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角迷你倉 相關
廣告倉庫設有濕度溫度控制 · 24小時CCTV保安 · 完善自動防火設備 · 彈性收費 · 轉倉仲送你2個月免費. 10000+滿意客戶 · 各大公司及機構選用 · 免費存倉保障達$10,000 · 專人上門取送物件唔使自己搬
上門收取及搬運服務 [編輯] 迷你倉大多設置在交通方便的位置,方便顧客往返貨倉處理物件,但租金會因營運成本的增加而增加。近年有些迷你倉提供上門收取及送回儲存物品的服務,顧客不用親自搬運物品,這樣可把倉庫設置在較偏遠地方,減低運營成本,價格較低廉。
- 歷史
- 屋邨資料
- 外部連結
興建之際
北角邨是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後併入香港房屋委員會)於1950年代發展的廉租屋邨之一,由於位處於渣華道,最初稱為渣華道廉租屋邨。1957年11月25日,當時的香港總督葛量洪爵士主持北角邨的開幕典禮。1958年1月全邨完成,當時獲譽為「亞洲最壯麗的工程」,亦是當時香港最大型的住宅項目,主要為小康家庭提供優質居所,其特色是每戶均有獨立廚房及廁所,更有露台和固定間隔房間,並設有升降機,有社區禮堂、商店、巴士總站、郵政局及碼頭。這種種設施都是香港公共房屋首次出現的。而且北角邨是香港罕有於海邊興建之公營房屋,加上地處市中心,北角邨一度成為低收入家庭中的「豪宅」。
清拆重建
自從在2000年3月房署公布清拆北角邨重建,已安排該邨近2000戶居民揀樓調遷,至2002年7月底只剩下三個住戶。一戶要延長一個月的搬遷期限,一戶以「農曆鬼節不宜搬遷」為理由;另一戶等候社署特許恩恤加入戶籍數目;但尚有一戶以「單位須擁有永遠無敵大海景」為理由,未能揀選合適單位為由阻止房署職員收樓;女戶主在搬遷限期最後一日持刀與警方對峙兩小時後被制服送院。房屋政策評議會總幹事葉肖萍認為,女戶主不應用過激的手法去爭取編配單位權益,但批評房署在事件中處理不當,因為重建收樓應該盡量去滿足原住客的基本要求。 與此同時,香港政府提出清拆北角邨重建,以興建居屋屋苑。雖然遭到邨內居民反對,而且沒有結構上的問題,但北角邨最終於2002年9月底關閉,並於2003年清拆。由於地皮面對維多利亞港,估值超過100億港元,因此原本擬交由政府於2004年3月進行拍賣,並且作綜合式住宅的發展計劃。然而,由於這遭到社會人士甚至地產商的反對,前者要求保留作公屋發展,後者則要求發展為豪宅,故當時地皮發展方案未有定案。 當北角邨地皮已被拆除所有建築物,東座及中座的地皮就作為露天停車場,剩下邨內的十多棵樹木。然而,由於康...
現時規劃
2007年9月13日,房委會將空置4年的北角邨地皮無條件交還特區政府,作私人樓宇用途,將被新鴻基地產發展成大型豪宅。 2008年1月4日,規劃署建議把舊北角邨地皮的樓宇高度降低至80米,即30層樓高,避免造成“屏風效應”,又會把該地盤一分為二,有一半用作興建酒店,而另一半則用作興建商住樓宇。規劃署亦建議預留40%地皮面積用作休憩用途,包括興建一條長約400米的海濱長廊。港府於同年2月29日公佈的2008至09年度「勾地表」中,亦包括指定作酒店用途的舊北角邨西面的地皮。 2013年3月28日,新地旗下遠健有限公司,以27.22億元奪得北角酒店用地,投資額約55億元。 地皮現為新鴻基地產海璇、商場「北角匯」及2座酒店。
North Point & North Estat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北角邨重建收益百億 (2002年8月31日 蘋果日報)[永久失效連結]拆北角邨 婦拒遷持刀揮鎚揚言跳樓 (2002年8月31日 東方日報)[永久失效連結]- 地名源由
- 全區概況
- 地理位置
- 經濟
- 北角與閩籍人口
- 區內歷史及發展
- 其他事件
- 區內重要地點
- 交通
- 相關條目
清代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刊行的《新安縣志》尚沒有北角的任何記載,連地名也並未出現。北角的名字是開埠後才出現。在英軍佔領港島初期,他們派員在船艦測量港島北部海岸。當時測量人員以測量點找出最北端突出的岬角,而命名為 North Point(北角);與此同時,亦把東西點列做 West Point(西角,即今西環一帶)和 East Point(東角,即今東角道一帶)。在1945年的地圖顯示,當時政府把英文的北角的位置等同中文的七姊妹。
福建的閩南人是早期到香港的群體之一,福建籍人口開埠以來除了在各省籍人口也有的中西區以及灣仔區聚居以外,開埠以來即在銅鑼灣天后廟一帶經營轉口貿易。民國時期,香港人口暴增,銅鑼灣一帶的閩籍人口已達飽和,郭春秧出高價購買香港市區邊緣炮台山以東的北角(包括鰂魚涌)新填海地,然而銅鑼灣一帶的閩籍人口比北角更密集,但新中國成立後,數十萬居於全國各地的福建人南下香港避難,包括中產人仕和商人,又集中移民在北角(以及鰂魚涌)、觀塘區部份地方以及紅磡,北角(以及鰂魚涌)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地區,而人口又一直向東區私樓區遷移,使福建籍港人佔了東區私樓人口的大多數,東區亦佔了總閩南語殘留人口的26%,香港有160萬祖籍福建或是南洋閩籍華僑 按人口推算達40萬人,在抗日戰爭前,郭春秧曾出巨資援助日本關東大地震,所以...
