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5年8月27日 · 」台灣的社會發展已經走到公民高度參與的時代,過去威權時期的決策方式,由政府帶頭由上而下的模式已經遇到瓶頸,所以她認為過去威權時代的決策參與機制應該要轉型,開放更多公民參與決策。在公民高度關心參與決策下,台灣社會會更進步、充滿活力。

    • 台灣迷北歐教育迷到課綱裡都是芬蘭影子
    • 為什麼台灣會開始推崇芬蘭教育?
    • 台灣學不來芬蘭教育的原因:從不尊重孩子是獨立「個體」
    • 選擇題當道的考試:台灣社會不信任老師!
    • 台灣還是想學芬蘭?先做好這五件事

    2011 年開始,台灣社會有些知識分子開始推崇起芬蘭教育。2011 年 5 月 6 日天下雜誌刊登了蕭富元先生的一篇文章《芬蘭教育世界第一的祕密》。文章中特別提到,教育已經成為芬蘭最成功的出口產品,作者強調,美國、韓國、日本、英國、南非等各國教育機構與領導都跑到芬蘭學習教改。 2013 年 4 月 1 日商周出版帕思.薩爾博格(Pasi Sahlberg)的書 《芬蘭教育這樣改 全球第一個教改成功案例教我們的事》(Finnish Lessons:What can the world learn from educational change in Finland?)「芬蘭經驗」在台灣變成一股熱潮,在各項教育改革議題中變得很重要。 中學教師開始組讀書會討論這本書,各種教育研習之中,各校長、主任...

    我認為台灣對芬蘭教育的推崇,起自於國際 2011 年的 PISA(國際 16 歲以下學生評比)的成績,當年芬蘭的表現是世界第一。而台灣輸人家很多,甚至遠輸給韓國、上海,在提升國家競爭力的光環下,顯然讓重視數字的馬政府非常難堪。 「競爭」、「不能輸」是這一連串推崇北歐教育經驗最主要的動機。推崇芬蘭的因素,是因為我們的羨慕人家的學科表現。2010 年,政府在台南成立「台灣 PISA 國家研究中心」。不久,各種以提升「閱讀素養」為名;但實際上想要讓台灣學生提高閱讀素養考試成績的各種教師研習開始出現,政府希望用考試引導教學,有人提出要用新的題型出在國中基本學力測驗之,希望引導學校老師的教學。 2011 年我參加以閱讀素養有關的研習中,赫然出現許多補習班老師,整個國家追求政府數字管理效能,也就是 KP...

    我相信,芬蘭的教育的確是世界第一,尤其是 12 歲以下的教育,的確傲視全世界,北歐很多國家的教育也是,但我的想法是,台灣其實很難學的來,基本上不太可能。 為什麼?我從歷史文化來回答這個問題,因為北歐,這些國家都是社會主義國家。而且是北歐式的社會主義國家。 北歐式的社會主義一般人或許很難懂,但你只要是身為左派,就懂我的意思。簡而言之,他們的社會主義是很多人的夢幻理想。對人的尊重、社會福利與社會公平的理念。芬蘭的教改之所以成功,奠基於此。 芬蘭經驗裡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他們特別重視 12 歲以下小孩的 教育,教育計劃是量身訂做的、是民主的、尊重的。芬蘭老師是教改的發動者,不是長官的命令和政策執行者。教育的起源,是幫助「孩子成為他自己」。教育資源是灌注在學習遲緩、十二歲以下的學生身上的。也就是...

