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1957 張理泉 趙效宣 朱振北 傅承周 徐子貞 黃開華 劉玉奇 李克林 李明光 李杜 劉之仁 羅東升 佘文山 許濤 王俊儒 王茂富 顏錫恭. 1958 陳少嫻 張乘風 趙 潛 賈麗妮 焦作民 中樞 傅光興 胡應湖 李 雲 李家淑 尚重濂 戴文伯 丁 智 王兆麟 黃建業 黃修 吳庫田 嚴 ...

  2. 2021年3月7日 · 廣論消文327 327頁1行-328頁3行. 益西彭措堪布開示. 酉二、為斷彼故必須精進聞法分三:. ① 必須精勤聞法的理由 ② 破斥承許不需聞思的邪見. ③ 將聞思轉為實修助緣的竅訣. “彼”是指導致愚癡的種種因緣。. 戍一、必須精勤聞法的理由分四:. ① 聞思修三 ...

  3. 2021年3月2日 · 今初。 謂於所觀事能揀擇法,此處是說通達五明處等。 智慧總的來說,是對於所觀的事能簡擇諸法,即能夠辨別一切所知法,同時能夠斷除疑惑,此處則特別講述通達五種明處等的智慧。 《成唯識論》說:“云何為? 於所觀境簡擇為性,斷疑為業,謂觀得失俱非境中,由推求,得決定故。 ”(的體性,是簡擇所觀察的對境,其作用是斷除疑惑,即在觀功德、過失和非功德非過失的境中,通過的推求而獲得決定的緣故。 )所以,有分別事理、決斷疑念的作用,也就是通達事理的作用。 如《菩薩地》云:“謂能悟入一切所知,及已悟入一切所知揀擇諸法,普緣一切五明處轉,一、內明,二、因明,三、醫方明,四、聲明,五、工巧明,當知即是菩薩之自性。

  4. 2020年12月15日 · 二利不圓滿則不能成佛。 因此經中說,菩薩應勤修福智資糧,並非不需修習世俗行品。 《聖虛空庫經》云:“由智故,而能遍捨一切煩惱;由方便智故,而能不捨一切有情。

  5. 一、圓不圓具五相之功過. 二、須圓具之因相. 三、別別宣說諸項差別. 四、成就四項中捨逆修順之差別. 五、宣說虛當勤修此等諸相之因. 第二、說明要依師的弟子的條件,分為五科:一、完備五種條件的功德與不完備的過失;二、必須完備的理由;三、說明各項條件的特徵;四、遮除具備四種條件的違緣與成就此四項的順緣的差別;五、說明必須勤奮修集這些條件的因緣。 丁二能依學者。 今初、圓不圓具五相之功過者. 第一、《四百論》曰:「說正住具,希求為聞器。 不變說者德,亦不轉聽者。 」釋論解云:「說具三法堪為聞器。 若具其三,則於法師所有眾德,見為功德不見過失。 猶非止此,即於聽眾所有功德,亦即於彼補特伽羅,見為功德非見過失。 若不完具如是器相,說法知識雖極遍淨,然由聞者過增上故,執為有過,於說者過,反執為德。

  6. 消文54之2. 消文54之2 52頁9行 – 54頁1行. 【以是若有幾許多聞,亦有爾多從此成慧,此幾多其思亦多,思惟多故從思成,亦當不尠。. 因此,聽聞得愈多,從聽聞得到的聞所成慧就愈多;聞所成慧如果多,其思惟也愈見豐富;思惟得多,思所生就不會少 ...

  7. 消文 29 親近知識軌理:一、所依善知識之相 博朵瓦云:「三學及通達實性,並悲愍心,五是主要。我阿闍黎嚮尊滾既無多聞復不耐勞,雖酬謝語亦不善說,具前五德故,誰居其前悉能獲益。嚀敦無善說,雖說施願,唯作是念,今此大眾,皆未解此,餘無所知。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