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回港後我便聯同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輕中醫師成立全仁中醫這個慈善組織旨在以中醫學幫助及教育貧困地區的人民防治疾病。 何以選擇菲律賓為首個義診地點? 選擇菲律賓是當地對中醫已有一定認識,有些本地人甚至略懂針灸技術。 我們近年亦積極探索其他地區,現時「全仁中醫」的義診團隊已踏足柬埔寨及泰緬邊界等地的窮鄉僻壤,為更多有需要人士服務。 義診過程有何難忘個案? 有一名三十六歲的女士,每逢晚上便會精神失常,喃喃自語,但日間卻與常人無異,有村民認為她被邪靈附身,不敢接近。 細問得知她已有整整二十一年不能安穩入睡。 我從沒接觸過相關病症,但記得中醫經典《傷寒論》中有這種病情記載,故使用書中藥方為其醫治。 病人經中醫藥治療後,情況已大有改善。 一年後,我們重返當地,特地到她家探訪。

  2. 中醫學院 五名四年級生倡議善用中醫專業於基層醫療,分流病人以緩解公共醫療體系的壓力,此議為他們奪得第三屆《策掂──傑出政策人大賽》比賽冠軍。 謝智勇 、 周艷秀 、 梁煒琦 、 王淑芬 及 陳皓天 以「探討如何借助中醫專業紓緩公共醫療體系的壓力」為題,建議將目前十八間分布港九新界各區的中醫教研中心改為公營,開設中醫院及成立中醫藥管理局,將中醫納入公營醫療系統,為市民提供適切的中醫服務。 由致力推動青年人積極參與公共事務團體「為正策士」舉辦的政策比賽,有別於傳統政策比賽,強調「換位思考」,致勝關鍵在於政策遊說。 參賽學生先接受民意調查基本訓練,按參賽的政策範疇,進行電話民調,然後因應所集意見擬訂政策,在網上發表,邀請公眾評論。

  3. 診所舊稱中醫教學診所」, 中醫學院 1998年成立不久後應學生實習之需而設立。 去年完成翻新及擴建工程後正式更名為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專科診所暨臨床教研中心」,跟舊稱相比多了兩個元素專科與臨床研究。 《中大通訊》近日參觀面目一新的中醫診所後,就香港的中醫藥發展去向以及中醫學院在當中的角色,訪問了時為中醫學院署理院長的 林志秀 教授。 術業有專攻. 在現時香港中醫註冊制度下,中醫只分為內科、針灸及骨傷跌打,沒有再細分專科。 倘若某中醫師在名片上自稱某專科醫師,會因觸犯《中醫藥條例》而被檢控。 這狀况與西醫高度成熟的專科制度相比,確實是天淵之別。

  4. 醫生在公營醫療系統行醫三十多年,退休前任醫管局質素及安全總監,在2017年3月加入中大生命倫理學中心,積極推動大眾關注生命倫理議題,發展研究項目,並聯繫各地相關機構交流研討。 可否略談倫理與醫療的關係? 兩者可說是唇齒相依。 有些課題就在日常身邊,例如照顧一位有吞嚥困難的腦退化病人,小心緩慢餵食,須冒病人嗆到的風險;用餵食管輸營養表面上很安全,代價卻可能要約束長者以免拔掉餵食管,但這又是否病人期望的生活質素? 中大生命倫理學中心關注哪些議題? 社會日漸老齡化,長者及晚期照顧是重點之一;中心也關注方興未艾的生物科技,基因組編輯可去除有問題的基因,幹細胞研究有助研發新療法,但同時會衍生倫理問題,我們希望協助大眾從多角度探討相關議題。

  5. 《中大通訊》邀得 中醫學院 副院長、 香港中西醫結合醫學研究所 所長 林志秀 教授接受訪問,解說中醫藥防治新冠肺炎的原理,及這門古老醫學在此次抗疫戰擔當的重要角色。 從中醫角度怎樣解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爆發? 中醫認為本次新冠肺炎屬疫病範疇,病因是冬春交替之際,人體抵抗力較弱,感受了溫熱濁毒的「疫戾之氣」。 和普通的外感病邪不同,疫邪能引發廣泛傳播。 《黃帝內經》便有描述:「五疫之至,皆相染易,無問大小,病狀相似」。 《內經》也指出疫病的傳染途徑──「天牝從來」。 「天牝」即鼻子,意思是疫病大多經由鼻侵入身體。 毒氣進入肺部,影響肺的宣發、肅降功能,便出現咳嗽、氣喘、發燒等症狀。 兩千多年前的《黃帝內經》已記載應對疫病之法,是否適用於此次新冠肺炎?

  6. 2014年10月19日 · 中醫學院於9月24日為六十一名新入學中醫學生舉行首屆白袍慶典」,希望藉此令學生領略身為醫者肩負照顧病人性命之重責勉勵學生成為德術兼備的中醫師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醫生衞生署助理署長中醫藥林文健醫生博愛醫院董事局主席何榮添博士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教授中大中醫學院院長梁榮能教授以及中大中醫學院校友會會長單進豪醫師為新生一一穿上白袍並送贈象徵中醫專業的脈枕標誌他們正式加入中醫行列。 新生一同宣讀誓辭,立志以仁德為本,努力求學,恪守中醫師應有的道德操守和社會責任,以救濟病苦、發揚中醫學為使命。 詳情請 按此 。 共 則回應.

  7. 頭條. 新一代醫科生面面觀. 左起︰胡志遠教授、莫仲棠教授、康棣、陳劻晴 (Photo by ISO Staff) 2013年,中大 醫學院 推出 環球醫學領袖專修組別 (GPS),錄取二十二名在香港中學文憑試及國際文憑考試中高踞榜首的學生。 隨後連續四年,GPS成為全港收生成績中位分數最高的學科。 傳媒戲稱GPS為「神科中的神科」,其學生為「尖子中的尖子」。 究竟GPS的設計是否就是為了製造這個「神話」? 今年,首屆GPS學生畢業了,數位師生和《中大通訊》梳理了一下這五年的經驗。 「環球醫學領袖培訓專修組別為中大的醫學教育制定新方向,營造新文化──除了培養學術與專業才幹外,更注重因材施教,幫助學生發揮潛能,伸展抱負。 醫學院院長. 陳家亮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