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公民课,学科名称。从 19 世纪起到 20 世纪初,美国、法国、瑞士等国学校普遍开设。1923 年中国全国教育会联合会颁布《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规定在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开设。1932 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课程标准,规定小学设公民训练课,初、高中设公民课,并制定了小学公民训练标准和初、高中 ...

  2. 编辑. 2003年10月,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企业公民工作委员会经民政部批准成立,致力于企业公民社会责任理念的推广。. 2023年3月29日,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企业公民工作委员会更名换届大会在京召开,委员会正式更名为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企业公民与工会社会 ...

    • 概览
    • 背景介绍
    • 概述
    • 发展情况
    • 举例
    • 特殊社团
    • 社会团体法人
    • 法律规定

    为一定目的由一定人员组成的社会组织

    社会团体指公民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包括各种学术性、行业性、福利性、公益性、娱乐性、联谊性的社会团体,如各类学会、协会、研究会、基金会等,主要是由民政部门核准登记。社会团体一般不纳入机构编制管理范畴 [8]。

    成立社会团体除需要一定数目的人员组成以外,还要制定章程、到有关机关登记,有的还须依法申请许可等等。

    社会团体是当代中国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社会团体都带有准官方性质。《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成立社会团体必须提交业务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业务主管部门是指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及其授权的组织。社会团体实际上附属在业务主管部门之下。中国的社会团体是社会组织的一种。

    建国初期

    1949年建国之初,国家为快速恢复国民经济而采取了政府计划统揽一切的手段,总体性社会逐渐形成。总体性社会中,社会的政治中心、意识形态中心、经济中心重合为一,国家与社会合为一体,资源和权力高度集中,国家具有很强的动员与组织能力,但结构较为僵硬、凝滞。这种强国家的社会结构亦是社团组织赖以发展的制度环境。

    制度环境

    1991~2011年,中国社会的经济改革和社会转型以及民间社会的发育,产生于一个基本的背景之中,即总体性社会体制及其嬗变过程。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为了动员一切资源,实现军事、工业赶超目标的国防优先和重工业优先的战略,并为了确保这一战略的实现,对社会生活实行了全面干预与控制。因此,一些学者将1949~1978年的中国称为总体性社会。 (一)国家全权控制社会 总体性社会具有以下突出特征:其一,国家垄断着绝大部分的稀缺资源和结构性的社会活动空间。这里的资源不仅指生产资料,还包括如城市住房等生活资料和日常生活用品的供应,就业等机会资源。这样,国家不仅成了生产资料的垄断者,也成了生活资料的发放者,权力和威望的配置者。而个人要想获得最基本的生存条件,只能通过国家的制度性安排,即单位制度、户籍制度和身份制度来获取。其二,社会各个部分的高度关联性。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意识形态中心高度重叠。意识形态是总体性的,政治是高度意识形态化的,经济与其他社会生活是高度政治化的。在这种总体性社会中,政治制度所形成的框架成为定型社会的基本制度框架,社会中的各种组织或制度安排系统均附着于政治制度框架上,政治和行政权力成为支配整个社会生活的基本力量。其三,从纵向角度看,消灭了统治阶级。过去的“国家——民间精英——民众”的三层结构变成“国家——民众”的二层结构,精英的位置不复存在。 上述特征决定了总体性社会必然呈现出如下面貌:社会动员能力极强,国家可以动用一切人、财、物,以达到其所设定的经济或政治目标;社会秩序完全依赖于国家控制的力度;国家直接面向民众,中间缺少缓冲;社会自组织能力差,民间组织缺乏,社团生成的基本条件还未形成;总体性意识形态同时承担社会整合和工具理性的功能;社会的各个子系统缺乏独立运作的条件,任何局部性的矛盾或紧张状态都蕴藏着全局性的危机等。总之,总体性社会是一个社会高度一体化,整个社会生活几乎完全依靠国家机器驱动的社会。 (二)单位制度身兼数任 总体性社会中,单位制度是联结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最基本的制度形式。 单位制度最突出的特征是国家与社会的合二为一。在新中国逐步形成的政治结构中,单位组织有其强大的体制功能:它一方面是国家权威的底层结构,是政治体系的有机构成者,另一方面又是唯一的社会组织形式,是社会体系的基本单元。它一头依附国家,一头联结个人,构成了一张巨型的社会组织网络。 单位制度承担了几乎所有的社会职能,是民众满足其大部分需求的基本制度安排,这样,其他社会性的组织形式就更没有成长的空间了。典型的单位组织一般都有房管科、招待所、职工医院、幼儿园、离退休办公室、服务公司等部门。每一个单位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为单位成员提供基本的生活需要,每一个单位都是一个大家庭,不仅为人们提供了就业的机会与场所,而且还是人们安身立命的地方,使其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了坚实的依托。因此,其他的社会组织便失去了生长的空间。因为,对于单位中的个人而言,单位就意味着一切:个人的社会性需求只有在单位中才可能得到满足,离开了单位,个人寸步难行。单位就像是一个大家长,它提供一切,又控制一切。依附于单位的人,往往以自己接受单位组织的控制作为要求单位向它提供一切生活所需的正当理由。无论在工作和生活中碰到什么样的困难,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使单位出面解决,因此,个人的创造精神、冒险精神、自主意识等变得日趋淡薄,自由结社组成其他组织的想法也就没有存在的空间。另外,又一个明显的问题是,民众多样化需求不可能得到全方位的满足,因为单位资源的分配和供给直接取决于国家的分配,而不是来源于社会的真实的需求。单位制度所能满足的只能是个人最基本的生活和发展需求。

