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通货膨胀 (Inflation ),也称为物价变化率 [2],是 货币超发 部分与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之比,用以反映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的程度。 经济学上,通货膨胀率为:物价平均水平的上升幅度(以通货膨胀为准)。 以气球来类比,若其体积大小为 物价水平,则通货膨胀率为气球膨胀程度。 或说,通货膨胀率为 货币购买力 的下降程度。 在实际中,一般不直接、也不可能计算通货膨胀,而是通过 价格指数 的 增长率 来间接表示。 由于 消费者价格 是反映商品经过流通各环节形成的 最终价格,它最全面地反映了 商品流通 对货币的 需要量。 因此, 消费者价格指数 是最能充分、全面反映通货膨胀率的价格指数。 世界各国基本上均用消费者价格指数 (国内叫做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也即 CPI 来反映通货膨胀的程度。

  2. 2022年8月,美国痛苦指数网站发布的数据显示,该国当前 失业 为3.6%, 为9.06%,从“痛苦指数”历史走势来看,12.66的“痛苦指数”创下2020年初美国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的新高。 [20]

  3. 核心 通胀率,就是指 消费价格指数 中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变化之后的价格变化率。 目的. 核心通胀 (core inflation) Core inflation is a measure of inflation which excludes certain items that face volatile price movements, notably food and energy. It's more stable than CPI because core inflation eliminates products that can have temporary price shocks (i.e. energy, food products).

  4. 在统计法里,所剔除的项目可能每个都不一样,要看这些项目各的数据表现。 通常使用的统计法有两种,即截尾平均法(trimmed mean)和加权中位数法(weighted median),两者的类似在于,均须由高到低(或由正到负)逐月对各单个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变动程度 ...

  5. 一般界定为每月通货膨胀50%或更多,但很多时候会采取宽松界定,使用的比率会更低。 多数经济学家认同的定义为“一个没有任何平衡趋势的通货膨胀循环”。 1956年,Philip Cagan撰写的Monetary Dynamics of Hyperinflation,一般被视为最早研究恶性通胀的书目,他当时把每月50%以上的通胀,称为“恶性通胀”,又或“超通胀”。 世界史 上有所记载的恶性通货膨胀都发生在20世纪。 20世纪的恶性通货膨胀出现在三个时期: 第一次世界大战 和 第二次世界大战 后以及80年代的 债务危机 时期。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的5个国家 奥地利 、德国、 匈牙利 、 波兰 和 苏联 陷入恶性通货膨胀中。 1922—1933年间的德国最高 通货膨胀率 甚至达到29000%。

  6. 在政治场上滞胀以通货膨胀痛苦指数(Misery index)来量度(简单以 失业率 及 通胀率 相加),用以影响美国1976年及1980年的 总统选举。 经济产能被负面的供给震荡而减少。 例如 石油危机 造成石油价格上涨, 生产成本 上升及利润减少,引致 商品价格 上升同时经济放缓。 另一原因为不当的 经济政策。 例如 中央银行 容许 货币供应 过度增长,政府在 商品市场 和 劳动市场 作出过度管制。 在分析1970年代的滞胀时提供了两种解说:首先是 油价 暴涨,继而中央银行使用过度刺激的 货币政策 对抗经济衰退,形成物价/薪资螺旋(price/wage spiral)。

  7. 经济学者普遍认为,当 消费者物价指数 (cpi)连跌三个,即表示已出现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就是 产能过剩 或需求不足导致物价、工资、利率、粮食、能源等各类价格持续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