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大約 324,000 個搜尋結果

  1. 元宵節,亦稱為上元節、小正月、新十五、元夕、小年或燈節,又稱為元宵元宵節、上元、正月半,中國傳統節日,每年農曆 正月十五,為農曆新年第一個月圓,象徵着春天到來。

  2. 2023年2月2日 · 元宵節2023日期是在2月5日(農曆正月十五),被稱為「中國情人節」節日到底有什麼習俗與禁忌?下文為你揭開元宵節由來、習俗、禁忌等,助你更了解元宵節,與情人、家人共度溫馨節日。

  3. 2021年2月25日 · 總結 元宵節由來元宵節」名子的由來 元宵節是農曆新年過後,第一個月圓日子;一月又稱作「 元月」 ,月亮又在晚上出現,古人稱夜晚為「 宵」,因此叫做元宵元宵節傳說故事 元宵節起源於中國,又不同傳說故事: 第一種:天庭神話 以前,有隻天庭神鳥意外被獵人給射死了,天帝知道後很生氣,就下令天兵在正月十五那天到人間放火,準備把人類燒死。 但是,天帝女兒知道了,心地善良她很不忍心看到無辜百姓受難。 告訴大家:「只要在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戶人家都在家裡掛起紅燈籠、點爆竹、放煙火。 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為人們都被燒死了」。 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兵往下一看,發覺人間一片紅光,以為是大火燃燒樣子,就回去告訴天帝不用放火了。 老百姓們就這樣保住了生命。

  4. 2023年8月19日 ·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時間為每年農曆正月十五。. 正月是農曆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 根據道教“三元”説法,正月十五又稱為“上元節”。. 元宵節習俗 ...

  5. 元宵(左)與元宵餡(右) 市售的元宵(左、中)與包餡湯圓(右) 搖元宵笸籮 元宵是一種華人傳統節令食品,通常由糯米製成,包有餡料。 北方人依照習俗通常在農曆 正月十五 元宵節和新年烹製食用,吃元宵象徵家庭像月圓一樣團圓,寄託了人們對

  6. 元宵節形成有一個較長過程,據一般資料與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 太一 ”活動,被後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先聲。 不過,正月十五元宵節真正作為民俗節日是在漢魏之後。 正月十五燃燈習俗與佛教東傳有關。 唐朝時,佛教大興,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這一天“燃燈供佛”,佛家燈火於是遍布民間。 從唐代起,元宵張燈即成為法定之事,並逐漸成為民間習俗。 元宵節是 中國 與 漢字文化圈 地區以及海外華人傳統節日之一。 元宵節主要有賞花燈、吃湯圓、猜燈謎、放煙花等一系列傳統民俗活動。 此外,不少地方元宵節還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 2008年6月,元宵節選入第二批國家級 非物質文化遺產 。 基本介紹

  7. 2023年2月1日 · 元宵節的由來 元宵節的 起源有很多版本,但最常被認為是起源一說是相傳在漢朝時期,惠帝生性軟弱,權力落在呂後手中。呂後病死後,諸呂惶惶不安害怕遭到傷害,便密謀作亂。劉襄為保惠帝江山,於正月十五日平息了「諸呂之亂」。文帝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