覺,不起餘色之覺。 日常法師開示 能對治此障礙者,應該經常思惟觀察: 自、他並沒有各自的自性,所謂的自、他,只是 互相觀待 ,所產生的一種 妄覺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