    政治社团

    总体性社会中,政府控制了绝大部分“ 自由流动资源”和“自由活动空间”,政府权力通过单位组织控制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得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性社团实际上基本没有存在的空间。因此,总体性社会的制度环境决定了社团的存在状态大多为政府供给型的(即官办性的)。 学者们对1949~1978年的社会团体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可以看出,这一阶段中国的社团组织大多是官办的。在《中国社团史》一书中,王世刚从历史的角度描述了1949~1990年中国社团的发展历程。他把在此期间中国社团的发展共分为五个时期。1949 年前后是中国社团发展的新旧交替时期,这一时期建立了许多大型的政治性团体,如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华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中华全国民主青年联合总会等等,这些组织后来称为人民团体。 1950~1953年是清理整顿时期,国家对反动团体和宗教团体进行了清理整顿。1953~1958年是中国社团发展的第一个繁荣时期,大量政府主办的学术性团体、文艺类团体在这一时期成立。1958~1966年是一个缓慢发展时期,中国社团部门继续沿着原有的格局发展,但是速度有所减慢。而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时期是学者们较有争议的时期。王世刚认为这一时期全国几乎没有成立社团组织。而王名认为这一时期全国成立了大量的社团组织,例如各种红卫兵组织,以及工厂、学校内部成立的各种政治、文化和兴趣组织等等。这些组织大多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成立,不需要进行正式的登记注册,也不需要业务主管部门,甚至很多组织没有固定的活动场所,但是他们具备社团组织的所有社会学特征,也符合学术界关于非营利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的界定。本文认为文革时期的社团组织实际上是一种畸形的自下而上的民间团组织,是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因此不作详细探讨。可以说,新中国建立伊始,绝大多数地方各基层组织尚未建立健全。此时,通过社会团体的形式把广大的社会成员组织起来,形成新中国政权极为广泛、巩固的社会基础,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一时期也出现了许多社团组织,主要有人民团体、科技文化团体、工商界团体、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等等。但在总体性社会的制度环境中,政治和行政权力支配着整个社会生活,因此这一时期建立的社团组织大多带有政府供给的意味,甚至许多社团就是由党和政府率先发起的,政府还给予许多全国性社团经费上的赞助以支撑其成立和发展。可以说,这一时期的现实国情决定了社团的政府供给性质十分明显。尤其像人民团体这样的社团组织,其官办性就更加突出。实际上,人民团体是国家科层组织体系中的官方组织,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与党和政府的特殊关系:编制由政府制定,工作人员拥有政府机关干部的身份,领导人由国家任命,除工会外,其他社团的经费由财政拨付。

