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9月14日 · 透過來港易計劃入境的人士都必先透過計劃的網上系統預約系統將由9月15日起接受申請其後每逢周三凌晨零時將開放下一輪的預約名額。 名額以先到先得的形式分配。 申請人須提供個人資料包括姓名性別出生日期有效旅行證件號碼可在內地或澳門接收短訊的手提電話號碼指定的來港日期及管制站即口岸)。 申請人必須為年滿18歲,最多可為3名的同行的非香港居民申請。 至於18歲以下的非香港居民,須由其家長或監護人申請預約,並提供所需的個人資料。 按此查閱︰. 廣東省的醫療檢測機構名單. 澳門的醫療檢測機構名單. 「粵康碼」轉碼步驟一覽 . + 2. 「澳康碼」轉碼步驟一覽 .

  2. 2021年9月23日 · 出版: 2021-09-23 19:23 更新:2021-09-23 19:23. 「來港易計劃於上周三15日起正式實施截至昨日22日),共有2,589人次經來港易計劃抵港即實施八天以來平均每日有約320人次相當於每日二千個名額的15%。. 其中2,284人次經深圳灣口岸305人次經港珠澳 ...

  3. 2021年9月15日 · 來港易計劃今15日起推行身處廣東省和澳門的非香港居民凌晨起可透過網上系統預約符合條件者可在入境香港時獲豁免強制檢疫港府昨日14日才公布計劃詳情來港易推行首日深圳灣口岸陸續有透過計劃抵港人士當中不少是來港探親有深圳居民指出凌晨時分來港易申請網站一度出現大塞車」,輪候一個多小時才成功登入但形容新措施始終帶來便利令他終於能與分開9個月的家人團聚。 另有江門居民指,特意來港與家人共度中秋,但坦言回內地須隔離「14+7」的政策很折磨,「歸期」仍在觀望中,希望兩地盡快通關有期。 深圳居民繆先生透過探親簽證來港,原打算9月12日來港居家隔離7天,因應「來港易」新安排,改於今日赴港。

  4. 2021年9月11日 · 政府於下周三15日推出來港易計劃容許身處廣東省和澳門並符合條件的非香港居民來港可獲豁免檢疫政府專家顧問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今日11日來港易設配額亦只容許沒有疫情爆發的省市才可參與認為風險不高惟一值得商討的是來港人士毋須接種疫苗。 8月28日學生趕在開學前取即日籌接種疫苗 . + 14. 特首林鄭月娥早前表示,正尋求與內地專家對接,了解內地對港開放通關的要求。 許樹昌今日在商台節日《政經星期六》中指,專家顧問未有參與相關討論,相信會由衞生署公共衞生專家提出意見。 他又認為,兩地雙向通關的條件,包括本地要持續「零確診」,亦要進一步提高新冠疫苗接種率,特別是長者接種比例,因現時本港接種率仍未夠70%。

  5. 2021年9月9日 · 港府日前宣布本月15日起推出來港易計劃身處廣東省和澳門的非香港居民只要符合計劃的指明條件入境香港時可獲豁免檢疫另外計劃將設配額制度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每日有1,000個配額頭班車早上10時半開出 每小時一班車. 因應來港易計劃推出俗稱金巴的港珠澳大橋穿梭巴士9月15日起增加珠海往香港路線班次由現時每日6班增加至10班頭班車早上10時半開出之後每隔一小時開一班直至下午6時半然後尾班車會於晚上8時10分開出。 至於路線的班次維持不變。 珠海往香港路線的新班次(港珠澳大橋穿梭巴士官方網頁截圖) 已購票旅客若乘車時間與調整後時間有異 需重新購票.

  6. 2021年9月7日 · 至於來港易計劃就會在9月15日起推行非香港居民屆時也可由內地澳門來港同樣毋須隔離名額每天2000人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梁子超關注回港易計劃下在內地港人可以透過機場來港容易與轉機旅客造成交叉感染建議政府區分好兩批旅客及機組人員另外現時若內地小區的風險升為中風險或高風險港府便會暫停該小區回港易」,他認為小區劃分得太細政府應該密切留意爆發疫情的城市有無社區傳播的跡象若有訊號出現便應及時煞停計劃而非單單暫停部分小區」。 梁子超相信現時推行「回港易」和「來港易」對香港的風險不大。 (資料圖片) 梁子超表示,早前由南京市引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基本上已經受控,不見再有傳播,相信現時推行「回港易」和「來港易」對香港的風險不大。

  7. 2021年9月2日 ·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接受內地傳媒專訪時表示政府會盡快推出非港人的來港易」,先導計劃為廣東省其後可延至上海。 中港澳政府密切聯繫 研逐步恢復人員往來. 林鄭月娥接受內地《解放日報》旗下《上觀新聞》訪問時表示,港府一直與內地及澳門政府聯繫,為了早日有序恢復正常通關,港府會繼續嚴密防控疫情,並加快市民接種疫苗,同時研究在三地疫情受控且不增加各自公共衛生風險的情況下,逐步有序恢復三地居民正常跨境往來。 香港在8月5日起暫停廣東省以外的「回港易」安排,當中包括上海,林鄭月娥說,政府會盡快推出非港人「回港易」安排,會在廣東省進行先導計劃,之後可拓展至上海。 林鄭說,香港過去3個月基本沒有社區感染,社區基本「清零」,社交距離措施陸續放寬,「市民生活大致如常,經濟復甦勢頭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