在殖民地政府統治下的北角區亦包括鰂魚涌(例如北角官立小學亦位於鰂魚涌),包括市政局選區和現今的校網,鰂魚涌同樣是以閩籍人口為華人人口的大多數。 北角位處香港島,北臨維多利亞港,西起油街、東至英皇道及民新街交界。區內有港鐵站北角站、部份炮台山站及鰂魚涌站。炮台山則是北角一小山丘,該處一帶自古亦隸屬北角區內。電照街以東的北角東部,即七姊妹及鰂魚涌西北部,早年曾被稱為麗池,但現時只有老一輩居民才會使用此稱呼。北角西邊盡頭為北角道,英皇道油街交界以東屬北角,包括天后廟道一部份地方,而天后廟道近銅鑼灣天后廟一帶則屬銅鑼灣和炮台山,而海裕街、渣華道及英皇道交界以東為鰂魚涌區。北角東面盡頭為香港殯儀館,而鰂魚涌的西面盡頭為鰂魚涌公園,東港中心和民新街。 不過港鐵將鰂魚涌站設於鰂魚涌西部,同時亦在七姊妹設有...
地價
北角亦是近年住宅地王的土地所在地,如近年的北角邨地王,單單樓面地價便要1萬元1呎,還未計建築費和利潤,部份新樓的呎價在3萬以上。 而香港的地價以鄰近商業區的地價最高,城規會把香港的商業區安排在港島的上環、北角、及尖沙咀,而中環及銅鑼灣東角則大多數為商業區,其餘地皮則商業區和住宅區參半,但北角及銅鑼灣東為商業住宅兩用(即可由發展商靈活決定用途)。而香港其餘各區的地皮皆只有極少量商業區,所以住宅平均呎價遠低於上環、北角及尖沙咀一帶。但香港不少富豪主要居住於山頂和深水灣一帶的低密度大單位。而這些地區只准興建極低密度住宅和鄰近商業區。
經濟
北角處於東區,與銅鑼灣東同是東區最富有的地區,而東區有21區為公屋林立的筲箕灣和柴灣,太古到銅鑼灣東只有16區,而鰂魚涌及太古雖然和北角一樣也很少公屋和居屋,但家庭收入中位數仍和北角有些距離,在太古以西地區的拉高中位數下,東區在香港的家庭月入中位數仍位處香港最高的行列,在區議會分區創立到2006年,一直排全港頭三位,但因為東區私樓居民大量遷居將軍澳,東區人口以及收入不停減少,而西貢區人口以及收入不停上升,在2006年追平南區,更在2011年略超東區,東區在2011年只排第5。
人口
北角的主要開發商則為東南亞福建巨富郭春秧,後來則較為分散,但最大的投資者為同為閩南民系的李嘉誠,李嘉誠在事業早期便在北角成立長江工業有限公司,發展塑膠花、玩具生產等。城市花園、和富中心、城市花園酒店、北角海逸酒店以及港島海逸君綽酒店都是由李嘉誠興建,而油街地王亦由李嘉誠投得。 1949年前,郭春秧死去,兒子郭雙鰲等成為遺產繼承人,對上海的夜生活極感興趣,於是首邀請上海資本以及上海的管理人員在北角打理麗池夜總會,然後再巨資開辦月園遊樂場及夜總會,亦由上海人打理。上海最富有的人士都來了香港及部份去了台灣。當時此區開了很多夜總會,希望在香港發現娛樂事業,目的是吸引當時的東南亞富豪旅遊,香港人甚至大量新來港的廣府富有人士消費,以及上海夜總會服務員,都聚集在北角,在1948年後,國民黨各軍閥的戰況轉差,當時的香港亦很可能會像上海租界般被中國政府收回,最富有的都移向台灣、新加坡、東南亞各國。其後在1960年代,因為北角及銅鑼灣主題公園及夜總會過多,做成惡性競爭,過量難民湧入使香港人消費意慾大減,夜總會相繼倒閉,加上東南亞政局動盪,較富有的福建華僑及早前移走的福建人又回到此區以及附近的鰂魚涌一...