    社会团体是社会群众团体的一个分支。中国有全国性社会团体近2000个。其中使用行政编制或事业编制,由国家财政拔款的社会团体约200个。在这近200个团体中,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的政治地位特殊,社会影响广泛。还有18个社会团体的政治地位虽然不及上述三个社会团体,但也比较特殊。它们分别是: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法学会、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黄埔军校同学会、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中国红十字会、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欧美同学会、中华职业教育社、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以上21个社会团体的主要任务、机构编制和领导职数由中央机构编制管理部门直接确定,它们虽然是非政府性的组织,但在很大程度上行使着部分政府职能。被列入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民团体和社会团体。 [2]

    在国际上,由于各国在文化传统和语言习惯方面存在着不同,社会组织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多种不同的称谓。如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公民社会、第三部门或独立部门、志愿者组织,慈善组织、免税组织。等等。这些叫法在内涵上区别不大。与政府、企业相区别,社会组织具有非营利性、非政府性、独立性、志愿性、公益性等基本特征。

    2007年,中国大陆地区开始正式用“社会组织”代替“民间组织”。“民间组织”的“民间”是与“政府”、“官方”相对应的,反映了传统社会政治秩序中“官”与“民”相对应的角色关系,容易让人误解民间组织是与政府相对应甚至是相对立的。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党的十七大把民间组织纳入了社会建设与管理、构建和谐社会的工作大局,对传统的提法进行改造,提出了社会组织这一称谓。

    社会组织称谓的提出和使用,有利于纠正社会上对这类组织存在的片面认识,形成各方面重视和支持这类组织的共识。我国将社会组织分为三类,即社会团体、基金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

    民政部2012年6月21日在京发布《2011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截至2011年底,全国共有社会组织46.2万个,比上年增长3.7%。

    其中,全国共有社会团体25.5万个,比上年增长4.0%。全年共执法检查社会团体890起,其中取缔非法社会团体12起,行政处罚878起。全国共有民办非企业单位20.4万个,比上年增长3.1%。全年共执法检查民办非企业1016起,其中取缔非法民办非企业9起,行政处罚1007起。

    同时,我国共有基金会2614个,比上年增加414个,增长18.8%,其中:公募基金会1218个,非公募基金会1370个,境外基金代表机构26个。民政部登记的基金会183个。公募基金会和非公募基金会共接收社会各界捐赠219.7亿元。全年共行政处罚基金会11起。

    另据统计,截至2011年底,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共计67.9万个,全年共有35.8万个村(居)委会完成选举,参与选举的村(居)民登记数为4.5亿人,参与投票人数为3.6亿人。

    2023年7月16日,记者从民政部获悉:截至2022年底,全国在民政部门登记的各级各类社会组织89.2万家,包括社会团体37.1万家、社会服务机构51.2万家、基金会9316家。

    截至2022年底,全国社区社会组织超过175万家,其中,约10%的社区社会组织符合社会组织登记条件,在县级民政部门登记;约90%的社区社会组织由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或社区党组织、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等进行指导管理 [7]。

    1、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简称“全国学联”,是全国高等和中等学校学生的联合组织,是中国大中学生自己的群众组织,1919年6月在中国上海宣布成立。

    社会团体是指为一定目的而由一定数量的社会成员(包括自然人、法人)所组成的并取得法人资格的社会组织,包括人民群众团体,社会公益团体和学术研究团体。

    2、中国侨商投资企业协会。是经国务院同意,民政部批准成立的华侨、外籍华人、香港澳门同胞境内投资企业和地方侨商组织、知名侨资企业家组成的全国性非营利社会团体。国务院侨办是协会的主管部门。协会接受民政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中国侨商投资企业协会的主要任务是反映侨资企业要求,沟通侨资企业与政府的联系,促进侨资企业之间的合作,帮助解决侨资企业经营中遇到的困难,维护侨资企业的合法权益,引导侨资企业规范经营和行业自律等。

