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劉以 chàngBBS, MH (1918年12月7日—2018年6月8日 [2][3]),原名 劉同繹,字 昌年, 香港 著名 小說家 、 編輯, 香港公開大學 榮譽教授, 上海 出生,祖籍 浙江 宁波 鎮海。. 其作品《對倒》及《酒徒》分別引發香港 導演 王家衛 拍成 電影 《花樣年 ...

  2. 劉以 ㄔㄤˋ, BBS, MH (1918年12月7日—2018年6月8日 [2][3]),原名 劉同繹,字 昌年, 香港 著名 小說家 、 編輯, 香港公開大學 榮譽教授, 上海 出生,祖籍 浙江 寧波 鎮海。. 其作品《對倒》及《酒徒》分別引發香港 導演 王家衛 拍成 電影 《花樣年華》及 ...

  3. 2020年5月29日 · 劉以鬯生平簡介. 2020-05-29预计阅读需要7分钟. 1918年12月7日-2018年6月8日,香港著名小說家、編輯,歷任香港作家聯會榮譽會長、世界華文文學聯會會長、香港文學雜誌社社長、《香港文學》總編輯、香港公開大學榮譽教授等。 著作極豐。 其作品《對倒》及《酒徒》分別引發香港導演王家衛拍成電影《花樣年華》及《2046》。 2010年,香港資深影評人黃國兆又把《酒徒》改編成電影。 而劉以鬯的小說永遠有個令人出人意表的結局,當中作品《打錯了》更最能代表到他的創意與想法。 劉以鬯亦多次公開表示:「從事小說創作的人,要是沒有創新精神與嘗試的勇氣,一定寫不出好作品。 1918年 12月7日生於上海,原名為劉同繹,字昌年。 原籍浙江鎮海。

    • 概览
    • 人物生平
    • 代表作品
    • 电影脚本
    • 作品年表

    新闻人、作家

    刘以鬯(chàng)(1918年12月7日-2018年6月8日),原名刘同绎,字昌年。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镇海。 主编过《国民公报》《香港时报》《星岛周报》《西点》等报刊杂志。曾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颁授荣誉勋章。刘以鬯一直致力于严肃文学的创作,其著名小说《对倒》,引发香港导演王家卫拍摄成电影《花样年华》。

    代表作品有小说《酒徒》《对倒》《寺内》《打错了》《岛与半岛》《他有一把锋利的小刀》《模型·邮票·陶瓷》等;评论《端木蕻良论》《看树看林》等。《刘以鬯中篇小说选》和《对倒》分别获第四届和第六届香港中文文学双年奖小说组推荐奖。2014年获香港艺术发展终身成就奖。

    2018年6月8日下午2点25分,刘以鬯在香港东华东院逝世,享年99岁。

    1941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同年到重庆,曾主编《国民公报》和《扫荡报》副刊。1945年回上海,任《和平日报》总编辑,后创办怀正文化社,出版中国新文学作品。

    1948年来到香港,先后任《香港时报》《星岛周报》《西点》等报刊杂志编辑、主编。1952年到新加坡,任《益世报》主笔兼副刊编辑,后到吉隆坡任《联邦日报》总编辑。1957年回港后,继续从事报纸副刊的编辑工作,曾主编《香港时报·浅水湾》《星岛日报·大会堂》等。1986年,创办和主编《香港文学》月刊,任总编辑至2000年。1988年,以港澳地区特邀代表身份参与‘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五次代表大会’。1994年,为香港市政局‘作家留驻计划’第一任作家。曾多次担任香港、新加坡、吉隆坡、曼谷、澳洲等地征文比赛评审委员。2001年,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颁授荣誉勋章。现为香港作家联会会长。2009年荣获香港公开大学颁授创意写作与电影艺术荣誉文学士课程荣誉教授荣衔,2010年获选为香港书展及香港文学节首位“年度作家”,其作品《酒徒》被誉为香港第一部意识流小说。

    创作有小说、散文、诗歌、评论等多种作品。1936年开始创作,同年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流亡的安娜·芙洛斯基》。一直致力于严肃文学的创作,主张文学创作要有试验和实践。代表作品有小说《酒徒》《对倒》《寺内》《打错了》《岛与半岛》《他有一把锋利的小刀》《模型·邮票·陶瓷》等;评论有《端木蕻良论》《看树看林》等。《刘以鬯中篇小说选》和《对倒》,分别获第四届和第六届香港中文文学双年奖小说组推荐奖。

    其作品《对倒》及《酒徒》分别引发香港导演王家卫拍成电影《花样年华》及《2046》。

    1951年 天堂与地狱(短篇小说集,香港海滨书屋)

    1963年 酒徒 (长篇小说,香港海滨图书公司)

    1977年 寺内 (中、短篇小说集,台湾幼狮文化事业公司)

    1977年 端木蕻良论 (文学评论集,台湾世纪出版社)

    1979年 陶瓷 (长篇小说,香港文学研究社)1980年 刘以鬯选集(小说、散文、评论合集,香港文学研究社)

    1981年 天堂与地狱 (中、短篇小说集,广州花城出版社)

  4. 2018年12月7日 · 文學大師劉以鬯六月逝世,代表作《酒徒》號稱中國第一部意識流經典,比內地作家王蒙的「東方意識流」早了近20年。 有人質疑,劉以鬯的意識流不夠標準,自由聯想稍弱,大致按時序書寫;但實際上,「酒徒」的聯想超越現實和空間,帶領讀者走入苦悶文人的內心,作一次潛意識的探險。

  5. 楊克銓:〈劉以鬯:從上海到香港:解讀《過去的日子》、《露薏莎》、《對倒》中的大陸想像〉,《香江文壇》,總第29期(2004年5月),頁32-34。. 阿兆:〈劉以鬯微型小說集《打錯了》〉,《香江文壇》,總第二十四期(2003年12月),頁59-60。. 鄧依韻:〈劉 ...

  6. 2018年6月14日 · 劉以鬯的《酒徒》、《對倒》、《島與半島》等小說中,都飽含對香港社會的批判,部分由知識份子角度出發作結構性的批判(如對炒樓炒金的泡沫經濟之否定),部分則是庶民生活的角度(如物價飛漲、治安不穩),總而歸結為一種關注民生的普遍性 ...

  7. 其他人也問了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