早期閩籍人口的變遷
香港開埠時,北角只有很少的人口,現今的土地大多是為賣地而填海得來。香港島在1881年的建成區只在維多利亞城,而經濟中心集中於中環,九龍的人口與港島區相若,而新界則絕大多數為農村,此時香港大多為流動人口,廣東人在香港打工後便回到廣州(如省港大罷工)以及江門(四邑),而福建人則經香港作為和南洋的中轉站,因為香港以勞動人口為主,所以香港很多人口來自廣州以及四邑,油尖旺區絕大多數為廣東人。香港島亦有不少為閩籍商家,集中在中上環以及灣仔(下環),但這些地區亦有為數不少的廣東人。銅鑼灣區(包括大坑)、跑馬地一帶亦是香港早期的發展區,香港在開埠初期便屢次在銅鑼灣填海,因為有天后廟,主要為閩籍人口聚居,亦是南洋閩籍人口移居南洋前的其中一個主要聚居地,銅鑼灣為建成區的邊界,在銅鑼灣盡頭有炮台山作為維多利亞城的防衛建設。隨住銅鑼灣區的發展,鄰近銅鑼灣區的北角區在香港開埠早期亦發展起來,1891年香港人口只有22萬,而1941年人口上升到160萬,香港各地區的人口都高速增長,而北角以及鄰近北角的港島九龍地區的人口增長又以福建籍人口為主。東區的人口都是自北角(以及鰂魚涌)一帶擴展起來,初期人口主要亦為福...
清末以及民國
香港早期的打工團體同樣是以廣州以及四邑為主,潮州人只在更少數,清末1881年香港人口由16萬上升到1916年的53萬,香港的人口以及建成區擴展了三倍,而北角以及東區亦得到了高速的發展。到抗戰前香港人口一直上升至160萬,因為大陸的戰亂不安,非常多的閩籍人口以及南洋華僑把親屬以及融資中心轉到香港,非常多的人口聚居在灣仔區以及東區一帶,而成為灣仔區以及東區的最大族群,但亦有其他族群,而廣府人則大多沿油尖旺區一直開發深水埗區,深水埗區亦是香港最早開發的區份之一,南洋富豪以及富商如胡文虎、顏福偉則聚居銅鑼灣、大坑、跑馬地一帶,富豪的巨大消費能力使銅鑼灣成為一個高級消費場所,銅鑼灣、大坑、跑馬地同時以閩籍人口為壓倒性主要多數,此時北角主要為福建人、台灣以及印尼華僑以及郭春秧系的閩籍人口,也有不少富有的人口,更多華僑在銅鑼灣、大坑、跑馬地一帶,北角有一定數量的人口,隨日本進攻福建沿海前後,北角人口暴增,在共產黨奪權後,極大量閩籍人口以及商家逃離福建以及大陸各大城市,香港的閩籍人口達到高峰的總人口30-40%,聚居在中西區上環、西環、堅尼地城、灣仔、跑馬地、銅鑼灣、北角(包括鰂魚涌)、觀塘區沿...
