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去眼袋中醫 相關

    廣告
  2. BTL眼袋槍解決眼周肌膚初老問題,膠原蛋白增加2倍,重拾年輕閃爍眼眸,立即登記半價體驗. 醫學實證療程有效改善眼袋、減淡眼紋、提升眼瞼;全球唯一FDA認證超聲波結合單極射頻技術

    • 旗艦店資料

      全港九新界均有旗艦店

      鄰近港鐵站,甲級地段

    • 限時優惠體驗

      全港唯一Face360膚質量定

      絕無任何額外附加費,立即了解

搜尋結果

  1. 2023年9月12日 · 李成昌做了去眼袋眼皮提升去斑去虎紋療程後自覺變得更靚仔除了慳回開工化妝時間亦吸引好多人的艷羨目光他笑說:「我33歲開始頭髮稀疏有人叫我去植髮但我覺得不需要怕太靚仔班小生打我現在的模樣可以保持個人風格好多 ...

  2. 2024年3月26日 · 消炎止痛藥則可紓緩扭傷、肌肉痛或女士經痛等情況,有胃病的人要注意消炎止痛藥或會加劇胃痛、致胃出血,不宜服用. 2.腸胃藥: 旅行時會多吃美食,若有消化不良、腸胃不適時,制酸劑可紓緩胃酸倒流,止瀉藥可應對肚瀉,若遇便秘則可服溫和的瀉藥. 3.傷風感冒藥: 患感冒出現咳嗽、流鼻水時,服止咳化痰藥等傷風感冒藥可紓緩. 4.抗敏感藥: 抗組織胺可紓緩流鼻水等鼻敏感徵狀,如吃蝦等海鮮後皮膚痕癢、現紅疹,服用抗組織胺亦可紓緩,但杜永禧提醒,當敏感徵狀嚴重或現呼吸困難,應立即往當地醫院求醫. 5.暈車暈船藥: 旅行少不免會舟車勞頓,止暈丸可紓緩不適. 中醫建議平安藥:藿香正氣散.

    • 市民對中醫藥知識有偏差
    • 了解不足 影響使用中醫意欲
    • 政府醫療機構提供的資訊嚴重不足
    • 中醫藥普及教育 可3個層面入手

    我們獲中醫藥發展基金支持,進行了一項名為「香港市民中醫藥使用情况:社經背景、選擇過程與政策面向」的研究,在2020年底至2021年初委託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透過電話訪問1502位18歲或以上的市民,了解他們的中醫藥使用習慣及態度。在自我評估的層面上,研究發現有高達73.4%受訪者認為自己對中醫藥知識有認識,亦對中醫藥制度有一定了解,如有63.6%受訪者知道醫療券可以用來求診中醫;但在問及實際有關中醫藥知識的問題時則有所偏差:有51.1%受訪者認為安宮牛黃丸不適合用作日常保健,其他則是回答不知道(34.4%)或答錯(14.5%)。 中醫藥業界有聲音認為,目前中成藥及中藥保健食品監管存在漏洞,市民對中醫藥的認知不足可能導致相關產品的誤用,進而影響自身健康。申訴專員公署於2018年發布的調...

    此外,市民對中醫藥知識了解的不足,也會影響他們對中醫的使用。研究發現,在處理一般疾病方面,受訪市民認為西醫比較有效的有43.5%,認為差不多的有31.5%,認為中醫比較有效的有24.9%,可見香港市民對中醫治療一般疾病有若干信心。不過,在處理嚴重疾病方面,認為西醫比較有效的是75.9%,但認為差不多的只有18.7%。 業界的看法則有所不同。我們受政策創新與統籌辦事處支持,曾於2020年中訪問逾1500名中醫師,有近六成受訪中醫師認為中醫和西醫同樣擅長治療急性病。業界和市民對中醫治療範圍的認知有落差,故此政府應在網絡平台提供更多資訊,增加市民對中醫治療不同疾病的知識。 雖然目前衛生署網站有提供中醫資訊,但中西醫內容比例明顯失衡。以中風為例,預防或治療中風是中醫擅長的範疇,醫院管理局的中西醫協作...

    根據政府資料,「中醫醫院也會舉辦健康推廣及教育活動,讓市民加深認識中醫對促進健康的好處」。然而,中醫藥教育不應只在一個醫院裏進行,而應該普及到不同地區的市民生活裏。中醫藥文化本來就已融合香港市民的日常,他們對中醫藥的認知主要來自親戚朋友,只有極少數是來自醫療專業,尤其是政府資助的醫療場所。研究發現,44.9%受訪者最主要接觸中醫藥資訊的渠道是親戚朋友,其次是大眾傳媒的22.2%,有11.1%來自私家診所及醫院,只有5.1%來自政府診所及醫院,可見在政府醫療機構提供予市民的中醫藥資訊嚴重不足。親戚朋友可以增加市民了解中醫藥知識的意願,但透過這些途徑獲得的中醫藥知識未必全然正確。

