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未传入印度之前,印度咖喱的辛辣味主要由姜黄提供 传统的印度咖喱混合了洋葱、大蒜、生姜、姜黄、辣椒、芫荽籽、孜然几种必选主料,以及芥子、小茴香、肉豆蔻、胡椒、丁香、小豆蔻几种可选配料,再加上姜黄上色的混合调料。
- 概览
- 辣味始祖
- 特色
印度是咖喱的鼻祖,地道的印度咖喱是以丁香、小茴香子、胡荽子、芥末子、黄姜粉和辣椒等香料调配而成的。由于用料重,加上不以椰浆来减轻辣味,所以正宗的印度咖喱辣度强烈兼浓郁。
搭配咖哩的主食,随着地方所盛产农作物的不同而改变。如西印度多配以玉蜀黍、栗等所造成的面包;北方盛产麦子则多食面包;南方或东南方则以米食为主。印度咖哩成功的秘诀在于香料的组合与烹煮次序,而不在于炫丽复杂的烹调技巧。直到近代,并没有任何专门的咖哩食谱,因为咖哩的本质强调的是个人风格与创造性。没有固定食谱,反而令许多印度料理得以挤身世界级美食之列。正因为没有食谱,令咖哩即使在同一区域内,味道、外观都有着显著的不同。
对于咖哩的普遍印象,很多场合都会把焦点集中在印度咖哩(印度早期并没有所谓的咖哩)。之所以有这种情况,是基于印度咖哩其实就是所有咖哩的延伸,假如会制作印度咖哩,其它种类的咖哩就只是再加工或转换材料而已。在印度提到咖哩,大多指以肉汁或酱汁搭配米饭或面包的一种主食。
印度菜概括而言就是一种“简单食材+主要调料+烹饪方式”的组合。而印度菜神奇之处就在于它多种多样的调料。印度人早已在日复一日的烹饪中熟练使用各种繁杂的调料,也正是由此造就了印度菜神秘而丰富的味道。
什锦咖喱鲜蔬特色:很多印度人都是素食主义者,所以蔬菜类的菜品在餐桌上必不可少。“什锦咖喱鲜蔬”就是将菜花、土豆、豆角、胡萝卜等蔬菜切成各种大小不等的块,放在一起清炒,最后放入咖喱进行调味。这也是一道很典型的印度菜。
早就听闻印度菜的神奇,最神奇就在于它的调料——据说,印度菜所使用的调料几乎达到了“世界之最”的地步,每道菜的调料都不下10种。其实,在印度人的生活中,他们早已在日复一日的烹饪中熟练使用各种繁杂的调料,也正是由此造就了印度菜神秘而丰富的味道。
印度人在食材的选择上比较单一,通常只是鸡肉、羊肉、海鲜和各类蔬菜;调料虽然种类繁多,但是每道菜都会有一款比较主要的调味料,比如孜然、马萨拉等;菜肴的烹饪方式也相对简单,有烧、烤、炒等几种。食客点餐时,只需选择食材、主要调料和烹饪方式,印度大厨绝对可以按照你的口味和要求制作出美味的菜肴。
印度没有咖喱,中国人吃咖喱主要跟着日本人 作者 毛豆 | 发布:2019-09-17 15:21:58 更新:2019-09-17 15:31:40 阅读 16742 赞 56 现在的中国人,接触过的绝大多数都是日本咖喱,与东南亚地区的咖喱相比,日式咖喱没有那么明显的草药味,并且更香醇浓滑,在香料的辛辣味之外还有丝丝的甘甜。 而这些都与日式咖喱的调味息息相关。 文 | 毛豆 说起日本料理,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寿司、鱼生和荞麦面,这些的确是日本的传统料理,但却不是最流行的,像是咖喱饭的流行程度就要超过握寿司和鳗鱼饭。 据调查,日本人平均每个月至少要吃4次咖喱饭,这还只是下馆子的次数,在家里吃的不算。 的确,咖喱真的算是日本人的国民料理。
对于咖哩的普遍印象,很多场合都会把焦点集中在印度咖哩(印度早期并没有所谓的咖哩)。之所以有这种情况,是基于所有咖喱都是印度咖喱的延伸,假如会制作印度咖哩,其它种类的咖哩就只是再加工或转换材料而已。
在印度教徒的语境里,咖喱其实没有一定的配方,各地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调整香料的配方,咖喱的色香味也千差万别。 这道来自印度东海岸的咖喱鱼,就要使用姜黄,洋葱,大蒜,芥末调和辣椒酱烹制。
正因为印度咖喱太辣,不太合广州人的口味,所以印度 白咖喱 鲜菌是在 咖喱粉 中加入了 腰果 茸、乳酪 和 忌廉,令 咖喱味 来得有些淡,但吃来仍有淡淡咖喱香;配合上鲜白菌就更健康,绝对是 老少皆宜。
玛莎拉是印度对咖喱的称呼,即各种香料混合起来的调味粉,也可以泛指各种咖喱酱料,在印度,习惯上一般不用“咖喱”这个词,而是用玛莎拉来指代咖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