南洋移民潮
香港的戰後移民是以廣東人和福建人為主的,戰後香港220萬人中,大約有80萬是福建人,而現今香港有160萬福建人,雖然有不少戰後已移居海外,但亦有80萬為淨增長的人口,包括為新生人口,南洋華僑以及戰後移民或南洋華僑的親屬或其後代,加上戰後抵港的福建人亦有不少與南洋有閞,香港亦是南洋和中國的中轉站,他們大量聚居在港島區,港島區自今應有數十萬閩僑,使閩籍在香港島人口的比例更加加重,政黨估計灣仔區以及中西區有30萬閩籍華人,而根據語文數據,東區佔全閩籍人口的26%,即約40萬,亦有相當數量亦聚居在南區。其餘的富商何文田以及九龍塘一帶。閩籍的發展商,為確保有一定的客路,很多都在閩籍人口密集的地區發展物業,嘉里建設如中西區發展住宅以及超過一百億購買何文田地皮,李嘉誠亦自稱為半個福建人,他早期發現了閩籍人口因為在南洋一帶有大量匯款,加上住屋需求而來的商機,在維港兩岸的黃埔花園,城市花園、和富中心的人口都以閩籍人口為主要大多數。北角(包括鰂魚涌)曾經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地區,鰂魚涌太古城一帶的私樓區亦大多由北角遷入。 九龍區的紅磡、九龍塘以及何文田一帶亦是九龍區的小福建,人口亦以閩籍為主,根據語...
「渣華」一詞本是爪哇島的別稱。1933年,電氣道以東的新馬路建成,就以此街道上專營與荷殖爪哇客運和貿易的渣華輪船公司來定名,故有「渣華道」。渣華輪船公司亦在北角設立辦事處,接待不少荷蘭殖民地印尼爪哇等地的華僑往返以及貿易。爪哇道的名稱是源自郭春秧所興建的「爪哇運糖碼頭」。 1919年香港電燈公司關閉灣仔發電廠,於北角(現城市花園西側一帶)興建全新的北角發電廠,以應付需求大增的電力供應系統。 1921年,當地開始興建糖廠,然而因省港大罷工影響,東南亞福建籍富商郭春秧將新填海得到的春秧街一帶土地改為發展住宅區,在此前,北角已經有很多福建閩南商人聚居。新填海地沿海春秧街住宅區變成當年不少福建人貿易來港的聚居地。現時仍然有很多福建閩南人居住,春秧街市集依然可以購買福建食品。 與春秧街一樣和糖王郭春秧...
隨着1957年北角邨落成及1958年北角碼頭啟用,北角更為繁盛。 1966年樓高28層,由僑光置業策劃興建的僑冠大廈落成,成為當時港九地區最高的住宅大廈。1972年新都城大廈開幕,成為香港島最大的百貨公司之一。 1979年原址為電車工人宿舍的大型屋苑健威花園竣工。1996年,原址為中華汽車有限公司車廠的大型屋苑港運城竣工。 2003年北角邨被清拆,地皮臨時作為露天停車場。2007年9月,房委會轄下的策劃小組委員會通過,無條件將北角邨舊址用地交還政府,以供日後發展。 2009年5月,北角明園西街住宅項目呎價創下區內歷史新高。 2012年,新鴻基地產投得前北角邨地皮。 2014年中旬,瑞士最大藝術學府-瑞士蘇黎世藝術大學(Zurich University of the Arts),透過投資推廣...
大專院校
1. 香港樹仁大學 2. 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港島東分校
中學
1. 張祝珊英文中學 2. 金文泰中學 3. 閩僑中學
小學
1. 聖公會聖米迦勒小學 2. 番禺會所華仁小學 3. 北角衛理小學
- 背景
- 起因
- 事件經過
- 後續事件
- 各界回應
- 質疑及批評
- 文化損失
- 紀念歌曲
- 影響
- 其他
淘大工業村
1954年,淘大集團設立食品製造工廠、托兒所及員工宿舍等,業務包括汽水業及紙品生產,發展成「淘大工業村」。而發生大火的第一座,為1961年興建的唯一一座工業大廈,雖然編配為第一座,但從未興建第二座七層工業大廈。隨著1978年恆隆集團收購整個豉油廠土地重新發展,只有在邊陲位置的第一座未被清拆,其餘已發展成住宅及商業用地。
樓宇分布
(斜粗體部份有起火、粗體全部有起火、其餘未受到波及)
殉職消防人員