    申訴專員公署的報告提出「衛生署應更積極推動宣傳和公眾教育」,我們的研究也發現高達86.9%受訪者有興趣認識中醫藥知識。掌握正確的醫療知識仍需中醫專業人員的指導,故此政府應該和業界合作,結合民間生活智慧,進行中醫藥普及教育,才能更有效促進市民健康。研究發現有80.7%的受訪者認為「政府應該在大眾媒體推廣中醫藥知識,以增加市民大眾對中醫藥的認知」,也有近六成受訪者認為「政府應該在中小學課程中加入中醫藥內容」。儘管中醫藥發展基金支持業界申請資金進行中醫藥教育,政府仍然應主動帶領承擔更多推動工作。 政府可從3個層面入手,進行中醫藥普及教育: 一是透過政府場所或公營機構,如各區民政事務​處、衛生署及醫院管理局的醫院或診所,以提供單張、短片或講座,進行中醫藥普及教育。 二是更積極在大眾媒體上推廣中醫藥知...

  3. 2024年4月30日 · 2024年4月30日星期二. 港聞二. 下一篇 上一篇. 灣區手記:中醫經絡檢測 /文:尚東美. 【明報專訊記者月初得了急性腸胃炎看了醫生吃藥後近日還是偶爾腹瀉便決定去看中醫調理在廣東省中醫院網上預約掛號時由於沒有特別針對腸胃的中醫科室便在研修樓健康諮詢一欄選擇擅長腸胃方面的中醫。 這並不是記者首次看中醫,之前也曾因為肩頸問題看過。 相比之前的問診、把脈等流程,此次看病流程多了一些「科技」。 在見中醫前,先由一個較為年輕、可能是實習中醫問診,然後建議記者做一個中醫經絡檢測。

  4. 2021年7月29日 · 答: 中醫⻆度來說,新鮮龍眼和龍眼乾兩者性質和功效一樣,惟新鮮龍眼不易儲存,因此龍眼乾多作入藥,屬於補虛及補血藥。 龍眼乾的鈣質和鐵質亦較新鮮龍眼高。 問:龍眼乾會否燥熱上火 ? 答: 新鮮龍眼經日曬和焙烘成為龍眼乾,性味甘溫,兩者皆屬溫性。 龍眼乾有補脾養血、寧心安神作用,性質較為溫補,主治氣血不足引起的失眠、心悸、健忘等徵狀。 問:龍眼每日食用上限是多少? 答: 無論新鮮龍眼或龍眼乾同樣屬高糖分,成人食用上限為每日約10粒。 長者、兒童或消化功能差的人,食用分量應減半。 問:什麼人不宜吃龍眼? 答: 無論新鮮龍眼或龍眼乾,由於性質溫補、糖分高,濕熱、陰虛火旺及熱性體質、痰多的人不宜食用。 消化力弱的人、胃病、糖尿病、腎衰竭和尿毒症患者不宜多吃。 感冒、喉嚨痛及發燒時不宜食用。

  5. 2020年1月13日 · 2020年1月13日星期一. 求同存異:擺在香港中醫發展前面的五大議題(文:趙永佳、施德安) (09:00) 圖1之1. 在剛過去的12月,政府舉辦應對季節性流感記者會,食衛局長陳肇始呼籲西醫和中醫一起對抗流感,同時強調政府對中醫的支持。 食衛局顧問中醫師吳梓新也報告中醫在流感高峰期的角色,講解中醫如何對治外感病(流感)。 有中醫師在政府記者會上以官方代表身分發言,可見中醫作為一個醫療專業,得到了更多的公眾支持和認可。 另一方面,食衛局亦已設立中醫藥處以推動中醫藥發展,聘請中醫師加入部門擔任顧問,設立中醫醫院提供純中醫及中西醫協作服務,並成立中醫藥基金鼓勵中醫藥理論、實務、專業發展及大眾認知的研究,為香港中醫發展在臨牀實踐、科研和政策發展層面,創造了更多空間。

  6. 2021年2月18日 · 2021年2月18日星期四. 亞博的中醫診療服務真的是中醫嗎? (文:謝智勇、梁煒琦、王淑芬、周艷秀、陳皓天) (09:00) 圖1之1. 上月醫院管理局終於宣布由1月26日起容許中醫進入亞洲國際博覽館社區治療設施內為新冠肺炎患者提供中醫診療服務費用全免旨在為病人提供多一個治療選擇協助他們紓緩病情。 無奈地,我們不禁疑惑,這真的是一個「好消息」嗎? 一年前我們曾撰文〈政府應讓中醫介入治療武漢肺炎——疫情揭示中醫發展問題〉建議政府早着先機,善用中醫自古以來治療急性外感疫病的優勢治療全新的冠狀病毒。 然而一年過後,雖然政府終於恍似採納業內外人士的建議,我們發現此政策依然存在根本問題: 現時政策下中醫未能發揮優勢.