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2月1日 · 樂齡|長者輔助器材、復康器材租借機構一覽【附可租借器材列表及租金】. 圖1之1 - (Canva製圖). 農曆新年將至,醫院會盡量讓長者回家與家人過年,照顧者或需暫時租借輔助器材;長者在家生活或復康,或要使用不同輔助和復康器材。. 本文整合5間提供輔助 ...

  2. 2022年10月31日 · 【明報專訊】受疾病影響改變人生的患者,復康路都是艱巨漫長。 頸部受到重擊致脊髓神經受損,便有可能導致四肢癱瘓。 對全癱人士來說,復康過程比嬰孩學步更難,康復治療挑戰重重,身與心重新站起來,是重要的一步。

  3. 2023年11月24日 · 【明報專訊】由社聯和政府合辦的樂齡科技博覽昨起一連4日在灣仔會展舉行,今年有逾200個攤位,展出近800款本港和各地樂齡科技創新產品,包括跌倒偵測裝置、出行輔助器等,其中有本地公司研發沉浸式XR復康訓練系統,加入粵劇等遊戲,讓長者揮動 ...

  4. 2023年10月22日 · 有關注團體表示,非綜援殘疾人需自費購買及維修輪椅等,造成沉重負擔,倡議政府在新一份《施政報告》中,將購買輪椅等復康用品的實報實銷資助從綜援中劃分出來,讓殘疾人脫離綜援網,無顧慮就業。

    • 公眾的傷健共融意識非常高
    • 推動立法 規定提供「合理遷就」
    • 傷健共融步伐和進程有待改進
    • 平機會致力移除殘疾人士的障礙
    • 官商民通力合作 建構傷健共融香港

    毫無疑問,在政府、社福機構、自助組織和其他機構包括平等機會委員會(平機會)的推廣下,近年社會對殘疾人士權益的關注提高了不少。今年8至9月在東京舉行的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會更成了催化劑,市民透過電視熒幕看到殘疾運動員展現出頑強意志,克服自身限制、戰勝逆境,無不被打動和感到鼓舞。 今年11月平機會公布的《平等機會意識公眾意見調查2021報告》結果便顯示,公眾的傷健共融意識非常高。在1501名受訪市民中,有相當高的比例(68%)知道現時有法例禁止基於殘疾的歧視。在工作方面,76.4%的受訪市民認為在同等工作要求下,殘疾與非殘疾員工應得到相同的工資及待遇。至於教育方面,近六成(58.9%)認為殘疾學生入讀主流學校較特殊學校更為理想。另外,61.2%受訪市民不介意在自己屋苑附近設立精神病康復者中途宿舍。

    對於未來有關平等機會的工作範疇,最多公眾認為非常或頗重要的項目是推動修訂法例,明確規定要為殘疾人士提供合理遷就或便利(註),達92.5%之高。這明確顯示公眾對於修訂法例有強烈的共識,認同應透過法例來保障殘疾人士的權益。 事實上,平機會在2016年向政府提交的《歧視條例檢討意見書》中,已將此列為優先處理的法例修訂建議。究竟什麼是「合理遷就」呢?根據聯合國《殘疾人權利公約》第2條,「合理遷就」的定義是:「根據具體需要,在不造成過度或不當負擔的情况下,進行必要和適當的修改和調整,以確保殘疾人在與其他人平等的基礎上享有或行使一切人權和基本自由。」《殘疾人權利公約》第5(3)條亦訂明,「為促進平等和消除歧視,締約國應當採取一切適當步驟,確保提供合理遷就」。 「合理遷就」沒有既定模式,要因應個別殘疾人士...

    鑑於以上公眾的意見,平機會希望政府能切實考慮修訂有關法例。事實上,香港在傷健共融的步伐和進程還有待改進,仍需各方努力。根據統計處的《2013年香港殘疾人士貧窮情况報告》,介乎18至64歲的適齡工作殘疾人士達17.99萬人,但從事經濟活動的比例只有39.1%,較整體人口的比例(72.8%)低得多。殘疾人士的就業問題一直嚴峻,即使是高學歷的殘疾人士求職時亦面對不少困難,有些更被迫接受低技術低薪酬的工作。 在暢通易達方面,香港不少舊建築物均缺乏無障礙設施。根據目前法例,建於1997年前的樓宇不須強制設有無障礙設施,亦因此令殘疾人士的活動受到限制,不能暢通無阻地前往每一個公共空間,享用各種設施。香港復康會最近公布「殘疾人士社會參與和共融研究調查」結果,受訪的殘疾人士認為香港社會的無障礙設施仍有待改善...

    平機會非常關注殘疾人士面對的障礙。我們認為,殘疾人士享有平等權利獨立生活、充分參與生活各個領域,在無障礙的情况下進出建築物、使用道路、交通工具、各種公共設施及服務,還有接收資訊。無障礙環境是殘疾人士接受教育、工作以至參與社會的先決條件。 多年來平機會透過各方面的工作,致力移除殘疾人士的障礙,促進他們的平等機會。我們進行調查、介入調停、安排各方協商,促成屋邨的街市出入口安裝斜道、聾人居住的公屋單位安裝火警閃燈,還有港鐵放寬每班列車只向一名使用輪椅的乘客提供活動摺板協助上落列車的規定,改為可向兩名同行的輪椅乘客提供活動摺板協助,讓他們可一起乘搭同一班港鐵列車。此外,我們製作無障礙航空指引,又進行無障礙的士服務的研究。 對於改善舊建築物的無障礙情况,平機會建議政府考慮立法,規定所有1997年前建成...

    當然,殘疾人士面對的障礙並不止環境的障礙。香港復康會的調查便顯示,受訪殘疾人士及長期病患者在使用社區設施和參與社區活動時,感到不受歡迎、遇到不友善對待,其中有27.2%更表示因為殘疾而感到被高度歧視。調查發現,殘疾人士及長期病患者的社會參與度不高,自覺被社會邊緣化,對社區歸屬感低。 誠然,要改變社會的觀念和態度,建設無障礙環境,讓殘疾人士平等參與社會,須靠不同界別群策群力,以及多管齊下的措施。除了政府制定政策、加強法例的保障,還需社福機構、自助組織提供到位服務和社區教育,以及企業採納多元共融政策,僱用更多殘疾員工。只有官商民通力合作,才能建構真正傷健共融的香港。 註:自2015年起,《殘疾歧視條例》內的「遷就」已修訂為「便利」

  5. 2021年12月13日 · 有初創公司研製出一種家用復康儀器,採用低能量激光、熱療及滾動按壓等技術,並設計到安全和易用,希望讓一般人可以自行紓緩肌骨關節問題。 【明報專訊】人類愈來愈長壽,長者佔人口比例愈來愈高。

  6. 2023年10月9日 · 該公司推廣AR遙距復康方案的方式,也不是直接向長者和長期病患者銷售,而是透過跟復康中心或醫院合作。 合作的復康中心或醫院的物理治療師通常會先讓病人在中心或醫院內使用AR遙距復康方案一段時間,才決定是否建議病人直接在家中安裝和使用。 即使病人在家中使用AR遙距復康方案,仍然需要物理治療師持續監察(例如了解其評分)和指導,直至完全康復。 支援中英印尼馬來泰文等. 現時,AR遙距復康方案已有58套動作短片,都是為中風後病人的復康及針對一些痛症設計。 至於語言界面,已包括繁簡體中文、英文、印尼文、馬來文、泰文等。 9月中,這個AR遙距復康方案曾經在「健康科技在深水埗,科技改善在社區」活動中公開展出,並且讓參觀者試用。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