張耀升:生於1986年3月17日,在香港大學接受高等教育。2010年加入消防處任職消防隊長,因表現優秀,5年後獲晉升為高級消防隊長,並於2016年4月由舂坎角消防局調往派駐消防及救護學院,擔任技術救援教官。於此次大火中殉職,其後獲追授金英勇勳章。 許志傑:香港消防處消防隊目,生於1979年2月20日。此次事件中,因撤離時體力不支倒臥火場,被發現後送醫搶救不治,終年37歲,其後獲追授金英勇勳章。
警方於大火救熄後進入大樓搜證,經初步調查所得,發現3樓的走廊一部分體式冷氣機疑因漏電起火,火舌由走廊頂的通風位飄入倉庫,其中一個的時昌迷你倉首先起火,倉庫內的雜物燃燒,火舌再由通風位蔓延至其他倉庫,造成連環大火。
6月21日
上午10時59分,牛頭角道淘大工業村第1座3樓的時昌迷你倉突然起火冒煙,消防員接報到場,並派出煙帽隊及升降台開喉灌救。不過由於舊式工廈並無安裝灑水系統,加上通道狹窄,現場有多達200個擺放了貨物的上鎖貨倉,令火場非常高溫及充斥大量濃煙,火場面積約40米乘60米。評估現場環境後,消防於中午12時14分將火警升為三級,動用3條喉及3隊煙帽隊灌救,並逐一敲破單位之玻璃窗戶。消防員疏散工廈內最少6人,期間牛頭角道東行線需要封閉,交通嚴重擠塞。 下午2時許,火場不斷冒出大量濃煙,牛頭角道以至觀塘道濃煙密佈,能見度不過5米,警方將觀塘道東行全線封閉。直至下午3時半,警方解封觀塘道東行近得寶花園一帶路面。 晚上7時46分,火勢仍未受控,消防將火警升為四級。火場仍冒出大量濃煙,消防升起兩條雲梯,並打破外牆廣告板射水灌救。但由於工廈內有大量迷你倉,單位又不設灑水系統,且單位內通道狹窄,加上時值炎夏,在高溫與火場環境惡劣下,增加消防撲救難度,消防處共需出動4喉、8隊煙帽隊,近300名消防員灌救。在灌救期間(約晚上7時20分),火場發生突變,兩名正於現場救火的消防員一度與外界失去聯絡。後其中一人成功返...
6月22日
由於大廈經過長達一日的灑水降溫,以及高溫令混凝土的結構減弱,大廈的外牆出現劇烈滲水及龜裂的情況。早上,屋宇署派人在樓宇外圍視察,發現樓宇外牆個別位置出現裂痕。為確保公眾安全,消防處及屋宇署於靠近裂痕地方圍封,禁止市民接近。 下午5時許,由於有大量救火用的水夾雜垃圾令附近去水渠淤塞,渠務署需進行緊急通渠,觀塘道往東行再度全線封閉。直至晚上8時半,靠近得寶花園的行車線才解封。 晚上7時開始,社會福利署疏散火場附近旁邊得寶花園兩間安老院共約300名長者,暫時遷往社區中心及其他安老院,其中兩名長者不適送院。 晚上10時20分,火勢由3樓蔓延至4樓,而消防員則改由5樓射水降溫。 1. 起火後翌晨,只有4條由消防員在地面操控的雲梯對準3樓不停自動射水 2. 起火現場仍冒出大量濃煙,消防升起4條雲梯,並打破外牆廣告板射水灌救 3. 起火現場一帶濃煙密佈 4. 淘大工業村大火發生後32小時,起火現場一帶傍晚仍然濃煙密佈 5. 彩霞道一帶有濃煙密佈,能見度低 6. 牛頭角道一帶能見度低,有警員圍封,禁止市民接近
6月23日
6月23日早上,風向由偏南轉為偏北,令前兩天吹向得寶花園及彩盈邨一帶的濃煙改向淘大花園方向擴散。其後,於下午1時許,濃煙首次飄向九龍灣工業區一帶。 經過兩日的焚燒後,大廈牆身出現裂紋,並有批盪剝落及傾斜的情況。惟屋宇署長許少偉下午進入工廈2樓視察後,認為2樓天花仍然穩妥,出現裂紋的地方並非大廈主要結構,並無倒塌危險。不過許亦拒絕回應3至5樓會否倒塌。 下午2時許,淘大工業村第一座4樓的天花板被大火燒穿,火勢蔓延至5樓。有媒體發現九龍灣室內運動場對出有2部城巴停泊,懷疑於疏散居民時所用,城巴證實政府租用了2架巴士於九龍灣。不過居民及管理員均表示,未聽過有此安排。 受大火影響,加上濃煙帶有異味,有附近居民決定執拾行李撤離,更有人帶同寵物到朋友家暫住。受到刺鼻濃煙影響,火場附近的佐敦谷聖若瑟天主教小學、浸信宣道會呂明才小學,以及基督教小樹苗幼稚園,宣布翌日停課。 下午5時,基督教聯合醫院、將軍澳醫院及伊利沙伯醫院合共接收33名病人,包括23名鄰近火警現場的居民。一名居民及9名消防員已經出院,其餘22名留院居民情況穩定。 晚上7時許,火場又發生突變,大批消防員需緊急疏散,衝出火場,再有3...