    此外,社會對老師的信任感很低,標準化統一測驗,選擇題當道,是因為不相信老師給成績是公平的。教育體系之中,教師都在執行上面要求的政 策,還要應付電話的投訴。儘管社會對教師有比較高的道德標準,但是教師還是勞工。很多老師還是很努力,還要寫各種評鑑,甚至填寫研究生的研究問卷。 我們的教改拿芬蘭的拼裝車,拿我們看的順眼的,去脈絡後拿來用,當作政策要求老師改,怪罪老師考試(荷蘭是 12 歲全國統一考試,比基測還早),不怪罪政府自己想要競爭、自己帶頭資源分配不公。高國中小很多研究計劃,學生必須有學力測驗,統一衡量學習成果。美國的小學生可以拒絕統測,那台灣呢? 在台灣高中最令人匪夷所思的,還有各種特教學生,原住民生,各種身心障礙、體優生、外交人員子女,各種高中入學的外加名額。學生家長和政 府都認為這就是比較...

    首先,北歐的教育是從他們的土地上長出來的。 北歐是社民黨執政。台灣是個社民黨拿 2% 選票的國家,自己的國家自己改造,先讓社會主義長出來吧!教育才能像北歐。 另外,若能先救 12 歲以下的教育,把補救教學、 小學教育好好弄好。 真的花錢在小孩子實際的教學品質中。台灣的教改到現在,除了一直教改是方向,從來沒有認真的把該做的事情做好。讓老師有足夠的時數好好教。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好好學。 對人的尊重,對人權的理念,其實是北歐教育最基本的事情。 在台灣教改很少尊重台灣歷史文化背景。從清代以來,台灣是個移民社會、功利主義,而且我們對於職業的想像貧乏。在勞工普遍低薪的情況下,誰想要孩子去念職業學校。近來有人說,水電工薪資高,但是年輕人不肯去做,的確,但社會尊重工人嗎?對工人的保障足夠嗎?如果都沒有,如何...

  2. 2016年3月17日 · 台灣學術界及聯合國 UNESCO 已經一致認定台灣本土語言「濱臨絕種」!. 「濱臨絕種語言」就是年青人已經不再學習及使用的語言,這種語言將於 30-50 年內滅絕。. 「不再使用」就是「不講」,「不講就不可能傳承給下一代」。. 由此可知「濱臨絕種語言」目前 ...

  3. 2016年8月31日 · 平常老師會針對每一個領域提供教材讓學生多方涉略也會鼓勵學生訂閱TimesThe Straits Times》(新加坡當地英文報紙來關心國際與新加坡的時事畢竟考試需要你用你所了解的現今社會情況來闡述你的論點

  4. 2018年12月6日 · 行政院長賴清德今年提出2030 雙語國家的政策藍圖不過民眾大多對此政策還是一知半解畢竟自小就學習英文了這樣的雙語政策與現行方式會有什麼差異

  5. 2014年10月3日 · 香港在七十年代才推行六年小學強逼義務教育到七十年代後期將強逼義務教育擴大推行至初中實施九年強逼義務教育雖然教育得到普及然而港英政府基於其宗主國利益的考慮教育的方式刻意非政治化」,不利於培育具政治參與意識的公民學校教育以實用性為主又以俗稱填鴨式教育之背誦型考試主導不重視學生的個人批判思考更加不著重訓練學生的公民意識。 教育的目的一方面是培養華人精英作為公務員,另一方面是培養貢獻於經濟發展的人才,刻意弱化香港人的國族與政治觀,香港人政治、社會觀念淡薄,實用主義極度膨脹,形成七八十年代只著眼經濟的港式哲學。

  6. 2022年4月8日 · Anyone can answer me in English or in Chinese? 英文好的家長看到這樣的基本錯誤或暴跳如雷或訕笑不已。 可憐師生都要用陌生的語言來溝通,這被影響的豈止英文弄錯呢? 原本要引發的美感也全沒了。 在另一個範例中,老師非常頻繁地在句子後面加上”OK?”, ”Right? ”,比如當猜出畫面上的動物是「豬」時,他說:(註3) ”Let’s see, it is a pig, OK? “Yes, this is a pig. OK? 這怎麼回事? 我猜這透露出老師的不安:我英文都講對了嗎? 學生都跟上了嗎? 另外,老師發現學生會自動降低中文的使用,因此必須一直提醒可以講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