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羅教授與合作研究人員對鼻咽癌發展過程中的基因異常現象展開有系統的篩查,研究一系列腫瘤組織樣本、細胞系和異種移植物,採用陣列比較基因組雜交技術,分析鼻咽癌腫瘤的基因資料,顯示多個可能的標靶致癌基因,可以作為進一步研究的基礎。 具體而言,他們研究了11q13染色體的CCND1基因(內有Cyclin D1因子)和12p13染色體的LTBR基因(內有乙型淋巴毒素受體因子)的功能,發覺這些因子在原發性鼻咽癌腫瘤樣本中擴增和過度表現的情況十分普遍,顯示兩種因子對鼻咽癌腫瘤的發展起著關鍵作用。 另一項與國際研究人員合作的國際項目,以全轉錄體定序分析法,發現了8.3%的鼻咽癌病例當中,有新的UBR5–ZNF423轉化融合基因。 這基因的表現,可導致某些鼻咽癌病例的轉變。

  2. 實驗室匯聚了中大和中山大學不同學科的人員,都是臨床專家和基礎癌症研究的專才,研究範圍為區內常見的癌症,尤其是鼻咽癌、肝癌和胃癌,以研究其分子基因和信號傳遞途徑為主,目標是作臨床診斷和開發新治療方法。 實驗室現時與全球二十多個頂級癌症研究中心合作,包括美國德薩斯大學安德遜癌症中心、明尼蘇達州的Mayo Clinic、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英國牛津大學,以及中國復旦大學和北京大學的相關單位。 共 則回應.

  3. 中山大學香港中文大學華南腫瘤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於4月21至22日在佛山召開第四屆聯合工作匯報超過二百名研究人員和學生參加。 中山大學國際合作與交流處處長凌文華與中文大學夥伴實驗室副主任陳德章教授致開幕辭,探討雙方可共同發展的項目,將重點研究華南地區常見的癌症。 會議由曾益新院士、孔祥復院士、馬駿教授、陳德章教授及杜家輝教授主持,同時發表近六十篇學術論文,其中,中大博士生樊毅超與副研究員康偉二人同獲一等獎。

  4. 新近成立的消化疾病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香港中文大學夥伴實驗室),是中大第五所國家重點實驗室,獲中國國家科學技術部批准成立,由中大與第四軍醫大學聯合建設。 透過此實驗室中大與第四軍醫大學加強在消化疾病研究的合作關係集中研究中國人常見的消化道腫瘤以及消化道潰瘍出血慢性肝病炎症性腸病等消化病並進行基礎醫學轉化醫學和臨床應用等方面的廣泛深入研究。 消化疾病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建立,進一步推動及提升中國在消化病學研究方面的地位,提高消化道腫瘤和其他消化道疾病診治水平,加強中大在有關領域的國際領先地位。 共 則回應.

  5. 當時永成希望從天然的物質裏找到增強人體排毒功能和減少毒素積聚的元素,他想到中藥源遠流長,不少奧妙尚待發掘,從中應該會找到一個單一的活性分子有這樣的功能。 他翻查了大量中醫書籍和文獻,集中研究針對肝功能的藥方,發現所有的方子都有甘草這一味。 「其實中醫也有『十方九草』的說法,」永成說。 「甘草有調和眾藥的功效,是中藥裏非常重要的藥引,所以很多方子都有甘草。 儘管甘草是其中一種最多人研究的中草藥,永成沒有放棄,覺得可以從甘草開始。 他首先從甘草提煉出不同活性成分,然後在培育皿裏測試不同的肝癌細胞。 他買了很多肝腫瘤細胞,老鼠的和人的、乙型肝炎導致的,各種各樣,逐一以在實驗室內製成的不同甘草提煉劑作試驗,觀察是否有效。

  6. 0. 承蒙黃梓林基金會、興德慈善有限公司及黃家族慷慨捐貲支持,大學成立黃梓林—興德外科手術成效研究中心。 這是香港首個透過研究手術成效改善手術質素的單位,目標是提早發現、減低或阻止術後併發症,進一步提高手術質量。 中心以中大的教學醫院威爾斯親王醫院為基地,成立典禮於7月3日舉行,主禮嘉賓包括沈祖堯校長(左二);黃梓林基金會和興德慈善有限公司的代表黃宜淞先生(右四)、黃宜厚先生(左四)、黃宜讓先生(左三)及黃宜定教授(右三);霍泰輝副校長(右二)、醫學院院長陳家亮教授(左一)、外科學系系主任兼該中心主任賴寶山教授(右一)。 外科學系自2010年1月起全面審核外科手術成效及病人的術後情況,外科團隊每月提交手術後併發症及死亡率報告,並聚集專科醫生及外科訓練生召開檢討會議,研究病例。

  7. 2013年4月12日 · 六項研究獲撥款. Development of Novel Antifungal Drugs by Screening Cyclic Peptide Libraries of beta-Defensin and Lantibiotics Analogues (HK$1,493,200) Sponsors: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Fund; Shenzhen HighTide Biopharmaceutical, Ltd., Fuzians Biomedicals, Inc. Principal investigator: Dr. Jiang Xia, Department of Chemis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