6月26日
凌晨1時,大部份消防員缷下黃金戰衣及救火裝備,準備收隊。留下數十名消防員做善後工作。到凌晨1時10分,消防處表示經初步調查後,發現起火位置在三樓中間位置。而救火工作大致上完成。現場交給屋宇署職員檢查樓宇結構是否安全及由秀茂坪警區重案組調查事件。重案組會從多個角度分析,有無可疑人物惡意縱火、在室內環境抽煙、或迷你倉租户無意間留底火種引致大火。警方翻看過現場及附近「天眼」片段後,初步相信不涉及縱火。 早上7時30分,消防員分批撤離火災現場,留下大約30名至50名消防員在3至5樓作善後工作。大部份消防車、雲梯車、消防處救護車、部份消防處指揮車撤離現場,返回自己隸屬的分區消防局。現場大約留底一輛消防車指揮車、9-10輛消防車、救援車作善後工作之用。淘大工業村大火雖然撲滅,但因為工業大廈內部各層嚴重損壞,暫時不宜作工業及商業用途。全幢工業大廈依然全幢封鎖,暫時未有解封時間表。 早上開始,消防車及救護車離開現場,該區交通開始回復正常。地區主要幹道如如觀塘道往觀塘方向,中線及快線已經重開。 早上9時,大約二十多名市民自行去觀塘消防局弔唁。 早上10時,消防署理助理處長(新界)梁世雄在火警現場表...
6月27日
消防處於6月27日下午3時,為在淘大工業村四級火殉職的高級消防隊長張耀升舉行路祭儀式。出席的包括張耀升的遺孀、母親及家屬、消防人員和警方代表等,超過100人,不少人帶同鮮花到場悼念並進行默哀儀式,為時約半小時。張太獻花後,乘坐私家車前往大火工廈後門,她戴上橙色消防頭盔,在張耀升生前同事、一名女消防隊長的陪同下,聯同一名女親友步入火場,一行人在焦黑一片的火場逗留15分鐘,張太和火場內的消防員一起默哀,祈望丈夫安息。為配合路祭,靠近淘大工業村的一段牛頭角道全線封閉。
6月28日
另一殉職消防隊目許志傑的路祭儀式於6月28日上午7時40分以佛教方式進行,歷時約45分鐘,靠近淘大工業村的一段牛頭角道同樣需要臨時全線封閉。眾人之後默哀和獻花,許志傑遺孀及7歲兒子亦有出席,遺孀之後和數名親友在儀式完結後,戴上紅色頭盔,由消防人員陪同,進入大廈3樓,即許志傑出事的樓層,逗留一會之後離開。過百名親友包括多名穿著制服消防員,分成10排,面向淘大工業村站立,有親友帶同小朋友到場。儀式開始時,有僧侶唸經,之後眾人默哀,逐一上前將鮮花放到枱上,枱前擺放寫上「永遠懷念消防隊目許志傑」的牌匾,出席人士向牌匾鞠躬,亦有人自行帶備大束鮮花悼念。 由香港消防處、屋宇署、地政總署和勞工處組成的跨部門小組,今天起會首先檢查全港沒有消防灑水系統的迷你倉,同時當局亦會考慮立法加強管制迷你倉,確保安全,防止大火重演。 行政長官梁振英表示,肯定兩名殉職消防員的貢獻,他認為兩人應得到勳章,至於7月1日特區成立紀念酒會表演環節會取消,以示哀悼。晚上和其他日間由民間團體舉辦的慶祝活動,梁振英都沒有參加。除此之外,特區政府會在不同場合,用不同形式悼念殉職的兩名消防同事,表揚他們和其他同事的奉獻。
有關消防員殉職的反應
殉職消防隊長張耀升生前曾就讀聖保羅書院及香港大學,並為香港大學舍堂偉倫堂校友。消防主任協會、聖保羅書院同學會、偉倫堂舊生會以及蘋果日報慈善基金等均公開接受市民捐款,以助張氏遺屬。6月22日凌晨,擁有淘大工業村的恒隆地產發表聲明,對消防員殉職表示悲痛及哀悼。恒隆地產將網頁轉為黑白,亦會向張耀升的家人提供援助。 6月23日晚上,在消防隊目許志傑殉職的消息傳開之後,各大媒體均對再有消防員殉職表示沉重悲痛及哀悼。香港各大傳媒為了紀念兩位殉職消防員,隨即將在其社交網站Facebook專頁中的標誌改為黑白,當中包括蘋果日報、端傳媒、明報、經濟一週等。 梁振英、黎文軒、保安局局長黎棟國、公務員事務局局長張雲正、時昌迷你倉創辦人時景恒、淘大工業村業主恒隆地產等均對事件中有消防員殉職深感悲痛,並向其家人致以深切慰問,承諾提供一切善後工作之支援及協助。消防處職工總會主席聶元風對大火中先後有多名消防員受傷表示十分難過,並指出相繼受傷的主因可能是熱衰竭。 消防處處長黎文軒在會後向傳媒交代再有消防員殉職一事時,談到就任消防處長兩年多以來,面對的最大困難就是要向殉職同僚的家屬交代死訊,黎在回應期間一度不禁痛...
