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七佛通戒偈》概論:“諸惡莫作、眾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七佛通戒偈》概論: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般若品無相頌:世人若修道,一切盡不妨,常自見己過,與道即相當。六祖大師法寶壇經-般若品無相頌: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

  2. 2020年4月18日 · 廣論消文132-2 仍以彼等同類奉還。. 盜佛法者,即得清淨,盜僧伽者,乃至未受不得清淨,福田重故。.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 0 訂閱站台. 廣論消文132-2. 【《親友書》中亦云,「無間,貪著,無對治,從德,尊事所起業,是五重大不善,其中應勤修善行 ...

  3. 2015年7月24日 · 那信是什麽?,孟子說:信統四端,而,可見信的重要性,子曰人無信而不立。天地無信,日月星辰失序,四季失調,則萬物不生。孔子說無信知其可也。信者先天「元炁」,人無信氣血亂而病,病而亡,靈性則離身。所謂性在人在,性去人亡。

  4. 「辭讓之心」和「是非之心」。這四種心都是從誠(信)而立,故誠(信)中統四端 ,就是孟子論述人性本善的根據,也是每個人的道心。 認識心與性 明心見性一詞,簡約總括地解釋起來,就是﹕從研究明白人們的『心』,從(本心)的作用,而徹 ...

  5. 論語仁篇:里仁為美。. 擇不處仁,焉得知. 推薦 5 收藏 0 轉貼 0 訂閱站台. 子曰:「里仁為美。. 擇不處仁,焉得知?. 「」就是人們居住的地方 (小村莊),百戶為,也就人滙集在一個地方生活居住,古人選擇居住地,必須找個盆地,有山依水的好地理來 ...

  6. 大學五步功夫補釋. (大學五步加補釋). 自我觀照性心身,明心見性復本初. (為何要觀照性心身:河圖). 題目:大學五步功夫:. (知止、而后、有定、能靜、能安、能慮、能得). A 為何修道先知止: (求道). 了悟心止見性處 (明性復初). 1 因由:迷魂陣中難 ...

  7. (CITY BEING樂活城市新聞/記者古秀美/台南報導) 震災善款用於校舍重建引起討論台南市政府重申善款用於結構遭毀損的24間學校校舍重建有絕對的正當性過程完全符合程序具有合理性合法性合情切合公善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