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5月19日 · 明報專訊2002年香港面對經濟低迷及財赤嚴重公務員合約並沒明文授權政府減薪政府提出立法減薪觸發逾3萬公務員上街抗議翌年立法會通過0-3-3減薪方案即2003年凍薪其後兩年各減薪3個百分點不同人包括公務員曾提出司法覆核最終官司去到終審法院終院裁定立法減薪沒違反基本法》。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明報新聞》APP最近3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原版上載: 每日報章原版及昔日報章原版**

  2. 2024年2月29日 · 被問公務員和問責官員會否減薪陳茂波稱針對財赤最有效方法是要求各部門節省開支放眼未來經濟繼續增長不希望公務員及問責官員薪酬影響私人市場待遇,「我們都希望打工朋友收入有所增加所以不想政府行為為勞工市場打工仔帶來負面影響」。 政府料經常開支可減39億. 政府將繼續推行資源效率優化計劃,各部門每年削減經常開支1%,預算案提出延長計劃至2026/27年度。 陳茂波說騰出的資源將在內部重新調配,提供新公共服務或改善現有服務,預計未來5個財政年度經營開支增長,將放緩至平均每年2.2%,低於同期本地生產總值名義增長。 政府消息稱在計劃下,新一個財政年度政府經常開支將減少39億元,2025/26年按年縮減78億元,2026/27年度則進一步減少117億元。 (2024/25預算案)

  3. 2024年3月12日 · 高官議員減薪非禁區. 公務員瘦身看決心. 當局表示調整公務員薪酬需要顧及士氣又稱公務員及問責官員薪酬影響私人市場不希望政府舉措為打工仔帶來負面影響云云然而就像削減社福機構資助當局一樣可考慮以不搞一刀切的方式處理官員薪酬問題大原則是不搞肥上瘦下避免影響服務市民。 目前政府內不少職位的薪金水平,都比私人市場類似的崗位高出一截,薪酬調整分寸拿揑得好,也不一定對私人市場構成重大衝擊。

  4. 2024年2月27日 · 公務員薪俸及服務條件常務委員會早前指目前勞工市場波動建議不適合作第二階段公務員薪酬水平調查調查立法會公務員及資助機構員工事務委員會主席梁子穎同意相關安排認為要待經濟好轉才應再作調查指在目前經濟環境下各個行業勞動力不足無論政府抑或私營機構都為搶人才而抬高個別工種薪金再加上政府推出高才通等輸入外勞計劃認為兩方薪酬水平對比或會不脗合。 梁子穎在香港電台節目《千禧年代》上指,相信相關安排只屬暫時建議,被問到拖延公務員薪酬水平調查會否導致公務員薪酬「不貼市」,令公務員人才流失情况惡化,梁子穎表示「呢個我哋都擔心」,表示政府應多向公務員工會解說,並在政府內部推出福利或措施,安撫現職公務員。

  5. 2021年5月19日 · 明報即時新聞. 【明報專訊影響18萬公務員的薪酬趨勢調查初步結果昨出爐扣除遞增薪額後低層公務員薪酬趨勢淨指標全負數分別為-2.04%、-0.54%及-0.68%報告倘獲政府接納意味公務員疫下會減薪多個公務員工會今年杯葛調查認為調查結果滯後及難客觀全面反映實况促政府考慮公務員士氣建議凍薪

  6. 2023年5月18日 · 公務員事務局長楊何蓓茵昨日書面回覆立法會議員質詢時透露最新2022/23年度公務員編制職位為逾19.73萬個較上一年度減少230多個經修訂預算的2022/23年度公務員薪酬總開支則增至916.68億元較2021/22年度增加約36億元為近年新高見表)。 新增常額首長級職位回升. 根據公務員事務局數據政府新增常額首長級公務員職位回升政府在2022/23年度,分別開設21個常額首長級公務員職位及8個編外首長級職位(見表)。 局方指出,截至今年5月2日,首長級公務員常額及編外職位的編制,分別達1482及81個,若未計相關福利,年薪開支分別為34億元及1.8億元;若計算福利在內,則分別達到48億元及2.5億元。

  7. 2022年7月15日 · 今年公務員薪酬調整最受爭議的是高層公務員薪趨淨指標商界人士及人力資源顧問質疑調查方法能否如實反映市况調查一方面未有把私人機構無薪假因削減人手而導致工作量增加等因素包括在內另一方面去年私人機構高層僱員的整體收入相當受花紅等浮動薪酬影響而這個因素卻反映於薪趨調查之中。 除了影響私人市場基本薪金的因素(包括生活費用、一般經濟狀况和公司業績、薪酬市值一般變動、級內遞增薪額和勞績獎賞),薪趨調查的確會把底薪以外的額外酬金(如年終花紅、一次過發放的花紅等)都算入薪趨指標。 但由於公務員按年增薪的機制在私人市場並不常見,現時薪酬趨勢「淨指標」是從每年的薪趨總指標中,扣減公務員遞增薪額的總薪酬開支而得出。 供政府、職方及公眾參考的數字,是以上述方法得出的「淨指標」。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