樓宇及居民安全
民政事務總署署長謝小華被問及若大火濃煙對附近民居造成嚴重空氣污染,政府有否計劃撤離附近居民時表示,根據他們的了解,目前三個附近屋苑的情況非常平靜,而居民亦向她表示濃煙密佈的情況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謝亦認為當日空氣「非常之好」,因此毋須把老人院的長者撤離至其他地方。 屋宇署署長許少偉在會後被追問是否能夠確保大廈結構不會造成更多的傷亡時表示,他當日下午曾到現場視察,發現外牆批盪有裂痕,露出磚牆,但批盪和磚牆均非結構性構件,大廈二樓結構情況可以接受,然而許又表示由於尚未視察三樓或以上的樓層結構,因此未能完全確定大廈沒有倒坍危機。
消防高層被指指揮失當
在救火期間,陸續傳出前線消防員不滿在場指揮長官的救災指揮,認為進入火場的消防人員可有更好部署及策略。消防指揮層被指錯用鼓風機及「正壓攻擊救火法(Positive Pressure Attack,PPA)」,導致6月21日晚上,火勢突然失控令高級消防隊長張耀升殉職。根據使用指引,PPA適用於小型地方之火警,使用前應盡量確保空氣只有一個入氣口、一個出氣口,於火場唯一入氣口外開動鼓風機有助排出濃煙及散熱。惟迷你倉四級火火場面積大兼有多個通風口,被質疑不適用正壓攻擊法,致火勢加劇及高溫濃煙亂竄,令已進入火場的高級消防隊長張耀升遇險失聯,繼而殉職。 消防指揮層又被質疑漠視現場高溫,急於採用進攻式救火方法,罔顧前線生死。火災現場一度出現藍色火焰,以及高達650度的黃煙,據前線分析,火場溫度高達攝氏600至800度,其後亦有照片流出消防面罩裝備被熱溶。惟管理層曾下令要盡快撲滅整場大火,把滅火策略「轉守為攻」。加上消防採用的「黃金戰衣」,耐熱但不易散熱,除了殉職消防員,多名消防員均因熱衰竭送院。 事件中亦有傳有消防員在火場爭執,包括消防員與長官發生肢體衝突等,有記者在醫院向消防處長黎文軒查問,唯...
港府處事手法被受質疑
1. 民政事務總署署長謝小華的「空氣『非常之好』」言論與現場數據不合。根據健康空氣行動在當日發佈的「牛頭角大火健康資訊」,顯示九龍灣迷你倉火災附近的空氣污染指數已經直逼倫敦大霧霾,表示附近居民的健康有即時危險,並建議政府即時安置附近居民至較安全的地方,明顯與謝的說法大相逕庭。 1. 屋宇署署長許少偉曾在23日下午到淘大工業村大火現場視察有關大廈結構後指,裂痕出現在批盪牆上,屬非結構的磚牆,即使出現鬆脫,也沒倒塌的危機。然而許卻沒有正面回應3至5樓的安全狀況,包括當中是否有倒塌危機等。直到因消防隊目許志傑殉職一事而需要召開第二次跨部門會議後才表示目前並未能完全確定大廈沒有倒坍危機。外界批評許並不了解大廈的實際情況,便多番強調大廈沒有倒塌危機,直斥其武斷、魯莽。
肇事地點官方地名不一
政府新聞稿以「牛池灣」(屬於黃大仙區)代表淘大工業村的四級火的地點,引來批評。有人[谁?]認為牛池灣跟牛頭角(屬於觀塘區)是有一段距離。而香港郵政官網,以「淘大工業村」搜尋地址格式,亦顯示地區為「牛頭角」,反映各政府部門之間對正確所屬地區標準不一。
香港漫畫家甘小文的大量原稿及舊漫畫儲藏於該大廈迷你倉內。另外,時昌迷你倉的租約未有包括火險及水險。歌手韋綺姍亦儲藏不少歌迷送贈的紀念品、有紀念價值的獎項、黑膠碟、演出衣服及飾物於該大廈迷你倉內。《真的英雄》,改編自李宗盛、成龍、周華健、黃耀明主唱的《真心英雄》。由陳詠謙重新填上粵語歌詞,徐洛鏘編曲,伍樂城監製,演唱歌手包括譚詠麟、張學友、陳奕迅、李克勤、張智霖、陳慧琳、盧冠廷、陳慧嫻、許冠傑、成龍、G.E.M.、Dear Jane、As One 、衞蘭、衞詩、連詩雅、JW、鄭欣宜、李蕙敏、 C AllStar 、ReVe 、許廷鏗、林師傑、謝文欣、谷婭微、許靖韻、陳凱彤、鄭世豪、蘇...
