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0月1日 · 基金是民眾熱門投資理財工具之一,依照發行公司不同,可區分為「境內基金」與「境外基金」,而投資這2種基金的課稅方式也大不同,可別搞錯了! 以下介紹境內基金與境外基金的差別。 境內基金是指在國內登記註冊之基金;境外基金則是登記在臺灣以外地區,大都在有「租稅天堂」之稱的國家註冊,例如盧森堡(Luxembourg)、開曼群島等,這是由境外基金公司發行,經臺灣政府核准後在國內銷售之基金。 例如:群益印度中小基金,看名稱似乎是投資在海外的印度市場股票,但由於群益投信這檔基金的註冊地是在臺灣,所以應該歸類在境內基金。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基金買賣獲利(資本利得)的課稅標準是以「註冊地區」,而「投資標的」。 然而,基金配發利息或股利的課稅標準是以「投資標的」,而「註冊地區」。

  2. 2024年2月1日 · 10. 熱心社會公益. 透過6位終身會員的分享,更印證了「成功沒有奇蹟」,. 期使從業人員都能夠向他們看齊,朝「典範」成功者更靠進一步。. 更多內容請見以下連結:. 榮譽是持續前行的重要推動力. 注重個人品牌打造,源自「先把自己做好」哲學. 天資聰穎 ...

  3. 2018年5月1日 · 2018 年 5 月 1 日. 0. 1194. 彭金隆. 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專任副教授. 本期專欄我認為有一關鍵議題值得討論——「保險業是否該重新認識他的年輕客戶 」這是在數位金融時代,以及進入金融科技時代的當口,保險業者必須要重視的未來關鍵課題。 比較需要擔憂的是,目前金融業的經營者絕大多數都不是年輕人,他們距離年輕已有一段距離,過去他們在養成教育或是成為主管的過程中,面對的都是現在已經很成熟的客戶群體,再隨著成為主管,圍繞在他們身邊的人,也都是跟他們差不多的人。

  4. 2022年4月1日 · 0. 錢不是萬能,沒錢卻是萬萬不能,因如此,才更應該透過保費低廉的定期險,為個人與家庭的經濟風險做好保障,發揮財務槓桿的效果。 有句話說:「錢不是問題,問題是沒錢。 」,保費與保額的矛盾與抉擇,一直是令保戶頭疼不已的問題,而定期險也在這樣的矛盾之下應運而生。 富邦人壽富碇通訊處處經理家蓉感嘆,終身險與定期險的保費差距高達5~8倍,如果只靠終身險想要做好保障,就像大人穿小孩的鞋子,保障根本不夠。 而定期險的價值就在這裡,用有限的預算做好更充足的保障。 家蓉表示,保險的規劃一直都是先求有,再求夠,後求好,而終身險應該放在第3階段的「好」,如果沒有在出社會前趁便宜時先規劃好,還是應該先等到用定期險把現在的保障做到,再來考慮未來的長遠保障。 接受了事實,卻接受不了理賠金.

  5. 2023年5月1日 · 善不任,其實是為了培養人才. 身為領導者,一定要有知人、識人的能力,如此一來,才能知道何人可用、何人不可用。 近賢人、避小人,是組織向上提升的關鍵。 知人之後,當然就是要「善」,給他好的空間、舞台,讓他放手施為,這就是「知人善任」。 問題是,每個人的能力有極限,在他能力範圍以內的事,我們當然可以百分之百的信任,但我們不可能讓一個有才幹的人,永遠做他能力範圍以內的事,一定會讓他挑戰、讓他創新。 這時候,身為領導者就要「知人善不任」,要小心謹慎的高密度管理,這才是真正的「知人」,也才是真正的「培養人才」。 對偷懶的領導人,「知人善任」是最基本而簡單的;而「知人不任」也理所當然,因為知道部屬能力不足,所以就不讓他去做不熟悉或有風險的事。

  6. 2021年9月1日 · 保險行銷集團集團發行人暨總編輯。 這世界充滿了不確定,當我們遇到不確定時,通常就不知如何處理,也不知如何做決定,更不知未來會發生什麼事? 所以不確定是個大麻煩,阻擋了我們前進的道路。 所以,如何把不確定轉化為確定,是一種重要的能力。 遇到不確定的狀況,絕對不可不確定繼續存在,必須想辦法去估測不確定,讓它轉化為可以衡量的數字,或者其他便於衡量的標準。 具體的衡量,提供對一件事的評斷標準. 有很多描述起來不確定,或者較為模糊的事情,其實我們往往不是不知道具體程度,而是沒有一個評斷或比較的標準。 因此,一個具體的數字,比如百分比、5等分光譜、3等分光譜等,就為這些模糊的概念提供了一個評斷標準。 有次,我問一個部門主管:「今年年底的業績能達成預期目標嗎? 」從他的年中進度來看,已落後目標20%。

  7. 2018年7月1日 · 中國人壽洪慶通訊處資深業務經理黃敏卿則表示,保險屬於金融業之一,而金融業是一直在變遷的行業,過去銀行是一棟建築,現在則是在我們的口袋裡。 智慧手錶、智慧手環、智慧眼鏡、指紋識別等都會出現在銀行;掃碼支付、聲波支付、光學支付等新型支付方式也會成為金融交易的手段。 透過大數據,可以幫助我們瞭解客戶的消費行為、關注的興趣是什麼,進而讓業務人員得以精準行銷。 過去保單屬於產品導向(Product-based),現今逐漸轉為客戶導向(Customer-based),業務不再只是銷售保單,而必須要學會做需求分析。 透過RFC的課程,我們就能學習如何幫助客戶找到他的需求,進而精準地做規劃。 所以面對新時代,只要找到新的價值,就不用太過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