    3、中国社会组织促进会是民政部主管、由中国社团研究会更名的全国性社会团体。其宗旨和使命是:动员和依靠社会各界力量,加强社会组织管理与发展的理论研究,密切社会组织之间的联系和交流,推进社会组织的自律与诚信,扩大我国社会组织与国际社会组织的交往与合作,同时争取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在政府和社会组织之间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引导和促进社会组织规范运作、健康发展。

    4、中国消费者协会1984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是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的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全国性社会团体。以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引导广大消费者合理、科学消费,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为宗旨。

    5、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成立于1987年5月,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的社团组织,地址设在北京。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是在中国境内从事汽车、摩托车、零部件及汽车相关行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事业单位和团体,在平等、自愿基础上依法组成的全国性工业行业协会。

    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人民团体(8个)

    1、中华全国总工会

    执委会主席:王东明

    简称“全总”,是全国各地方总工会和各产业工会全国组织的领导机关。成立于1925年5月1日 。中国工会的主要社会职能是: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和民主权利;动员和组织职工群众参加建设和改革,完成经济和社会发展任务;参与企业的民主管理,教育职工不断提高思想道德和科学技术文化素质(简称“维护、建设、参与、教育”四项职能)。中华全国总工会已和世界上130多个国家(地区)的400多个全国性工会组织以及国际和区域性工会组织建立了友好交往关系。截至2004年9月底,全国工会会员总数达到13694.9万人。

    2、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中央委员会书记处第一书记:阿东

    社会团体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社会组织。它是以谋求社团成员的共同利益为宗旨的,主要包括人民群众团体(如工会、妇联、共青团)、社会公益团体(如残疾人基金会)、文学艺术团体(如作家协会)、学术研究团体(如数学学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三节 非营利法人

    第八十七条 为公益目的或者其他非营利目的成立,不向出资人、设立人或者会员分配所取得利润的法人,为非营利法人。

    非营利法人包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等。

    第八十八条 具备法人条件,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提供公益服务设立的事业单位,经依法登记成立,取得事业单位法人资格;依法不需要办理法人登记的,从成立之日起,具有事业单位法人资格。

    第八十九条 事业单位法人设理事会的,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理事会为其决策机构。事业单位法人的法定代表人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法人章程的规定产生。

  3. 公民科学是指科学爱好者,通过网络组织的号召,去参与科研任务的科研组织模式。. 中文名. 公民科学. 类 别. 社会科学术语. 例如,墨尔本的货车司机莱恩,就是一名自然观测爱好者,他坚持每天记录墨尔本水域某一处的蛙鸣声,并把声音输入电脑发送给淡水 ...

  4. 科学素质是人作为主体尊重科学、学习科学、发展科学、运用科学的精神、态度、方法、知识和能力的素质,是人的主体性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素质不等于科学知识,科学知识不等于书本知识,书本知识不等于课本知识。通过批判性思维和积极的实践探索发展科学,包括修正不完善理论、推翻不 ...

  5.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 前身 为1948年4月16日 西欧 十多个国家成立的 欧洲经济合作组织。1960年12月14日,加拿大、美国 及欧洲经济合作组织的成员国等共20个国家签署《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公约 》,决定成立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公约获得规定数目的成员国议会的批准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

  6. 佛教善德英文中学(Buddhist Sin Tak College, BSTC)是一所位于葵涌区的资助男女中学,由香港佛教联合会于1973年创立,名称取自已故恒生银行前董事长何善衡及其妻何李欢德合并而成。学校素以校风淳朴敦厚,学业成绩优异而成为区内名校,也是香港佛教联合会唯一以英文为主要教学语言的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