事件揭發香港政府對迷你倉未有特定法例監管,政府於22日推出三項措施,包括巡查全港迷你倉,研究如何加強迷你倉防火安全,以及聯絡業界以制訂中、短期措施。受大火影響,佐敦谷聖若瑟天主教小學宣佈停課一日後,教育局發言人亦公佈,鄰近火場的浸信宣道會呂明才小學及基督教小樹苗幼稚園亦決定停課。事發時正在逢星期日首播的香港電台處境劇集《有倉出租》,演員包括吳孟達 (1952-2021)、吳耀漢、游學修、鄭敬基、艾威、譚淇淇、蒙嘉慧等演員聯合主演。因內容主軸為女主角於舊式工廠大廈經營迷你倉,為照顧市民感受,香港電台決定由該週日(6月26日)起停播該劇。肇事地點及附近有多間教會,包括淘大工業村的中國基督徒傳道會中基堂、得寶花園的牛頭角浸信會、九龍城福音堂得寶堂、九龍灣平安福音堂、九龍灣基督徒信望愛堂、牛頭角靈光堂、加略山基督教會、恩福堂、基督教宣道會富山堂,以及利基大廈的基督教聖約教會堅樂堂及觀塘喜樂福音堂等。是次大火影響有關教會正常運作,該星期的團契或崇拜需取消或另覓地方進行。隸屬牛池灣消防局的「F410」泵車由大火開始一直在現場無熄車、無壞車、無間斷工作超過168小時。有消防員在社交網站表示「果然勁老友記,辛苦你,回來同你洗白白!」,可見消防員與消防車密不可分的感情。填詞人梁柏堅亦有傳載相關文章,並譽其為「神之車」,受到網民激讚。 香港電台2018年電視劇《火速救兵IV》單元四:《兄弟》也由此火災事件改編而成。
金朝陽集團,Soundwill Holdings Limited,(港交所:0878)香港上市公司,商業角色為物業投資者及地產發展商及舊區重建者,還有中國地產開發等。金朝陽集團主席傅金珠,持有金朝陽集團已發行股票量的74.29%。 註冊地百慕達,寫字樓總部在銅鑼灣羅素街金朝陽 ...
佳宝食品超級市場(英語:Kai Bo Food Supermarket),是香港一家連鎖式經營食品 零售及批發的超級市場。佳宝於1991年成立,現時在香港各區共有超過100間分店,職員總數逾1500人。 佳宝食品主力經營急凍家禽、凍肉、海產、糧油、雜貨、新鮮蔬菜、水果、飲品等,以「價廉物美」抗衡香港兩大超市惠康 ...
雋悅(英語: The Tanner Hill ),是由香港房屋協會在2012年2月7日宣佈的「雋逸生活」長者住屋計劃的其中一所屋苑,位於北角 丹拿道8號-前丹拿山邨地段,住宅座數共3座,提供588個單位,單位面積約為500至1,300平方呎,2015年年底入伙。 長者屋除了住宅單位外,還有其他服務,包括保健護理、家務 ...
北角迷你倉 相關
廣告上個月有 超過 10 萬 名用戶曾瀏覽 agoda.com
查看旅店空房和特价! ...
倉庫設有濕度溫度控制 · 24小時CCTV保安 · 完善自動防火設備 · 彈性收費 · 轉倉仲送你2個月免費. 10000+滿意客戶 · 各大公司及機構選用 · 免費存倉保障達$10,000 · 專人上門取送物件唔使自己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